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朗读教学 培养语文素养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大纲要求:“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重培养朗读的兴趣。”由此看来,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认识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朗读是训练学生注意力,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老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2. 朗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思维有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与人交流,推动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3. 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读出来,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听学生朗读来衡量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朗读水平。
  二、小学朗读教学很大一部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朗读是达到教育更高境界的基本手段之一,但有一部分教师仍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以讲解和分析代替朗读。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对课文的理解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词的表面意义上。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还必须注意形象的示范。
  2. 朗读只是走過场或者忽视这个环节。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教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循秩序渐进的过程。
  3. 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
  三、重视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小学生对于朗读往往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一拿到课文就立刻念得既流畅又富有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学生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朗读中的不足,逐步提高朗读能力。
  2. 师生互动,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兴趣。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时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流露出来。因而教师要运用启发性原则,跟学生一起朗读,或者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3. 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启发学生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他们更直观感受课文思想感情。
  4. 反复训练,提高学生在朗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采用多种形式来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
  5. 及时鼓励,方法引领。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指导,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动手,自己解决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聊,并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我认
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切实扭转实用主义及功利主义倾向,加强思想政治课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同向融合,构建符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际的"
【摘 要】 体验式学习方式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感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应变能力,从而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就如何应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做如下分析和研究,希望相关的意见或建议能够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数学;体验式;学习;应用探究  体验式学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处理实际的问题,并从中领会知识的含义及本
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分别收录《马诗》《石灰吟》《竹石》,主题都是托物言志。初读《马诗》,觉得朗朗上口,豪侠任情,"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比喻手
结合75 kg/m可动心轨道岔在朔黄铁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基层单位在日常养护维修中发现的实际锁定轨温测算偏差较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