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画师卡尔为慈禧太后画肖像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3年8月5日,是我第一次觐见慈禧太后的日子。那天,我在美国公使馆早早起身,因为从北京城内到颐和园需要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的觐见时间定在10点半,而开始为太后画像的时间是11点,对此一点儿也不能迟延。这个月份、日期乃至时刻,都是在反复查询历书后才确定的,被认为是为慈禧太后首次画像最吉利的时刻。
  早晨7点,我们便坐上美国公使馆卫队的轻便马车出发了,同行的还有康格夫人和使馆的翻译。
  外务部在颐和园大门的左面设有办事处,我们在那里下了车,外务部的几位官员带着翻译前来迎接。在接待室小憩片刻后,一名主管太监又引领我们换上了红色宫轿。每乘轿子由6人合抬,从御门左边的侧门进园,片刻便来到了天子神圣的宫区,走进了慈禧太后所喜爱的颐和园。一切还来不及细看,我们便被抬着飞快地穿过几个院落和花园,最后到了一处很大的四方形的院子中间。院内摆满了栽种着奇花异草的花盆,并生长着许多好看的灌木。轿夫落轿后,我们被太监们簇拥着穿过庭院,迈进一座镶着大块玻璃、书有大幅红色“寿”字的门。随后,我们便踏进了中国皇太后的御殿!
  一群公主、格格和宫女站在那迎候,其中还有裕庚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裕庚是前任中国驻法公使)。这两个女孩子中英文俱佳,此时就站在公主身边,为我们之间的交流充当翻译。我曾与她们在巴黎相识,如今故友相逢,自然十分欢喜。她们似乎就是我的依靠,将在我与这个天方夜谭般的宫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到达御殿时是10点15分,很快太后就要到了。
  我几乎没有察觉到太后的到来,引起我注意的只是大殿突然安静下来了。我不由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看到一位充满魅力的女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同康格夫人打招呼。这时裕庚的一个女儿附在我的耳边,悄声说道:“太后。”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无法相信,这位看上去非常和善、年轻,而又带着迷人笑容的女人,竟会是那个自1900年以来一直被人称作残忍的、不可一世的暴君,那个十分可怕的“老”太后!一位看上去带有几分稚气的年轻男子,也与太后一同走进了大殿。他就是天子,当今的中国皇帝!
  与康格夫人互相问候后,太后便把目光转向了我。我赶忙趋步向前,她也略微挪动了一下身躯,并面带微笑地伸出手来。我一下子被这迷人的微笑征服了,情不自禁地拉起她那秀美的手,放在唇边吻了一下,而这一礼节并非事先规定,完全是情之所至。接着,太后又以优雅的姿势伸出手臂,向我介绍身边的光绪皇帝。我向皇帝致礼时,太后一直在细细打量着我。皇帝带着礼节性的微笑,向我略微躬身致意。同样,在皇帝向我投来飞快的一瞥时,感到他也在仔细地观察着我。稍事寒暄后,裕庚的女儿传太后懿旨,请我把画具拿进来,太后则去更衣,为画像做准备。
  太后离开后,我开始环视四周,想找一处适合画像的地方。这座大殿本身十分宽敞,但是光线欠佳,因为窗子的上半部都用纸糊着,只有靠近玻璃门的一小块地方还不错。但对于画大幅肖像而言,这块地方却显得过于狭小。要使光线既能照到宝座上的太后,同时又能照到画布,就不得不把画架放得离太后很近,这对于画大幅肖像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想到自己必须在这里画,并且马上就要开始动笔,我的心不由得收紧了。太后希望画像的尺寸很大,而且曾有人向我透露,她并不理解画前要先在小块画布上画小样,以及做其他的准备工作,如果不能直接在大画布上开始画像,她或许很难坐在那里让我画了。事实上,那天上午我已从外务部得知,太后只能给我两次机会,所以我没有选择,一切都不能按照常规进行,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怎样开始工作。
  我正在犹豫,太后回来了。她身穿明黄色丝绸长袍,上面绣着明快的紫藤图案,密密麻麻地缀着珍珠。内里衬着一件质地柔软的内袍,颜色、长度与外袍相同。外袍右肩的纽扣上挂着18颗大珍珠,珠子之间以半透明的绿色玉片相隔。在同一颗纽扣上,还挂着一大颗刻有图案的淡红色宝石,下面的黄丝穗儿由两颗硕大的梨形珍珠结住。肩臂处分别挂着淡蓝色的绣花丝绸手绢,及带有黑丝穗儿的香囊。颈上围着大约两英寸宽的淡蓝色领围,上面用金线绣着寿字纹样并缀着数颗大珍珠。领围的一头儿折入肩部衣襟,另一头则自然下垂。黑漆漆的头发从中间分开,至鬓角处整齐地梳起,然后高高地盘在头顶。手上戴着镯子和戒指,两只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上都戴着护指,左手上的护指是碧玉的,右手上则是黄金的,上面都嵌着红宝石和珍珠。因为她的指甲很长,戴护指当然是最好的保护方式。
  这时的太后兴致很高,她命太监按照我确定的位置,将双龙宝座安置妥当,然后便在上面落了座。虽然太后身高不足5英尺,但她所穿的满族花盆鞋,鞋底厚度却足有6英寸。为了使她坐下时膝盖不会高于臀部,就要在宝座上加一个垫子,这样就显得比站着高大多了。太后先在宝座上摆了个习惯性的姿势,然后对我说,如果不妥可以直言相告。而这时的我,主要在考虑人物、背景如何搭配,怎样尽量突出特点,还来不及琢磨“绘画对象”的姿势。
  这时,时间已经接近11点!
