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有良药 有效互动显奇效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尽管素质教育的号角声音嘹亮,新课标的旗帜迎风飘扬,然而“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还是残存着,这不仅严重违背新课改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理论,也无法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本文为笔者结合自己执教的一堂活动写作课《谁不说咱家乡好》而产生的思考:通过心理干预来实现课堂有效互动,主要策略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针对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的心理;运用竞争机制——针对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心理;课堂上多采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针对学生信心不足的心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材料——针对学生“不会”的心JE;建立心理干预档案,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
  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关键词:高中语文;心理干预;策略;有效互动
  农村高中,学生又是六类生源,似乎注定我们的学生就是“学习病夫”,于是乎,我们的课堂充斥的是教师铺天盖地的唾沫,学生昏昏欲睡的眯眼。在老师“挤牙膏”的推力下,产生的效果却是:千挤万磨始出声,犹似有声又无声。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像一篇优秀的作文,让人一见倾心,回味无穷,然而,回首自己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一堂堂语文课却像一杯又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教者心烦,疲惫不堪,听者无味,成绩惘然。本来应该是充满灵性和生气的语文课怎么就会变得如此面目可憎,师生竟然会变得如此相看两厌了呢?
  当我执教完自己精心设计的课题《谁不说咱家乡好》后,我的思绪陷入了沉思。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堂课下来,许多学生围着我说:老师,今天的课太有趣了!真的好精彩啊!好像您很少上这样的课,以后多给我们上点这样的课吧!听课老师也给了我这节课高度的评价,科组长鼓励老师们以后要多开展这样的课堂。
  原本我对这堂课的期望值并不高,也没指望学生能互动的多么有效,殊不知,他们的课堂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学生争相发言,有的还没坐下去又站起来了。我不可思议:这是我的学生吗?我一直以为他们基础差,是不会出现师生互动的精彩课堂。然而,他们做到了!我终于明白: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摸索出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针对性药方,师生有效互动才能在农村高中沉闷的语文课堂显露奇特的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针对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的心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杜威先生也说:“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睛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所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加以满足,那么他们的听课热情自然就会高涨。
  二、运用竞争机制——针对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心理
  古人云:“并逐日竟,对辩日争”。竞争是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思考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提高课堂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可以开展课堂知识竞赛、小组竞争、创设课堂展示环节和课堂“验收方式”……教育者巧用激励与竞争策略,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感到快乐,从而激活课堂,激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有效互动落到实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节课中,我将全班分成了四个小组,运用比赛的形式来组织课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三、课堂上多采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针对学生信心不足的心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Pvgmalion Effect)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它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这种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我们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多次经受着失败的打击,自信心严重不足,生怕回答错误招来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于是,干脆默不作声。针对大多数学生的这种心理,老师在课堂上就要把学生分成几类:对于后进生,敢于发言的无论对错都要表扬,如果回答正确的,更要大力表扬,给他们的信心和自尊加码;对于中等生,以鼓励、赞赏为主;对于优等生,肯定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教师还要把这种“赏识法、激励法、期待效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能一会儿打击、一会儿表扬。最好在公开场合多表扬,批评的就留到“无人的角落”。这节课,我就是运用了鼓励、期待和赞扬的方法获得课堂的有效互动的。
  四、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材料一针对学生“不会”的心理
  学生在课堂无法开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抛出的问题太突兀,加上思考的时间很短,所以,他们一时慌了手脚,难以应付,再一紧张,大脑便一片空白,还怎么开口?那么,如果老师能提前将所授的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思考、讨论,于是他们便有了心理准备,那么上课时学生便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他们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拉近了,也就不会有太强的陌生感。课堂互动也定会有所好转。在《谁不说咱家乡好》这节课中,我提前了一个月让学生做准备,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写作上也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所以,课堂上他们是“有备而来”的,当然就能做到有效互动了。
  五、建立心理干预档案,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对班级不爱发言的学生建立心理干预档案,并找其谈心,了解其课堂不爱发言的原因,对于“不敢型”和“不想型”要积极疏导和鼓励;对于“乱言型”要进行辅导,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能互动,并互动有效。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课余时间和学生多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不相信自己老师的学生,又怎么会愿意聆听他的课呢?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了。有时,在师生交往中,可能会因为某些误会而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进而造成心理隔阂。那么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谈心”。在交谈中,教师要降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根据学生的心理症结进行针对性的交谈,这样很容易消除误解,另外,在交谈中,师生也会彼此加深了解,从而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谈,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老师的心理认同,还提高了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度和信度,这里的“信度”既指老师的人品可信,也指學识可信,只要这两个“度”一提高,学生便会“死心塌地”地成为这位老师的“忠实粉丝”,何愁他们在课堂上“不给力”呢?其实,交谈是运用最方便、最常用的一种交流形式。除了交谈,还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特征,采用“周记…‘写信”等方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所以,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沉闷的农村高中语文课堂也能在有效互动方面展现别样的风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以人为本”来解析设计的不同面貌,包括不同于大陆的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在“以人为本”设计中的诠释。在新媒体与旧媒体还未完全转型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功能尚可却无法跟随潮流的媒体介质?  关键词:人文主义;设计定义  1.1“以人为本”的哲学定义  “以人为本”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个概念最早是文艺复兴和欧洲思想运动中先后出现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后来产生的
期刊
摘要: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效益必须有效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及控制是实现效益目标的主要决定因素。以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体制因素、经营因素与技术因素分析为基础,从高速公路运营者的成本管理模式出发,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提出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营成本;成本控制;途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快速
期刊
摘要:pop广告是一门概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需要灵活多样。从培养目标和特点出发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學设计、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POP广告;教学;思考  POP广告课程性质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中商业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POP广告在广告行业中的特殊属性和地位基本掌握POP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技巧;熟练掌握电
期刊
摘要:随着高原医学科学研究的深入,藏医在高原病的研究、诊断、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藏医对高原病的总体和常见病的认识,按病机和症状从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方面给出具体的治疗。  关键词:藏医;高原病  1藏医对高原病的总体认识高原病主要发生于移居高原者,其主要致病因素是低氧。西医将高原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包括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后者包括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
期刊
摘要: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德的重要}生。同时也表明了德在成才中的重要性。一个人才只有具备了相应的道德素質才能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否则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德;成才;作用  德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三个要素。各要素对人才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目前在泰國各大学,中小学及各种培训班中,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十万以上,且逐年增加。但是在这种现象之下,汉语的发展真的有那么好吗?通过一定的实际调查研究,应该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期刊
摘要:本文以拉卜楞寺为个案而研究藏区寺院经济来源的转变及其原因为突破口,并从藏学和宗教学、人类学等跨学科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以转变的时间、路径、动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民主改革和“以寺养寺”为切入点,探讨寺院经济在新的社会形式下的主要收入来源,即通过“旅游业”、“内传”、“经商”等主要路径,实现新社会下的寺院经济的运行与发展。  关键词:寺院经济;转变;拉卜楞寺  “宗教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期刊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现代的朝阳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地区,旅游业更是成为了地方经济举足轻重的板块。然而,我国旅游产业在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存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旅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遗产造成了冲击,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保护。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少数民族文化地区旅游知识产权
期刊
团队精神是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当今。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培养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高素质队伍,已成为科室管理者研究的课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如今,包装已经不再局限于生活用品以及工业用品等真实产品上,对于电视媒体这种虚拟的商品也需要包装,通过包装能使电视节目体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这样才能在无数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更加吸引观众的观看意向,从而提高收视率。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电视包装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和创意,进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