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里晕倒的患者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读者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经过
  一天早晨,我接到了附近超市管理员的紧急电话,那间超市距离我的诊所也就50米的距离。管理员在电话里焦急地说“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一下,我叫了救护车,可救护人员至少要30分钟后才能到”。超市管理员跟我说,有人发现一个年轻人在超市里面不省人事,有可能死了。这个年轻人可能已经躺在地上有几分钟了,因为当时没有人看到他摔倒在地上。
  我抓起急诊包,赶紧走到那间超市。超市里的情形显得不同寻常。我看到一位30岁左右的男性神志不清地躺在地板上,周围凌乱地堆满各种罐头和食物,显然这些食品是在他跌倒的过程中从货架上散落下来的。我注意到了,他还有呼吸。
  在患者的周围,聚集了大约50个人。他们和患者保持着一段距离,显然他们被这个突然出现的情况惊呆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人说可能需要做心肺复苏。一个旁观人说,事情发生几分钟之前看到过这个患者,步履蹒跚的,像喝醉了似的。
  快速判断和紧急处理
  遗憾的是我并不认识这个患者,以前也没有给他看过病。我快速地检查他的生命体征,好像一切都很正常,除了脉搏有些快。
  我在医学院里曾经学习过怎样检查身份不明和神志不清的患者,要给患者做三项最基本的检查:血糖检查、尿液药物检查、检眼镜检查。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做这些检查!
  我决定看看他的衣兜和钱包里有什么,结果真的是意外发现!我发现他有一张卡,上面说明他是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依据这个发现,我快速地初步判断他是低血糖昏迷。我注意到这个患者手臂的静脉凸起,于是我决定给他静脉注射50%左旋葡萄糖。我从急诊包中找出25 ml的葡萄糖安瓿和止血带,然后缓慢地把高糖溶剂注射到患者的静脉中。
  正如预期的那样,我采用的措施发生明显的效果,这个神志不清的人慢慢地恢复过来,坐起身子,跟我们说他的低血糖昏迷造成了这个难堪的局面。
  旁观者们被这个近乎戏剧性的场景震惊了,有人甚至鼓起掌来。有一个人说“医生简直是太聪明了,你怎么知道患者得了什么病,又怎么知道用什么治疗方法?”我说:这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紧急情况,对这种患者,治疗方法就这么简单。 全科医生诊所往往最接近意外或急救发生的场所。在争分夺秒的紧急情况下,全科医生需要发挥其急救和快速判断和施救的能力,在专业急救人员和急救车赶到前,做出快速判断并给患者做恰当的处置。莫塔教授在本案例中,以低血糖休克为例,说明在急救现场全科医生怎样做。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全科医学培训中增加社区急救内容培训的必要性。
  讨论
  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昏迷的急诊药物,是经静脉注射葡萄糖,并可以通过皮下、肌肉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经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当患者静脉不容易找到的情况下,就会遇到困难。而且,这种治疗方法还容易导致静脉炎。
  我倾向于使用较大口径插管,并在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再给2~5ml的生理盐水。最常见的临床方法是经肌肉注射1ml胰高血糖素,然后在患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口服甜饮料,或者在口中含糖。如果血糖水平太低,低于3 mmol/L,可以给50ml 50%的浓缩葡萄糖,并同时给胰高血糖素。
  注意:因使用口服降糖药导致的低血糖很常见,而且对上述治疗措施的反应比较慢。
  神志不清患者的处理
  神志不清的患者通常是很难诊治的。如果没有旁人发现当时发生了什么,不能获得有关的原因或证据,患者管理就更加困难。
  对于这类患者,首先应该检查血糖。止血带检查或者用血糖仪检测都是很理想的初步评估方法。如果血糖检查没有发现阳性结果,进一步的一线检查包括尿液药物检查和脑血管CT扫描。
  特别提示
  昏迷患者的评估:首先做AB C,即气道(Air way)、呼吸(breathing)、循环
  (circulation),如有条件作快速血糖测试。然后试着给患者维生素B1、鸦片类拮抗剂、葡萄糖。第三步,检查是否有外伤、感染、精神疾患、颅内问题、饮酒(包括可能饮假酒)、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电解质失调、低血糖、缺氧、尿毒症等。
  高血糖和低血糖:低血糖可造成患者昏迷,而高血糖也能造成昏迷,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积极处理前测量患者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杨辉
  知识要点回顾:低血糖症的原因
  (1)胰岛素毒性;
  (2)口服降血糖药毒性;
  (3)其他药物,比如奎宁、水杨酸盐、戊双咪;
  (4)饮酒(5)空腹;
  (6)肿瘤,如胰岛瘤;
  (7)阿狄森氏病和垂体机能减退症;
  (8)胃切除后综合征和胃术后倾倒综合征;
  (9)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其他文献
通過对莫塔教授“警戒故事:画在纸上的噩梦”病例的学习,我有几个方面的感受和实践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全科医生要通過学习和实践发现心理问题和心身疾病。通過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在我们的诊疗活动中进行实践,去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或者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心身疾病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一名拄着双拐的老年妇女就诊,主诉胸闷气短,经過检查没有器质性问题。但在检查過程中与她聊患病
期刊