  画像的第一笔相当重要。任何一位画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站在空白画布前,会因一时不知如何动笔而踌躇再三。因为那块画布可能会变成一幅杰作,充分展示画家的想法和才华,也可能就此失败而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而今,我置身在这陌生的环境中,这种犹豫更是远远超过以往。画像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此一笔。
  我的手在颤抖,太后的眼光是难以琢磨的,那种似乎能够看穿一切的犀利,让我感到阵阵惶恐。就在这时,殿内陈设的85座钟表以不同的声音开始报时了。吉时已到!我别无选择地拿起手中的炭棒,在面前的画布上,为伟大而权倾朝野的中国皇太后的第一幅画像,落下了庄重的第一笔。公主、格格、宫女、职位较高的太监等侍从,都屏住呼吸静立在周围,十分专注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在宫中凡是与太后有关的事情,都是神圣而隆重的。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殿内85座钟表发出的最微弱的滴答声,在我耳中也像是大教堂里叮当作响的钟声;而我手中在画布上移动的炭笔,也像是一把有力的锯子在来来回回地拉动着。幸运的是,我的精力渐渐集中起来,除了面前的画布和宝座上的描绘对象,已经感觉不到别的事情存在。仿佛刚过不久,太后便通过翻译转告说:“今天画像的时间已经够了,明天再接着画吧。”随后又补充道:卡尔女士一大早赶来,可能很累了,应该休息一下,用些茶点了。说完便走下宝座,过来观看我的画稿。
  我已大致勾勒出太后的轮廓和头部的一些细节。她那鲜明的个性使我印象深刻,所以画稿上的形象已与本人有几分想像了。太后仔细看了一会儿,表示非常高兴,并称赞我是个天才的画家。可是,我却本能地感到,太后这些话主要是出于礼貌,而非她的真实感受。她只是希望我能够放松一些。接着,她让康格夫人和公主、格格们也过来看,并与她们一起评论。然后转身过来对我说,她对画像很有兴趣,很想看着我把它画完。随后,太后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接着问我是否愿意在宫里多住些日子,因为那样她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坐下来,让我多画几次。
  日子過得虽然十分愉快,但困扰我的问题却不仅仅在于独立作画的时间。随着画像的进展,我发现自己又陷入与中国传统画像方法的不断冲突之中。她们希望我在画细节时不要出现阴影,如果这仅仅是太后的个人想法,事情或许还容易解决。因为她很有艺术眼光,人又比较开通,最后总会给我更多的创作自由。可是,她也不能违背传统,圣像容不得半点儿发挥和想象,即便是陈规也必须严格遵守。
  我有幸进入皇宫为太后画像,机会当然十分难得,同时也被坚如钢铁的中国传统紧紧束缚!既不能选择画像背景中的附属物,也无法根据构图需要安排这些物品,而只能亦步亦趋,在所有细节上都遵循中国几百年不变的传统和规矩。画面上不能应用透视法,所有部分都要画得均匀,没有阴影,油画应有的凹凸和生动效果得不到任何体现。我只能按照中国传统来表现太后非凡的性格,即使将其平庸化也必须这样做。想到这些,我失去了当初炽热的激情,内心充满了烦恼和抵触情绪,好不容易才安下心来,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过,太后不仅对我的沮丧毫不知情,而且对画像的进度似乎十分满意。一天,太后问我是否愿意请康格夫人进宫看看画像,我当然回答说愿意。于是,外务部便向康格夫人正式发出了邀请。
  太后让我在画像的宝座间里与康格夫人会面,所以她来的那天我不能正常作画。我满心希望能在御殿内那处唯一光线充足的地方,向康格夫人展示画像,但令人失望的是她却被邀请到了一个小房间,就是我离开颐和园及每天工作结束后保存画像的那间屋子。我们进去时,主管太监已恭敬地掀开蒙在画像上的黄绸子,把它平挂在墙上。光线极差且有讨厌的反光,室内空间又很小,人在里面显得十分拥挤,康格夫人根本无法看清像的全貌。但由于上半部分的光线还算不错,所以康格夫人夸赞说画得逼真,尤其是眼部表情很有神采。评论也只能如此而已。
