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决定我们吃什么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对于肠道而言,它不只是我们消化与吸收的一个重要的场所,而且它还是人体内部最强大的一个免疫器官,其在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中具有着极为重要且无法被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肠道是一个极好的微生物的栖息地,因此在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大约1014个微生物,总的质量更是达到了1.2kg,近乎与人体肝脏具有的质量,而这些微生物所包含的总的基因数约为人的150倍左右,并且具有着我们自身所不具备的一些代谢能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微生物同样也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与饮食产生影响,并使得我们人体与膳食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桥梁关系,从而确保人们健康和正常的生活与饮食。
  1什么是微生物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对植物以及动物有一个极为深入的了解,但一说到微生物,可能很少能有人对它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解释,这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见微生物,因此会对它缺少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于微生物来说,它和植物、动物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几乎是相同的,微生物同样有着生命,而且也和植物与动物一样可以从小变大,甚至还能够繁衍后代,而且为了存活下去,微生物同样也需要“吃”进食物,并将废物排出,最终也将走向死亡。微生物和人一样也有好坏之分,有的微生物可能会使人感到难受甚至是感染疾病,而有的则可以促使人健康成长。肠道微生物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人体极为有益的微生物,而且它还可以对我们的饮食进行一定的指导,并辅助我们完成许多的生理活动,最终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一定的保证。
  2 微生物的工作原理
  微生物无法直接作用于人体,从而不能对人的饮食习惯以及食欲进行直接地控制。微生物通常会借助改变人体迷走神经以及味觉感受器的神经信号来对饮食情况进行控制,当微生物将释放信号作用在感受器上之后,人的大脑就会做出反应,倘若释放出的信号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那么我们便会停止进食,反之便会正常进食不受影响。
  3 微生物对我们饮食产生的影响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我们体内的肠道微生物实际上都不完全相同甚至是千差万别,肠胃中的微生物不仅仅只是可以帮助我们将体内的食物进行消化,而且还可以确保我们身体各项技能正常的运转。除此之外,人体内的微生物还能够对我们的食欲进行一定的调控。当食物进入到肠道内之后,实际上其中可供人体利用的一些营养物质大多都被吸收掉了,而肠道微生物的职责就是要将剩余的一些事物残渣进行处理,事实上,肠道微生物并不会对处理“残羹剩饭”这一项工作产生抗拒,肠道微生物反倒是特别喜欢吃人体内不需要的“残羹剩饭”,他们会借助其中没有被彻底消化的膳食纤维来产生一些化学物质,例如说短链脂肪酸以及神经递质还有激素等,而产生的这些物质将直接作用在食欲以及饱腹感的条件感受器以及营养感受器上,尤其是肠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它会将产生的一些神经递质或者是激素经过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迷走神经系统作用于宿主神经系统上进而对宿主的进食活动或者是食欲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肠道微生物还能够对肠道的屏蔽功能进行操控,并和胆酸代谢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进行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最终间接地对宿主的进食活动和饮食欲望造成影响。
  国外一研究机构曾做了一个有关肠道微生物影响饮食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向高脂饮食的小鼠食物里添加5%的丁酸钠,并连续喂食其九周之后,此小鼠食欲出现了显著的降低,而且还使得它们褐色脂肪等组织被激活,从而加快了体内脂肪氧化的速度,提高了小鼠的代谢产热效率与饮食欲望。所谓的褐色脂肪组织其实就是特地用于消耗能量并产生热量的一种物质,在我们人类中常见于婴幼儿肩部,由于婴儿肩部存在有大量的褐色脂肪组织,所以他们的体温相较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要更为恒定,这也就是婴幼儿不惧冷反倒是怕热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含有的褐色脂肪组织不是恒定的,其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乳酸同样也会对我们日常的饮食产生影响,乳酸是我们体内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当体内肠道里出现了乙酸,那么就会促使肠道菌群产生乳酸,而倘若乙酸的含量较低,则便会有丁酸产生,但是不管是丁酸还是乙酸实际上都可以给体内微生物提供能量,而且也均可以对饮食欲望进行控制,在人体的肠道中出现的乳酸实际上大多数是由雙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还有肠杆菌科经发酵所产生的。当我们不再进食之后,体内血液中乳酸盐的含量就会迅速上升,进而出现一种饱腹感,最终停止进食。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以及结构还有功能等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日常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等为主要膳食成分的人群,通常体内普氏菌属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日常的膳食成分以脂肪与蛋白质为主的人体内拟杆菌属则占据着较为核心的地位。尽管微生物有好有坏,但经过实验证明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好处要远大于其存在的弊端,所以不需要因此而心存戒备与防范之心。
