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能活跃小学英语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与尝试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所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应该具有实际意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
  一次,教务处临时让我代一节课,我正愁没有准备,不知上什么内容,无意间得知那个班上的一名同学今天过生日,突然我有了主意,何不让他们进行一次关于生日的话题讨论呢?
  一进教室,我就说:“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Miss Huang想对她说一声‘Happy birthday!’”接着又为他唱了一首英语的生日歌。看见老师在祝贺学生生日,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我就问:“你们也愿意祝贺他的生日吗?”“愿意!”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你一句“Happy birthday!”他一句“Happy birthday!”,伴着歌声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我想这句话已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中。我又抓住机会,顺水推舟,问大家:“生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就说:“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生日蜡烛、生日面……”我就让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顺势教了“cake,present,candle,noodle”这些单词,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在别人生日的时候用英语说一声生日快乐和唱一首生日歌。
  不久后的一天,我走进教室,顿时大家一齐对我说“Happy birthday.”并唱起了生日歌,最让我高兴的是同学们已经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去。
  这节课虽然是一个即兴的任务型教学内容,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没有充分的教学准备,但我感觉它是成功的,它是教师与学生真实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也是语言的自然流露,学生就是这样简单地学会了语言并能正确使用起来。实践证明,在这种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学生生日这一有利条件,它是完全真实的,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即使是即兴的,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创设如打电话、购物、旅游、问路、看病等栩栩如生的任务活动型教学,开展交互式、合作式学习,让学生们扮演其中每一个角色,成功地做每一件事情,他们会喜形于色,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受到很大的激励。
  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体验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教师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三、尽早布置任务,学生明确目标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在开始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学生就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最后完成了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
  四、教师角色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但在任务型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任务型教学从新课程的精神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让中职数学教学焕发生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密配合教材内容,把数学知识趣味化;创设问题情境,蕴数学知识生活化;适当调整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专业服务。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观 学习兴趣 趣味化 生活化 专业服务    中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好,学习积极性不高,
摘 要: 作业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强化作业效果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改进教师批改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作业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 作业设计 批改方式    作业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掌握一门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它还涉及文化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说明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薄弱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加强文化导入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
摘 要: 演讲是外语学习中一种常见的比赛形式。本文就演讲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演讲 外语学习 积极作用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演讲活动可谓层出不穷,各显神通。在语言
摘 要: 研究型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研究性学习的受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本文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和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提出了进行研究型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英语研究性学习 方法    2000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首次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作为普通
摘 要: 作者结合本校多媒体网络学习中心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情况,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利用外语资源,根据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将资源总体分为文本资源模块、音频资源模块、视频资源模块、交互监控信息模块和网络化考试资源模块等,对这些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经过教学改革实践,学生近两年在各类大型考试中成绩明显提高。教学资源应用充分,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自主学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主战场在课堂,而课堂又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就是发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发生的错误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对于偏远地区的英语基础差的农村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生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问题。  当然,教师要正确对待初中英语教学中频繁发生的错误。出现了错误,不要惊慌失措、灰心丧气,也不要一味地责怪学
摘 要: 为了激活课堂,实现教学双赢,本文将作者在教学中的一些教改尝试加以讨论,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双赢 教学改革    尽管英语课堂在新课标指引下一步步走出了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似乎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但小学、初中英语教学表面的热闹并没有让高中课堂走出原有的困境。当你看见学生手中的试卷和习题;当你看见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直飞,学生一片茫然且教室一片寂静;当你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