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作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曹禺先生用他深沉浑厚的笔触,通过两个家庭之间无法逾越的阶级矛盾,为我们展示了一场人生无常,造化弄人的大悲剧。当话剧结尾处周繁漪苍白绝望恐怖的脸出现在一声惊雷、一道闪电下时,那种蚀骨的悲凉、彻体的寒冷久久萦绕在观众的心底。
  类似于“俄狄浦斯王”式的宿命论,话剧《雷雨》虽没有一开篇就揭示人物的命运,却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深入,逐渐揭开一道道血淋淋的真相,让观众从朦胧走向清醒,在那个雷雨的夜晚,当一声惊雷响彻天际,我们才真正看到一双命运的大手在残忍的捉弄着人们的一生,痛心疾首的看着纯洁美好的生命走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闷热”
  闷热,有时就像胸口捂着一块不透气的棉布,闷也闷不死,疲惫的用力呼吸极其不易的吸上一些微薄的空气,这感觉大概是比死了还要难受的,这是一种慢性折磨,人性中所有不安分的躁动都会跃跃欲试的想要跳出来,掀起胸口的那块布。在《雷雨》中,周朴园无声的压迫性权威便是搁在人们胸口的那块布,为了揭开这块布,他们逃避、挣扎、反抗……
  周繁漪是周朴园的第二任妻子,却一直活在周朴园第一个情人侍萍的阴影下。为了纪念这个情人,周公馆到处都是她的气息。周繁漪年轻貌美,却被生生的困在这冰冷的没有爱的周公馆中,为了怀念周朴园的情人侍萍,公馆常年闭着门窗,就算是最燥热的夏天,也不能例外。她一上场,就一直在不停的重复着一个词——“闷热”。她拿着蒲扇一刻不停的扇着,感到“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她说:“这种老房子永远是那样的闷气,这里里里外外就像是发了霉。”这样一个憋闷的周公馆,使周繁漪的身体像是在烈火中焚烧,心却像是在苦寒处冰封,冷热不断交替,内心焦躁难安,这种感觉光是想想就觉得痛苦,这是一个可以使人性异化的地方。无可争辩的这里是一个监狱,里面囚禁着那些向往着自由幸福的灵魂,但这些灵魂却逃不过周朴园这个“阎王”的手掌心,他大家长式的管理着这个宅子里的每个人,要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正是这种虚假的秩序,让每个人的胸口都隐隐的感到闷热,那种有苦却不知如何说起,有气却无处释放的闷,生生的把周繁漪逼疯,让纯洁无辜的四凤发狂,令软弱不敢反抗的周萍自尽,使鲁侍萍悲伤到麻木,哭都哭不出来。这种深深地闷热感让人时时感到窒息,就像是有一双手,时刻扼紧了你的咽喉,却迟迟不把你掐死。这种濒死前无望地挣扎,让人感到深深的绝望,看不到出路。而周朴园大家长制的封建家族“秩序”正是这一双扼住喉咙的手。
  周朴园作为这罪恶的根源,本身便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作为曾今出国留学的洋学生,接受过西方先进的教育,是知道自由、民主的思想的。但他为了巩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却限制着每个要求自由的人;为了巩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惜用最不人道的手法对待可怜的工人。他是个极度虚伪、奸诈的资本商人,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待煤矿工人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待侍萍的态度上。但另一方面,周朴园也是个可怜的人。最后一幕里,在那个惊雷闪电不断的夜晚,周朴园独自一人坐在周家客厅中,周冲回来了,周朴园恢复了他人性中挚诚的慈爱父像,这时看他,却也不过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在他人性的深处也渴望被爱,但又是什么使他变成如今的模样?是那个黑暗的时代,是那个闷热的年代,社会压抑着周朴园,周朴园反身压抑着他身边的人。这“闷热”是社会的闷热,是旧中国的“闷热”,所以这阴暗的年代,正像是那场雷雨,毁灭美好,但看官们却束手无策!