  画像中的太后端坐在一张广式雕刻的宝座上,人物大小与真人一样。太后一手持花,一手放在明黄色的垫子上,一只白色小山羊皮底、缀着珠宝的绣鞋踩在宝座前的龙纹脚踏上。面部展现出3/4,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与看画者对视。画面上还有一个花架,立在宝座的右后侧,上面放着太后喜爱的兰花,画法与人物一样没有任何阴影。画布尺寸为4英尺宽,6英尺高,上面没有画出能够表明太后身份的标志物,但她的明黄色御用服装多少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这是一幅按中国传统绘制的肖像,而我則梦想能画一幅太后坐姿挺直、形象如佛的画像:她端坐在古老的宝座上,手臂丰满,手形优美,面部表情优雅且带有几分严厉。我夸大了太后娇小的身材,让她坐在举行盛典时使用的大型宝座上,以表现其个性独有的魅力。宝座左侧有一只宫内使用的大火盆,蓝色的火焰在跳动,火光映照着她身上漂亮的珠宝和服饰。从精美的香炉中飘散的缕缕青烟,使整个画像笼罩在柔和的淡蓝色烟雾之中。画的底部,太后脚下是翻腾的双龙。这位杰出女性有着深不可测的眼神,里面闪动着让人捉摸不透的迷团。这种眼神有着近乎残酷的穿透性,使她可以洞察周围一切。在暗淡的背景之中,她的脸部显得比较明亮,我想将其个性中所有强有力的东西,都在那张很有特点的脸上刻画出来。
  果能如此,那么画中的太后及其周围景物所表现的主题,即便是最缺乏想象力的画家也能感悟。然面,我却必须遵从中国传统技法,对此自然感到有些灰心。
  不过,对于太后的了解越多,对她本人的研究就越让我感到欣慰,她的个性也不断在我面前展现。太后可以主宰宫里所有的人和事,最引人注目的倒不是因为拥有最高权力,而是她的人格魅力,这种独特的吸引力不会随着地位而改变。她的笑容实在迷人,高兴的时候举朝欢快;而她不悦或蹙起眉头时,整个朝廷都会战战兢兢。她的情绪,总会激起别人的共鸣。■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末叶,我们正面临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如何抓住机遇,把我们的经济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高速度和高质量的发展,应是企业首选的目标。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具有
“彼岸”事实上并不是终点,只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而已。——题记幸福、成功……这些都是美好的词语,也是值得追求的美好。但是,承载着它们的、我们尚且只能隔河相望的彼岸,一
空洞的房间,聚集了黑夜的气息。一个女孩蜷着身子依靠在房间的角落,身体不断发抖,那啜泣声一阵又一阵传来。将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刻,你的手从我脸上轻轻弹落,头向无力的我倒
在时尚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衣着光鲜亮丽,造型摩登出位,经常出没在各种时尚活动,频繁往来于各大时装周秀场,他们穿美衣、挎美包,并且不用坐班、不用拍片、不用写稿,早期在博
“高层和城市住宅委员会”(CTBUH)认为世界贸易中心的倒塌,对建筑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此时,全球的建筑业领导者就有关结构、安全、保卫、基础设施和通信等方面进行对话比任何
前言 协商和对抗是非常强而有力的交往方法。在快速变化的商务活动中,学会有效而机敏的谈判和对抗技巧,将成为绝对的必要。因为世界商业环境在迅 Preface Negotiation and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在实践中,全班幼儿个体化活动和单个带班教师的指导存在矛盾,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存在专注性较差、操作难以深入
阐述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前提条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市场化运行机制、严格组织鉴定工作等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The pre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
一、合理选用拖拉机使用柴油机机油,柴油机机油按质量分为ECA、ECB、ECC和ECD四级。拖拉机一般使用ECA级柴油机机油,根据粘度不同,它分为20、30、40和50四个牌号(对应的旧牌
2007年4月3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隆重召开“审美与快乐”幼儿音乐教育课题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为期2天,由泉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泉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特别邀请了福建儿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