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小测设计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ny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理科类学科,理科类学科都是实践出真理的学科,想要让学生数学成绩好,就得多做题,课堂小测在数学高效课堂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设计规划好数学小测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小测;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46-1
  
  初中数学是学生的重点学科,而初中数学课堂小测又是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就要学会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测试题。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测的意义
  新课标改革提出了要构建高效课堂,因此,教师们也在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行设计探究。在数学高效课堂的设计中,课堂小测是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加强初中数学课堂小测,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想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课堂效率,教师应该把课堂测试画为重点。
  二、初中数学课堂小测的现状
  在初中数学课堂小测的测试时,还有许多教师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许多教师在课堂小测的时间安排上没有固定下来,想测试了就出几道题测一测,不想测试了,这节内容就不测了,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小测时,要不就太过简单,学生懒得做,要不就太难,学生不会做,最终无法达到课堂小测的效果。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测试题,这样才能使课堂小测达到他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三、初中数学课堂小测的设计策略
  1.正确选择测试时间
  在初中数学课堂小测设计时,正确的选择测试的时间尤为重要。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小测时,无法科学合理的选择时间。例如,有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进行课堂小测,这样不仅会拖慢课程进度,而且还会让学生对课堂小测产生厌恶,不认真对待;还有一些教师在进行课堂小测时,两三周進行一次课堂小测,这样一来,教师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不利于学生及时的复习巩固。因此,教师要想利用好课堂小测,就一定要科学掌握测试的时间选择。
  例如,在进行整式加减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每节课开始前,进行课堂小测,给学生出五个整式加减的题进行测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整式加减越练越牢固,而且还能迅速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更高效;又比如,在学习数学概率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在讲完概率课程后,在统一进行以此章节测试,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课程的进度,而且还能再测试完毕后,及时知道学生的不足,从而进行重点讲解。在初中数学课程小测的设计时,教师一定要科学有效的进行,这样才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设。
  2.正确选择测试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程测试时,教师既要保证课程的进展,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课程小测,小测内容既要能全面的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不能太多太难或者太少太简单,因此如何更科学的出题,成了教师设计的关键。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章节测试时,教师就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进行重点题目的划分,有理数加减法比较简单,教师的测试可以不作为重点,有理数的乘除法相对比较难,教师在测试时,可以作为重点进行测试,在进行有理数乘方的测试时,教师可以简单和复杂题目进行混合出题测试。科学的进行题目的布置,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的课堂进度,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3.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按照遗忘曲线分析,学生学完知识后,就会有遗忘,因此,教师在上完课程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及时了解学生的疑问。这样才能及时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在进行课堂测试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有疑问的问题,这说明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要进行反复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的更扎实。例如,在课堂小测后,学生普遍反映这道题太难了,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把这道题从头到尾的给学生顺一遍,看一看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了疑问,这样在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就不会再有疑虑了。
  4.及时指导不会的学生
  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导致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了,而有的学生却没有跟上老师的进度,因此,在课堂小测时,教师总会发现有的学生不会写,对于这类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指导。例如,在测试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这一部分没有写或是没写对的学生统一进行课下指导,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正处在青春期学生的自尊,而且也会激励这一部分学生好好学。通过这样的测后指导,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下节课的讲解时,更容易理解问题。
  总之,初中数学的课堂小测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小测,课堂小测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小测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曾伟君.课堂小测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9):84.
  [2]邹利军.以课堂小测验作为突破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中学数学研究,2009(09):15-17.
  [3]孙晓玲.浅谈高效课堂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小练习的有效性[J].新丝路(下旬),2015(06):89-90.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的经典篇目,我们如何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这是初中语文教学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阐述如何通过经典篇目的教学来传承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33-1  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很多篇目经过教材的反复修订却仍然保留下来,这说明经典作品的魅力
摘 要: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就是在教学材料中注入了许多人文的因素,这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将对他们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产生极强的熏陶,对他们发展成为优质人才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教育作用,教师需要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以文章中的优质内涵引导学生的情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教学工具出现在教学课堂中,微课就是新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工具。通常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候,教师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只循环在听取、做题的方面,局限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用微课,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热爱,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微课教学工具
摘要:课本例题、习题既是如何运用知识解题的经典,也是思维训练的范例。教师要加强对课本例题习题的研究,通过对一道例题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解题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上达到新的水平,而且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例题习题;研究;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我园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班级课程资源库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然而,班级课程资源库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班级课程资源库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降低。本文旨在剖析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班级课程资源库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有效运用班级课程资源库的策略。  关键词:班级课程资源库;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
摘要:分层分组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可以进行有效运用,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分组,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让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本文首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组分层;个性发展;全
摘要:数学学习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想要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积极创造探究性的学习氛围,以良好的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究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8-127-1  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和科
摘要: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形式,以“先学后教”的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翻转课堂设计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57-1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
摘要:规则意识是儿童习得的法治意识,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在儿童的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交通规则、学校规则、班级规则、社会公德等等,都为儿童的健康安全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保驾护航。本文以《规则守护我们成长》为例,阐述了将规则意识教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教育同行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则意识;道德与法治;守护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考试是学生平时学习成果的体现,考试不仅能够为判断人的素质提供客观依据,也是测量“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面对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压力,出现担心、紧张等情绪倾向反应。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考试焦虑不仅影响考试发挥,更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对小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