信息化平台在防控临床护理风险方面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平度市中医医院护理部紧跟原卫生部“36312工程”,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型信息化模块,创新信息化数据大平台,大胆创建线上风险评估单,启用无纸化线上评估及质量管控。实时评估由纸质转变为线上,条码化管理的实行,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风险信息由人工通知转变为智能推送,实现智能化闭环管理。临床督导由翻阅资料转变为数据库查询,极大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无形之中树立了医院的科技形象,信息化平台在临床风险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创新;人工智能;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56-0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HIS系统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1]。医疗业务应用与基础网络平台的逐步融合正成为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平度市中医医院参照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的指导意见》,在2016年施行纸质版评估量表。在纸质版量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但由于纸质版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多数问题只治标不治本。2019年,基于信息化建设平台,平度市中医医院积极改变传统纸质版评估方式,启用无纸化线上评估及质量管控。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型信息化模块,创新信息化数据大平台,大胆创建线上风险评估单,临床护理及质量管控工作较之前明显高效、便捷、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护理风险防控现状
  我国现在临床护理信息化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①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功能单一;②信息资源网络利用率不高;③临床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化低;④对现有的护理人员培训方式不足。以平度市中医医院为例,传统纸质版评估表单众多,评估时易出现差错与纰漏,且材料众多,不易储存,资料不易查找。以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评估为例,因VTE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漏诊率和高病死率,越来越引起臨床的广泛关注[2]。传统纸质版VTE风险评估量表,护士评估存在中高危风险后,其主管医生有时不能迅速获取信息,有时因为忙碌而忽略信息,无法实现多系统维度的数据警示。传统纸质版护理风险评估筛查出高风险患者后,只在床头悬挂警示标识,在评估单做好记录,管理者不便于全盘把控高风险患者,无法实现闭环化管理。对于网络时代而言,传统的护理方式及技术缺乏安全有效的身份识别制度,只能依靠护士“三查七对”,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3]。不仅如此,因我国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护士工作繁重,合理的护理执行时间无法保障,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2  信息化平台在临床护理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时代的发展带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各行各业都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因此,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下,平度市中医医院护理部紧跟原卫生部“36312工程”,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型信息化模块,创新信息化数据大平台,大胆创建线上风险评估单,进行线上质量管控。
  2.1  无纸化线上评估
  实时评估由纸质转变为线上,电子评估单采用线上评估方式,将手写改为单击选择,将护士站记录改为床头评估,将数字化机器直接推到患者床头,一机在手完成评估、巡视、查对、查询、信息录入及康复指导等多项临床操作。
  2.2  风险信息智能推送
  患者风险信息由人工通知转变为智能推送。应用线上VTE风险评估单后,首先,护士在规定评估时机内完成,评估系统自动筛选中危及以上患者,采用危急值信息滚动及电子一览牌标识的双重提醒方式将风险系数显示于主管医生窗口,以提醒医生针对风险级别及时采取预防措施[4]。其次,中危及以上患者自动显示于护士的医信手机及电子一览牌上,形成电子警示标识,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责任护士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估与干预,实现智能化闭环管理。
  2.3  数据库查询
  临床督导由翻阅资料转变为数据库查询,线上评估单运行后,科室护士长通过手机驾驶舱APP便可全面准确地了解科室各项高风险患者。高风险患者信息同步提取到护理部的电子显示屏和护理部主任的手机驾驶舱,每10分钟1次更新,实时监控。可及时地了解到各科室工作量和重危患者,以便有计划性地开展护理工作,确保每1个高风险患者均能够得到较好护理。
  2.4  条码化管理
  基于信息系统的支持和发展,平度市中医医院所有护理活动实行条码化管理,系统根据医嘱将不同治疗护理项目以标签的形式打印出来,形成唯一的条形码,再进行护理操作前再扫描患者腕带进行确认,匹配成功后方可执行,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差错发生。
  3  信息化平台在临床护理风险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3.1  护士工作效率及质量提高
  实时评估由纸质转变为线上,极大地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风险信息智能推送、实行条码化管理及临床督导由翻阅资料转变为数据库查询均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工作量,提升整体护理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弹性调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经调查统计发现,平度市中医医院应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后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达到96.8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达97.92%,一级护理合格率97.21%,分别高于应用前的92.38%、93.17%、92.79%,说明信息化平台在护士工作质量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2  护理满意度提升   无纸化线上评估的实施,能够真正地将护士还给患者,让护士能够更多地关注患者,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实行条码化管理后,从源头上减少差错发生,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对所有的给药、治疗、输血等流程实行闭环化管理,可准确了解各环节执行情况,便于了解各流程进展情况,随时向患者解释工作,增强患者满意度。平度市中医医院2019年应用信息化平台后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7.69%,与应用前的91.87%比较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3  临床护理风险降低
  患者风险信息由人工通知转变为智能推送,为强调患者评分的动态变化,平度市中医医院将目视管理应用于风险评估量表中,在每项评估量表的表头中,根据风险高低,设置红、黄、绿等不同颜色的底色。在PC端及手机端的量表中,即可通过颜色的变化判断分值的高低,及时发现异常,降低临床护理风险。临床督导由翻阅资料转变为数据库查询,科室护士长通过手机驾驶舱APP便可全面准确地了解科室各项高风险患者,真正做到全方位把控,实时督导。平度市中医医院应用信息化平台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原来的2.35%降低到1.07%,不良事件发生率从2.87%降低到2.19%,临床护理风险明显下降。与邹黎丽和薛丽娟[5]的研究结果类似。
