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习作教学的盖头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难,很多语文教师一定深有同感。大家都在思索、探索,希望能够找到习作教学的秘诀,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解决三点:其一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其二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会表达;其三要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

一、巧妇乐为有米之炊——重视习作素材的收集与语言的积累


  1.指导品读,积累语言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和书交谈和沟通,既可以审视内心,又能在读的过程中,领略每一本书语言的魅力,进行语言积累。但很多孩子的读书往往是浮光掠影,只是了解故事情节,所以书读完之后,脑海中痕迹全无。教师可选择有益的读物,让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共读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指导,教会孩子品读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意境,感知语言的魅力,去汲取营养。
  指导时,一是让孩子们回读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深思一下为什么对这些片段产生深刻印象,思考时可多角度、多层面;二要组织学生评析文中的人和事,可以站在客观的角度,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可以保持和作者一样的角度,评价时不妨选择文中的语言;三给学生安排畅所欲言的时间,用活动课、读报课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去感受、体悟;四是摘录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大声地朗诵给同学和家长听,在朗诵的过程中提升感悟,得到积累。因为是共读一本书,所以孩子们有共同熟悉的人和事,有共同的话题,有想与他人分享的心情,有表达中求新、求深的愿望。这样,读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评析读本、主动摘录的习惯建立了,表达感受、与人分享的兴致浓厚了,也就更有效地让学生积累了语言。
  2.指导观察,收集素材
  材料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表达的源泉。让学生贴近生活,去观察生活,是解决素材问题的关键。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指导孩子不掺杂别人的感悟,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把自己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得到自我的真实感受。如让你观察夏天,描写夏天,其实你脑中已固有了许多夏天的词汇,骄阳似火、铄石流金、火伞高张……但到生活中观察,真实看见的是什么?柏油路踩上去软软的,踩一脚,鞋底下沾着黑色的柏油;狗伸着舌头,喘着粗气;城市的大街小巷白天时似乎突然之间人就跑得没影了……成语堆砌的“热”是别人语言的机械模仿,而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生活,才是拥有自己思想的写作内容。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要会联想与想象。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就如安塞舞姿,我们看见的是热烈、狂放、动作夸张、节奏感强的舞蹈,而作者笔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样的描写让我们看到的却不仅是舞蹈,更是舞蹈中透出的西北汉子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和富有生命活力的激情。这就是加上想象和联想的观察所产生的力量。
  学生学会了多角度观察,每天随手写,可以记录下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儿童生活。这样的随手记,习作的素材有了,学生笔下便言之有物了,便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了。

二、不拘一格写出来——重视表达的真实性和个性化


  解决了有话可说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说、怎么写的问题。长久以来,在应试化的教学下,学生写了很多内容虚假、空洞浮华、迎合应试的矫情的文章。怎样让学生用充满人性之美,生活之趣的审美表达代替机械枯燥的应试模式化的表达呢?
  1.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体现真实
  作家赵丽宏认为,有血有肉的作文是建立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的,只有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引起他人的共鸣。写作的材料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从自己内心出发,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才能写得真实,才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的文章才具生命力。如写“我的妈妈”,有孩子写了当护士的妈妈,因工作忙碌在生活中照顾不上自己,逼得他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去做,将护士工作的辛苦和护士的孩子从小生活自立的家庭状况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在孩子带着一丝埋怨的文字中,妈妈的敬业、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被凸显了出来。
  2.鼓励学生放胆表达,写出个性
  学生的“放胆”来自教师的“给胆”,“我来编故事”的全班同学流动写故事活动便是一个“给胆”的有效之举。全班中,让一名同学写故事的开头,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往下续写,原则是一要在合理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二要故事有连续性,要有情节。多人编写一则故事,就像多人参加一场接棒赛跑似的,每人接好别人交给自己的棒,再跑好自己的那一段距离。要想跑得精彩,必须不跑偏,必须跑得快。“不跑偏”先要了解前面同学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自己才能有序地去接;“跑得快”要写出比前面同学更有趣味、更有高度、更富有吸引力的情节。活动产生了压力,更带来了动力,学生写真实而独有想法的胆子被真正放出来了。
  阅读我国的四大名著是所有家长的要求和所有学生的行为,名著改编成的影视也最为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孩子写一写读名著与看影视剧的不同感受,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写作点。它能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去再读和再看,去感受文字和视觉带来的不同效果,找出相同和差异,并记录下来。这种小论文的撰写能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写出真实的想法。每一个孩子看的角度不同,喜好不同,陈述的对象不同,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三、动态立体化地教起来——重视习作教学的全员性和趣味性