本案中史蒂文的睡眠障碍属心理因素,孩子可能遭受过钱财丢失,遭人恐吓等刺激而引起这方面的心理障碍导致失眠。  1 睡眠障碍原因:睡眠障碍是精神病学中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中的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儿童成人均常见。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因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焦虑、抑郁、紧张时出现失眠。(2)环境因素: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改变居住环境。(3)睡眠节律改变:如白班夜班频繁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单纯的解释美,可以是共性的理解也可以是个性解释。美可以是因人而异但是又存在共同认知。而在我们所学习的设计美学中,我们所要学习的是美中的共性理解和共同认知。在设计美中我们评价及认知美的时候是脱离不了一个载体的,那就是产品它是连接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媒介载体,美的个性以及共性的认知都是通过产品反映给消费者
期刊
史蒂文今年6岁,以前一直是个快乐无忧的小男孩。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得了失眠症。这真的很让我费解,作为全科医生,我真得很难理解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还能患失眠症。这个故事的结局让我很惭愧,因为最终是男孩的老师给我揭开了谜团,治好了男孩的病。  故事的开始,是史蒂文的妈妈带男孩来我们全科医学中心来看病。妈妈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她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史蒂文突然不想睡觉,也睡不着觉。深更半夜的时候,夫妻俩经常被吓一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发展,危害儿童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已被消灭或基本控制,营养不良也已经大幅度下降,使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改变。而今社会正处在急速变革之中,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养育方式、学校环境、传媒影响都在影响着儿童行为的发育。  成人在与儿童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儿童年龄了解其生理及心理特点,不仅不能敷衍了事而且要认真对待。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影响。向儿童解释死亡原
期刊
全科医生看到这个案例的题目,一定感到很蹊跷,这两件事情会有什么关系呢?莫塔教授在他的全科医学实践中发现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怎样与富有想象力的儿童和“医学外行人”进行沟通。另外一个引起注意的是,全科医学诊所的布局和设计,既可能有利于服务,也可能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全科医学服务中,应该注意到“因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原因造成的对患者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即负性事件。  案例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正从传统的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社会向以“消费”以及消费服务为中心的社会转变。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视角,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揭示设计的社会功能,这对引导设计在消费文化中发挥正功能,提升设计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质消费现代设计功能分析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2    摘要延安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它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在近代、当代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研究和宣传延安精神已经成为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延安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振奋民族精神,光大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本文联系当代大学生的现状
期刊
医学社会学认为,患者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到全科医学诊所看病的,并不都是患躯体疾病的“患者”。有些特殊的“患者”是生活中的受虐者,多数有心理问题。他们用谎言把自己装扮成患者,希望得到同情。在《莫塔的全科医生》把这类人归入“制造麻烦的患者”,或者“难缠的患者”。医生们往往对这类“患者”感到棘手,甚至厌烦。莫塔教授在这个案例中,告诉全科医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和策略来面对这类患者,防止医生把自己对患者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3-000-01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时俱进、加强思想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思想教育创新精神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