  平度市中医医院在应用信息化线上评估后,实现实时的评估与查询,使工作更加便捷。患者资料满足永久性保存的目的,且不占空间便于保存。智能推送警示到位,医生可迅速知晓、即时干预,责任护士随时查看,管理者全盘把控,真正做到评估、干预、监控三位一体。
  4  结语
  信息化平台在临床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核查、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强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平度市中医医院应用信息化线平台后,实现实时的评估与查询,使工作更加便捷,真正做到評估、干预、监控三位一体,极大地降低临床护理风险。虽然信息化建设带来诸多便利,但实施过程却步履艰难。工程师虽具有专业的IT技术,但是针对评估单的护理应用,不甚了解。各个医院在硬件设施与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大个体性、差异性,评估单上线不能进行生搬硬套。在创建过程中,医院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护理人员与工程师反复切磋、多渠道沟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医院积极创新、自主研发的信息化评估单使护理工作更加便捷,建立健全为了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在临床实用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吕金艳,王丽,宋秀春.基于信息化下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探讨——以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26(5):126-128.
  [2]任秋芳.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在临床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7):195-196.
  [3]许惠英.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2):81-83.
  [4]赵红乐,代玲玉,吕梦,等.基于信息化平台院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护理学报,2018,25(24):9-12.
  [5]邹黎丽,薛丽娟.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336-333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广州市30~79岁成年居民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在广州市抽取12 747名30~79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体格检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高血压患病情况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
目的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蛋白激酶1(MSK1)在丙泊酚保护小鼠缺血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成年雄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生理盐水组;MCAO+25 mg/kg丙泊酚组(小剂量组);MCAO+50 mg/kg丙泊酚组(中剂量组);MCAO+100 mg/kg丙泊酚组(大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术后30 min经腹腔注
摘 要: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东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48名普通护士,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对观察组的护士实行分层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对两组护士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后,观察组护士在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医生、患者及患
摘 要:目的 探討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平邑县精神病医院收治的88例脑外伤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状况、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目的了解2018—2019年河北省流感流行特征,分析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BV)系毒株血凝素(HA)基因特征和变异情况。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河北省28所国家级哨点医院采集发热3 d内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同时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19年河北省ILI的监测数据。对ILI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并选取不同地区的14株BV毒株进
摘 要:目的 探讨胰腺癌应用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RO)联合替吉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0年6月临邑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胰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照组术后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术后联合替吉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亲情化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吉林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亲情化护理方法,在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抑郁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和总抑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分析术前不同肾功能分级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全主动脉弓替换术后近期效果的影响,评估术后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在我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6例,女80例;年龄(54.4±12.5)岁。按术前内生肌酐清除率(estimated glomerular ltratio
摘 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间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78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诱发脑卒中后癫痫病的因素。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病发作主要类型为:早发性癫痫57例(73.08%),单次发作55例(70.51%),运动性大发作45例(57.69%)等。单因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所用时间、急救时间、救治方案确定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