  原先的习作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如果用动态教学代替以上的程式化教学,重视全员参与,那么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做法一:变教师命题为学生命题或师生共同命题。习作时,命题由学生选择或学生和老师共同选择,选择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写老师,可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角度,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把自己眼中、心中老师的真实形象写出来,不限制写的内容和模式。
  做法二:变老师批改为学生互改。习作完成后由学生互改,找出问题,找到自己的习作与他人的差距,取别人之长,修改好自己的作文。
  做法三:變老师评讲为学生评讲。呈现好的文章,教孩子们从立意、结构、构思、表达等方面去看文章,去评价文章,进而再修改文章。此举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丰富文学认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做法四:把经过反复修改的一篇篇文章汇编成册,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树立了自信,有了写作的兴趣和情趣。
  做法五:开展学生和家长共读一本书,各写读后感,分享读书体会的活动。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度。
  这样一种动态的、立体化的教学,给了孩子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孩子强烈的表达欲望,无拘无束,我手写我心。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和其他阶段的一样,关注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用准确无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客观地描述事物本质。《蟋蟀的住宅》是一篇充满着童真童趣,用语传神的说明性文章。本文的重难点就是从工具、选址、设计三个方面去感悟蟋蟀住宅的“伟大”。而如果仅仅是告诉学生这三个方面,那么学生只是知其然,而没有真正领悟所以然,所谓的“伟大”也只是书上是这样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根本没有真正地体会。那么如何利用说明文的教
期刊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地理解、表达与交流。在此过程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而朗读无疑是培养这种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将结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诗歌名作《艾青诗选》为例,尝试提出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种朗讀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来进行,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章
期刊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因“爱”而生成的主题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本我”的层面,而应该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再到爱社会。停课不停研,老师们深入地研读
期刊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核心素养开始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然而许多教师在初次接触的时候混淆了“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的概念,以致忽视了宝贵的教学理念。所谓“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而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平日学习语文时的修养,它包括才能、品格、技艺和学识等多个方面。目前,有关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文化学识。透过核心素养落实拓展阅读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
期刊
习作单元的编制特色以单元导语、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为架构,提出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对习作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聚焦习作方法的传授,提出以写为主的读写新结合,突出习作教学的应用性。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为例,就习作单元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单元整体设计,产生累积效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页第一部分以罗丹(法国)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
期刊
一、巧搭主支架,使想象路径愈发清晰  想象作文不是天马行空般的胡思乱想,而应该是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想象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从本单元的课文载体中获得合理想象的方法,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想象的有力凭借。譬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文主题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想要学生写好本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师需要通过对《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经典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期刊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小、少、牛、鸟”。认识两个偏旁:“犭”“鸟”。  2.知道“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正确使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温故知新  1.“正反话”游戏,看看谁的反应最快。比如:我说“上”,你对“下”。  2.揭题:大小多少。  3.读课题,强调“少”是
期刊
万丈高楼平地起,源于一张建筑设计图。学生的作文好比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在习作前认真构思,能提高习作成功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起步作文教学中,我主张有备而作,构思先行。怎样才能有效构思,让构思促成习作的美妙之旅,我有这样一些实践。一、涂鸦式——让构思形象化  在写作教学中,利用涂鸦将脑海中难以捕捉的思维印在纸上,让朦胧的想法更形象具体,这就是一种构思。以三上习作二日记为例。一日之间发生
期刊
古代的私塾教育,教材单一,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经典——“四书”“五经”;教法单一,就是反复诵读,口诵心惟;教学程序简单明了,《三字经》里记得很清楚,“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教学设备原始,别说现代化,连一支粉笔都没有;教学时间不长,大约六七年,如果从6岁发蒙,大概13岁以前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从3岁发蒙,大概10岁以前完成教学任务。其教学效果怎样呢?能够把“四书”“五经
期刊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2019年秋全面实施,部编版教材中着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经典古诗词的篇目在原有基础上也有了大量增加。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是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如《小儿垂钓》《所见》《稚子弄冰》等,虽然时隔千年,细细读来,也让千年后的我们仍感同身受,趣意盎然。一、童真是根本  童真就是未经世事打磨的本来性情,就是一种天然的状态,没有心机,没有欺骗,没有非分的欲望,有的只是自然的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