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教育的行政部门,如何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学校又怎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从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角度进行粗浅的分析和讨论。
学校自主发展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谁是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谁最关心学校发展?谁最熟悉学校情况?学校发展主要依靠谁?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十分简单和明确的,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及其利益相关者,而这些简单、明确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甚至被遗忘了,从而导致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手越伸越长,管的事越来越多。学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少,自主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简政放权、自主管理和学校自主发展就成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其次,学校自主发展意味着什么?学校自主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学校自身自主性的提高,是学校主动、自觉地利用外部赋予的条件、机会和资源来确立明确的目标,合理使用自己的选择、决定的权力;不断自我调整、协调、完善、变革学校内部的理念、关系、结构、规则和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能够促进人完善与发展的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地方。
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自主发展应当做些什么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适应并优先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教育发展的先导性、方向性和目标性,帮助和指导学校做好发展的定位和规划。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如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和实施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通过观课等教学观摩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促成校际沟通与交流,推动校际协作。三是做好督导与评价。通过对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的监督,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否符合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对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督导检查,看其是否按照其章程规范办学,是否体现自身发展规划意图;通过检查其课程设置,看其是否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是否有利于减负提质,是否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等;通过督导,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及时纠正偏差,引领学校向健康轨道发展。四是提供条件保障。要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和水平提供合格师资,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特别注意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公共财政或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办学条件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要按生均拨款标准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包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制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政策环境,让学校能在政策激励和指导下自主发展。
学校怎样实现自主发展
一是学校要建立自主发展目标。学校自主发展首先是基于学校自主发展的规划,就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系统地分析学校现状,对学校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项目、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实现的步骤与措施所做的部署、设计与安排。
二是要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机制。第一,学习研修机制,如教师进修学习、校本研修、教育教学研究等机制;第二,合作交流机制,如校内外教学交流、同伴合作与互助、教师团队建设等机制;第三,实践反思机制,如构建反思“团队”,提出反思常态化要求,探索反思线路,规范反思内容和方式等,使反思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习惯和常态。
三是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第一,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三,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第四,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安全环境。第五,学校管理要服务学生发展。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把服务当成一种职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于教师的幸福工作,服务于学校的自主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谁是学校发展利益相关者?谁最关心学校发展?谁最熟悉学校情况?学校发展主要依靠谁?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十分简单和明确的,是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及其利益相关者,而这些简单、明确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了,甚至被遗忘了,从而导致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手越伸越长,管的事越来越多。学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少,自主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简政放权、自主管理和学校自主发展就成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其次,学校自主发展意味着什么?学校自主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学校自身自主性的提高,是学校主动、自觉地利用外部赋予的条件、机会和资源来确立明确的目标,合理使用自己的选择、决定的权力;不断自我调整、协调、完善、变革学校内部的理念、关系、结构、规则和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能够促进人完善与发展的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地方。
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自主发展应当做些什么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适应并优先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教育发展的先导性、方向性和目标性,帮助和指导学校做好发展的定位和规划。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如通过开展教学研究和实施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通过观课等教学观摩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促成校际沟通与交流,推动校际协作。三是做好督导与评价。通过对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的监督,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否符合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对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督导检查,看其是否按照其章程规范办学,是否体现自身发展规划意图;通过检查其课程设置,看其是否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是否有利于减负提质,是否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等;通过督导,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及时纠正偏差,引领学校向健康轨道发展。四是提供条件保障。要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和水平提供合格师资,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特别注意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公共财政或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办学条件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要按生均拨款标准及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包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制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政策环境,让学校能在政策激励和指导下自主发展。
学校怎样实现自主发展
一是学校要建立自主发展目标。学校自主发展首先是基于学校自主发展的规划,就是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系统地分析学校现状,对学校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项目、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实现的步骤与措施所做的部署、设计与安排。
二是要为教师专业发展创建机制。第一,学习研修机制,如教师进修学习、校本研修、教育教学研究等机制;第二,合作交流机制,如校内外教学交流、同伴合作与互助、教师团队建设等机制;第三,实践反思机制,如构建反思“团队”,提出反思常态化要求,探索反思线路,规范反思内容和方式等,使反思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习惯和常态。
三是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第一,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第三,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第四,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安全环境。第五,学校管理要服务学生发展。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把服务当成一种职责,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于教师的幸福工作,服务于学校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