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特色古镇的绘画性审美表现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文旨在解读桂林特色的古镇山水文化中蕴藏的巨大的绘画创作价值,宣传桂林古镇山水美、人文美、建筑美、和谐美。
  关键词:桂林特色;人文景观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桂林是广西省最具代表意义的旅游地之一,这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自然风景衬托下的古村落人文风情景观。秀美的山川,宜人的风景从来都和美学艺术不可分割。作为民族和历史文化的产物,桂林特色的古镇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绘画价值。那么桂林特色古镇的美到底从何处可寻呢?
  一、纯朴清新、浑然天成自然美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源自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崇拜,而古镇的质朴无华和庄子的这一审美理念遥相呼应。古镇的石板路、古房屋大多是就地取材,窗户以及屋内都是木制结构,大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木,经岁月的刻蚀,更显得苍劲、质朴。青山、绿水、红砖、白墙、黑瓦、老树、小桥、生根石以及青石板儿路,这一切组成了古镇和谐统一的色调,清新淡雅、朴素天成,不假修饰,不经雕琢,正如宗白华所说的“要自然、朴素的白贲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1]
  二、形态各异石牙美
  石牙是喀斯特地貌特点中带有标志性风景亮点。古镇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石牙,有的被当作屏风,有的分布在街道正中央,有的作为了古房子的根基、古戏台上、河水旁到处都是,没有特定的规则,却让人感到出其不意的趣味,村民们都将其保留原貌绝不破坏。石牙在福溪村被称作“生根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镰溪风雨桥旁街正中矗立着几块石牙,村民称它为“鲤鱼跳龙门”。黄姚古镇一处古房子根基处也有非常有趣的石牙景观,当地人称它为“南蛇出洞”,仔细观察确有几分神似。石牙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馈赠,是这里古镇的一员,它为古镇增添了独特的欣赏价值,给人们带来了乐趣。
  三、石桥、老树质朴美
  依水傍溪而居的文化,使桥成为了这里必备的交通要道。黄姚古镇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全镇共有十一座桥,引龙桥、带龙桥、佑龙桥等。石砌的古桥,经过岁月的侵蚀更显浑厚、沧桑、朴拙。有姿态的古榕树随处可见,其中一颗由于垂下来的枯藤形似龙爪所以取名龙爪榕,枝腕充满张力,线条极富刚劲柔韧的美感,构成了黄姚独特的风景线。
  和黄姚相比,福溪虽然没有精巧别致的古桥和气势威武的古榕树,却更有几分小家碧玉的魅力。清泉环绕村子的商业街,村中的小桥没有很大的规模,却和这里小巧温润的景致极其契合。石桥搭建的都很简单,单行仅能容一人通过,高低错落不成规则,却成了村落中质朴的点缀物,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四、丰韵雅致诗性美
  古镇的和谐安逸、与世无争、纯朴民风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可以称做是“感的艺术”[2]。“见与感的交融”是事物诗化的前提,诗是在这种“见与感的艺术”美的升华,这里古镇的美则是一幅如诗的画。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赞美黄姚美景以及安逸和谐的生活诗句,据统计,诗歌约186首,楹联约197副,很多都被刻画在庙宇、道观的牌匾和柱子之上,如黄姚天然亭前联:天有仙山留过客,然无画舫接来人。后联:千年古镇无双景,十里长街又一亭。左联:一水绕亭榕作伴,双虹飞渡蟹为邻。右联:清山竞秀林尤翠,绿水争流海更蓝。如今我们仍然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来吟诵一番文人留下的墨迹,沉浸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完美画卷。
  五、古建筑节奏美
  黄姚古镇的整个建筑布局由八条街巷构成,呈“九宫八卦阵”式,设计较完整,有浓郁的岭南风格。一样的街巷,一样的宅院,没有一个十字路口,街道与小巷全为“丁”字路口,街道与居室相连通,犹如迷宫,横折曲行,犹如龙蛇游走,且古镇带龙字的建筑多达13处之多,佐龙桥、佐龙祠、带龙桥、带龙楼、建龙祠、接龙社、会龙社、回龙庙、护龙桥,蕴含着丰富的龙文化内涵。
  福溪村依山傍溪,建筑结构独特,吊脚楼飞阁垂檐、翅角飞翘;风雨桥长廊相连,栏外挑檐。既有明清时代结构的青砖黑瓦红墙的古屋,也有近年来新建起的砖瓦房,两者相映成辉。古建筑仍为传统风格,这些建筑无论是造型、用料、装饰以及整体环境的塑造都不象历代帝王建筑那样金碧辉煌,多为红砖、白墙、黑瓦,形成一道融徽派建筑元素的民居风格,与当地淳朴的民风相得益彰,成为摄影、绘画者的天堂。
  古镇的街道和建筑像迷宫一样的布局,古时为了防避盗贼。从高处望去,民居的房顶鳞次栉比,高耸的外墙、错落的瓦顶、掩映的远山产生跃动的节奏。
  六、人文美
  桂林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在秀美山水的滋养下,有着一批勤劳纯朴的人民。邻里之间相互借物,换工交往等,均无代价,可见邻里之间民风的淳朴。
  (1)风雨桥。古村内溪水纵横其间,多修有风雨桥,因行人能避风雨得名,桥内两旁设长凳供人们休憩交流,每当闲暇时间,总有男女老少聚集在风雨桥上把话家常,风雨桥成了见证村寨和谐相融的场所。
  (2)古戏台。来到古镇村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古戏台,戏台大约有1米高的台基,面积大约为50-60平方米,三面透空。经当地村民介绍,原来没有电视的时候,古戏台充当了他们最主要的娱乐设施,现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古戏台上也会热闹起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
  (3)祠堂寺庙。古镇祠堂寺庙众多,每个宗姓都会有祠堂祭拜祖先,庙宇供奉神灵。尤以福溪“百柱庙”最为著名,又叫马殷庙,建于明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结构奇特,有100多根大柱,规模宏大,是广西现存位居第二的著名古建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4)节日礼俗。除了过全国传统佳节外,黄姚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大年初二“舞龙鱼”、阴历七月初七仙人古井取水节、七月十四晚的袖子灯节都是和水有关的民俗节庆,颇具当地特色。福溪村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有:如盘王节、鸟仔节、雨愿节、六月庙、天贩节等。这些节日融合了当地特色,无不是祈祷风调雨顺,庆祝人居安康。代表了当地居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研究古镇文化亦是研究传统文化与文明。在古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样也可发现现代文明对古镇的发展影响。桂林特色古镇文化,依托独特的地质条件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在美感上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值得我们艺术工作者探索它的绘画素材。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4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商务印书馆出版, 2012