  命运
  在《雷雨》中,无力感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来自于周朴园的压力,但更深的是来自于命运的压力。这样的悲剧看来使人感到颓唐,剧中最能体现宿命感的一句台词,是鲁侍萍和周朴园见面时极端无助的内心表白:“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又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句话细想起来极端讽刺,好似命运轮回,终究要回到原点。
  四季不断更换,生命以最美好的姿态亮相在这世界中,但最终会不受自我控制的陨落。侍萍当年是周家的侍女,与周朴园相爱,生下两个儿子,因为身份相差悬殊被赶出周家,大儿子周萍留在周朴园身边,小儿子大海跟着侍萍。十几年后,本以为逃离了苦难回归平静,命运却终究不愿放开他紧握的双手。女儿四凤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周家,与同母异父的哥哥的相爱,儿子大海辗转做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亲生父亲无情的压榨着他,他用生命反抗着。这样的宿命论听起来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人的力量与上天比起来微不足道。不论鲁侍萍如何想要逃出命运的漩涡,她的女儿四凤终究进了周公馆,与同母异父的哥哥相爱,她眼睁睁的看着亲生父子、兄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互相伤害。而最令人心痛的是我们只能束手无策的看着他们慢慢葬身火海。
  鲁侍萍作为上一辈受尽苦难的卑下婢女,在克服了无数苦难终于有了新的开始的时候,却又走到了故事的开头。这样一个被命运无情捉弄的女人,剧末悲伤到麻木,却连一颗眼泪也流不出来。这样的绝望是把满心滴血却不疼痛,她满面苍白毫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说,这样的剧痛,让观众感同身受。
  曹禺先生用他惯常以小见大的模式深深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通过周家的悲剧,揭示了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如果时代不改变,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侍萍重蹈覆辙的被命运无情的玩弄于双手间。命运在剧中作为这神秘莫测的宇宙力量,贯穿着整部剧作,成为尚未登场的第九个人物。他作为剧中的真正主宰者,玩弄着世间万物。“闷热”不仅是剧中人的“闷热”,也是观者渐有的感受。命运带来的无处释放的热,才是真正绝望无力的热。
  作者简介:武楠君,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这篇文章是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以竹入义胜委员长为团长的日本公明党第八次访华团时的谈话,整篇文章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线,重点强调了新形势下我国民主法制方面的缺陷、最新成果,要求我们要吸取文革人治的教训抓紧通过加强法制的建设促进国家新时期经济政治的恢复和发展。体现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逐渐成熟,对于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法制  中
期刊
一、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设立  我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英语能力建设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权重为1,一级指标中的学生因素是英语教学和英语能力建设方案开展的前提,所以应占整个指标体系权重的20%, 英语教学和英语能力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师资力量应占权重的30%。而教学过程是整个能力建设方案的重点,能力建设方案开展主要在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因而教学过程占整个指标体系权重的30%.而最后的教学效果果占到整
期刊
摘要: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主题教学能有效弥补实效性差的遗憾: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设置不同教学主题,每个教学主题下有若干子课题,打破其以前教学计划,促进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每个教学主题都配备相应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掌握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体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 ;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澎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深入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领袖。他较早认识到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和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理论,深入农村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共同的“特殊”阶级,在实际的斗争中十分重视农民自身力量的壮大尤其是武装力量的增强。澎湃的农民运动思想,加强了党农团结,振兴了中国的农民基础,丰富和发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艺术院校的增加,许多学生都获得了进入大学校园学习艺术的机会。然而,批量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艺术院校和表演专业的学生,其最大的弱点在于文化底蕴薄弱。加之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表演专业的学生不思进取、惰性十足,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刻苦练功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师生同台,研本共创”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即:将表演学院各个专业的积极骨干分子集结在一起,进行一次真正的联合
期刊
摘要: 2012年7月13日,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在浙江卫视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节目广告费纷沓至来,成为那个夏天人们最热议的话题。  《中国好声音》有对荷兰原版的模仿,也有其独特创新的地方。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特色的分析来分析同类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制作模式;节目定位;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美国丽人》是萨姆·门德斯导演的电影。该片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以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描写主人公的中年危机以及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摄影、剪辑、配乐等都令人叫绝。但最精彩的是电影中对色彩出神入画的应用。本文试图从色彩的角度来解读电影。  关键词:《美国丽人》;色彩;意蕴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生活、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ABSTRACT:The local red culture into I
期刊
摘要:全文旨在解读桂林特色的古镇山水文化中蕴藏的巨大的绘画创作价值,宣传桂林古镇山水美、人文美、建筑美、和谐美。  关键词:桂林特色;人文景观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桂林是广西省最具代表意义的旅游地之一,这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自然风景衬托下的古村落人文风情景观。秀美的山川,宜人的风景从来都和美学艺术不可分割。作
期刊
摘要:咏叹调《我心永爱》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染力极强的作品,这首作品演唱难度是极大的,演唱这首歌要极富感情,要使听众达到强烈的听觉冲击,集民族、美声、通俗为一体的演唱元素,要求演唱者展现全面的演唱功底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根据笔者对此作品的演唱带来的情感体验来分成四个部分分析。  关键词:歌剧;咏叹调;演唱  中图分类号:J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