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的局面,应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反思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极为丰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健康一般可以表现在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适度、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认识良好,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等方面。
  我国当代中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据广州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对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其中,有35%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异常率达50%以上。张家治等人(1995)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占25%,心理卫生指标阳性项超过70%的学生占10.3%。中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欠缺,依赖性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造成以上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如下:
  一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家庭环境不和谐,或教育方法不当(溺爱型管教、专制型管教、亲子关系淡薄)是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二是中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以及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校造成的压力甚大,因而,使学校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而产生不良后果。压力状态下,学生易产生学习焦虑,主要表现有:l.考试焦虑。提及考试就紧张,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涣散等身体症状。2.学习障碍。课业的繁重,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症状,学习效率大大降低。3、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三是青春期心理问题;1.青春期心理逆反,情绪反复不定。多有压抑、焦虑、抑郁甚至自我封闭等症状。2.不能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正处于性发育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相对成熟并存的阶段,在异性交往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问题。
  四是因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大多数学校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有资料表明,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未能建立心理咨询室,而学校各学科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能力,大多数教师对劣势学生的教育处于“说服无用,压服不得”的两难境地,不能有效疏导与调整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困扰,以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策略与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均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和提高是一项全新而重要的课题。
  青少年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期,如同一张洁白的纸,年龄越小,心理及行为的可塑性越大。早期受到良好的教育、训练,对人格的形成和他们的未来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思想教育所能代替的,只有孩子们掌握了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和自我行为调节,才有可能发展成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精神的一代新人。
  如何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积极寻求各方面的支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在学校多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与讲座,开办一些心理咨询室和治疗场所,家庭和社会应积极联手,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支持和帮助。因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和社会等问题诱发的。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常言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家庭不和睦甚至是暴力等对中学生心理造成的阴影还是要从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着手,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协助家长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要根治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中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困惑或疾病,社会有关部门要整治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防止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作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应主动做到关心学生成长,关注学生情绪,一旦发现个别学生心理极度抑郁,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以便对症下药给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与教育,避免因心理不健康而产生的恶性事件,尽最大努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上改进日程,并通过多种途径探寻解决办法。可以与专业心理学机构联合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积极招收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或派出骨干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学习进修,以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而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喜悦、尝试成功,增加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的乐趣。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优缺点及各方面条件,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确立良好的自我信念,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学校教育活动多以集体形式为主,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富有竞争性的活动,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竞争意识、竞争精神的一方沃土。参与文体活动不仅可改善人的情绪状态,还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情绪。一些轻松、活泼、欢快、有趣、配有优美旋律的音乐课和体育活动是散心解闷、转移不良情绪、获得愉悦心情的有效手段。
  中学生学习普遍存在学习焦虑,中学生普遍觉得课程作业太多,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连难得的休息日也被各门课程作业所占据。社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教师与学生家长对考试分数的过分追求对学生造成压力太大。所以,我们社会、教育者要正确引导,摒弃将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要实行减负,不仅要减少中学生做不完的作业,而且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心理减负,让其健康成长。
  (三)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少年一生的幸福作准备的。中学生时期是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对其知识面较窄、心理不成熟及自控能力低等特点,他们的成长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出现一些困惑、不安与迷茫,从而产中很多心理问题。要消除成长过程中因教育方法等不当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教育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回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5(4):289-290.
  [2]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22(5):446-447.
  [3]张天亮,翟静,刘金同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87-89.
  [4]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评定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5]罗清旭.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心理科学通讯,1989,4(2):34-36.
  [6]李淑民,钱福家,王殿春.家庭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1990,4(1):15-20.
其他文献
摘要: 白人文化处于支配地位的美国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美国华裔文化努力寻求自身位置,倡导在多元化的背景中构建自我的身份定位。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裔作家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担当起了表达华裔种群心理诉求的重任,打破了原有的文学创作传统,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确立了华裔种群文化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化 身份认同 多元文化    文化研究是指对当代文化中多种多样的复杂形式和现象的研究,尤其是指对处于非
魏晋时期诔文的功能中述哀职能的加强与当时社会中普遍弥漫的忧伤的死亡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当时产生了两种社会心理:对死亡的极度迷茫与哀伤,对生命的放纵与狂欢.这两种心理的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渠道。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渊源,要把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就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意识是成功翻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文化 翻译 文化意识    季羡林、许国璋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一卷写的“翻译”词条中说,翻译是“把已说出来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1]由此可见,翻译活动首先
2020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提出要“促进金融和民间资本为实体经济服务”, “抓
期刊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通过3种测量量表的比较,提出了三种学习策略,并从概念等价性,可靠性、内部结构有效性、跨文化的元分析等方面对量表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
目的: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观察经筋推拿配合音叉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方法: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90例小儿脑瘫患儿,按
摘要: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虽然其间几经废黜和改革,但还是持续了1300余年之久。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以及包含任人唯贤、追求公平公正等积极的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仍然能为当今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借鉴。  关键词: 科举制 封建统治 公平竞争 贤能治国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我国古代实行最
目的:临床研究生地注射液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发作期(Chr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attheAcuteStage,CPHDA)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平
设计管理是一门研究设计资源的有效化利用和设计过程有效控制的科学,它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宏观而言,设计管理中有两个最主要的点——“人的管理”、“事的管理”
一九二七年四月上旬,国民党右派先后在福州、厦门等地发动反革命政变,全省各县市党组织相继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摧残打击,福建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八月初,陈明、陈昭礼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