  [3]钟涛.民居对当下山水画创作的启示—以广西桂北民居为例.美术研究[J], 2014.10
  [4]雷翔.广西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蒋灵斌.广西富川县福澳古村的保护与发展初探.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6
  [6]程瑜.黄姚古镇[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2
  作者简介:何凤(1988-),女,汉,籍贯:河北,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专业:美术学,山水画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思想矛盾,所以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典型示范相结合,以形象生动的方法促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示范;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助管作为研究生“三助一辅”中重要的一项,既是研究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一个途径,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建立研究生助管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研究生助管管理和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高校为例,对研究生助管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一些意见措施为之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助管;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这篇文章是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以竹入义胜委员长为团长的日本公明党第八次访华团时的谈话,整篇文章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线,重点强调了新形势下我国民主法制方面的缺陷、最新成果,要求我们要吸取文革人治的教训抓紧通过加强法制的建设促进国家新时期经济政治的恢复和发展。体现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逐渐成熟,对于我国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法制  中
期刊
一、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设立  我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英语能力建设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权重为1,一级指标中的学生因素是英语教学和英语能力建设方案开展的前提,所以应占整个指标体系权重的20%, 英语教学和英语能力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师资力量应占权重的30%。而教学过程是整个能力建设方案的重点,能力建设方案开展主要在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因而教学过程占整个指标体系权重的30%.而最后的教学效果果占到整
期刊
摘要: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主题教学能有效弥补实效性差的遗憾: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需求,设置不同教学主题,每个教学主题下有若干子课题,打破其以前教学计划,促进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每个教学主题都配备相应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掌握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体系”。  关键词:主题教学 ;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澎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深入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的重要领袖。他较早认识到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和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理论,深入农村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共同的“特殊”阶级,在实际的斗争中十分重视农民自身力量的壮大尤其是武装力量的增强。澎湃的农民运动思想,加强了党农团结,振兴了中国的农民基础,丰富和发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艺术院校的增加,许多学生都获得了进入大学校园学习艺术的机会。然而,批量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艺术院校和表演专业的学生,其最大的弱点在于文化底蕴薄弱。加之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分表演专业的学生不思进取、惰性十足,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刻苦练功的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师生同台,研本共创”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即:将表演学院各个专业的积极骨干分子集结在一起,进行一次真正的联合
期刊
摘要: 2012年7月13日,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在浙江卫视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节目广告费纷沓至来,成为那个夏天人们最热议的话题。  《中国好声音》有对荷兰原版的模仿,也有其独特创新的地方。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特色的分析来分析同类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制作模式;节目定位;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美国丽人》是萨姆·门德斯导演的电影。该片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以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描写主人公的中年危机以及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的“众生相”。渗透着浓烈的嘲讽精神,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摄影、剪辑、配乐等都令人叫绝。但最精彩的是电影中对色彩出神入画的应用。本文试图从色彩的角度来解读电影。  关键词:《美国丽人》;色彩;意蕴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生活、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ABSTRACT:The local red culture into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