  总而言之,肠道微生物作为我们人体体内最为庞大且最为复杂的一个微生态体系,其自身具有的功能以及代谢的产物不只是可以确保人体各项技能正常的运转,而且还可以对人的饮食进行一定指导,进而确保我们身体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工作人员在进行日常的职业卫生检查时,可能够会感受到一些难度,但是,职业卫生的检查与相对比较熟知的安监执法检查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并且在进行职业卫现场检查的工作流程一般也是将其分为:检查前的必要工作准备、确认将要接受检查的对象、对现场进行仔细的检查、对于现场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对后续检查工作的进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始终都是公众健康的一个重大威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常可以见到有人受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折磨。实际上,人们罹患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是多种原因交织的一个结果。其中,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皆有可能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在医疗实践中,针对于重症患者的插管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与家属对于插管措施的用意并不了解,认为这种医疗措施增大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存在潜在的危险。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针对于重症患者的气管插管措施是必要的吗?有哪些风险?  1 为什么要进行气管插管  作为一项医疗措施,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从某种意义上说,“白大褂”已成为现代社会医生的代名词,无论是医生、护士或是护工,一眼望去皆是呈现干净、整洁的形象。可能也正因为医院是国民心中保障自身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净地”,因而医院医生才会以如雪一般的白色系列服装为主。但是基于白色体系太深入人心,导致人们心中不禁发问,为何医生在手术室中却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缩略词,其原理为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得人体中的电磁信号,实现重建人体信息的一种断层成像。  1 技术特点  MRI的技术特点是磁共振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MRI和其他的断层成像技术,比如CT,有些共同点,都是可以显示物理在空间的分布,但是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磁共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腔问题十分常见,尤其是牙周问题,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的牙齿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据统计,我国居民牙周炎、牙周病的发生率高达90%。那么什么是牙周病呢?它为什么这么可怕呢?  牙周病,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牙周围的组织生病了。那么牙周病是如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在以前总是能在新闻及报纸上看到,有某某人因个人问题或是外界因素而服农药死亡,这就给人们心里留下了很严重的阴影,致使到现在很多人在购买果蔬之后都在考虑其表面是否还有农药残留,一旦食用了农药会不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或是出现死亡的可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说说有机磷农药都存在哪些严重性的危害。  1 有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血液粘稠在临床中被叫做高粘稠血症,中老年是血液粘稠症状的多发群体,在生活中如果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熬夜、抽烟等也很容易发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比较多。如果情绪压力太大、生活模式不稳定、过度吸烟、饮酒等,都很有可能会造成高黏稠血症。血液每时每刻都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当血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宫颈糜烂的患者心理大多数会产生羞怯和恐惧的心理,无法正确对待自身情况,长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态有一定影响。正确认识宫颈糜烂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1 宫颈糜烂的认识  1.1 宫颈糜烂的认知纠正  (1)没有性生活也会患宫颈糜烂  现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01  胸腔闭式引流术属于一种现代治疗手段,在血胸、气胸和脓胸引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开胸术后胸腔引流也需要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其治疗手段可以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就需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了解,注重日常护理要点,进一步掌握相应的护理知识,提高治疗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胸膜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