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设计,读写有机统一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单元的编制特色以单元导语、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为架构,提出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对习作教学具有导向作用,聚焦习作方法的传授,提出以写为主的读写新结合,突出习作教学的应用性。本文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为例,就习作单元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单元整体设计,产生累积效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页第一部分以罗丹(法国)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点明主旨,第二部分则清晰明了地提示了单元的习作任务。整个单元分为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两个板块,内容上具有整合性和连贯性,都立足于“怎样仔细观察”这一习作训练的重点展开,彼此强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



  教师应深度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学习内容产生累积效应。基于此,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习作能力训练的目标与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单元文章,学习怎样细致观察事物;
  2.怎样抓住特点有序表达;
  3.通过作文实践活动,交流观察感受,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习得重点观察法,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
  2.指导学生有序观察,表达观察所得;
  3.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审美趣味。
  教学时,教师应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回顾课文中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与探讨《搭船的鸟》一文描写了什么;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分析翠鸟的特点,说一说作者观察的方法。

二、学习典型例文,掌握表达方法


  在了解和体会精读课文中想象大胆、奇妙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与感知,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教学可这样开展。
  (一)细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
  细读《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例文,找一找并说一说什么是仔细观察,怎样写下观察所得。学生欠缺的就是方法,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是推动学生个性化言语表达的关键。
  (二)分析例文,总结方法
  师:《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四篇文章,各位作者的观察方式不同,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生:同意。课文《搭船的鸟》是作者无意看到的,鸟的搭船行为也是无意的。《金色的草地》一文也是作者在窗前的草地上无意间发现的。正是因为作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些无意观察才会成为美丽的文字。《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两篇文章的题目中都有一个“我”,说明是作者的一种主动注意和有意观察,因为是自己喜爱的、熟悉的事物,所以在描写时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写出了观察中的新发现。

三、总结写作思路,迁移学习策略


  在上述学习精读课文,体会与感知习作例文观察、表达方法之后,教师应适时总结写作思路,勾连单元信息,通过习作知识实践化,形成表达能力。以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加以科学引导。
  (一)审阅题目,选定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观察事物,習作范围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学生可以通过对某一处景物、某一种事物的细致观察来表现眼中的缤纷世界。呈现仙人球图片,选定“有趣的仙人球”为题,通过描写一种植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二)小组交流,沟通见解
  勾连单元信息,思考如何抓住仙人球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沟通见解。
  (三)表现手法,结构顺序
  学生分组,在组内自由表达应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和结构顺序,再动笔写作。比如,以“我最喜欢的植物是仙人球”直接点题,接着描写仙人球的外形似翡翠球,颜色呈深绿色,全身长满硬刺,像个把自己包裹严实的小刺猬。接着再写仙人球的生活习性,耐旱、耐热、喜光,生命力顽强,突出仙人球坚强的特点。再借物喻人,联想到在风雪飘飘、烈日炎炎下站岗的解放军叔叔们。最后采用首尾呼应的表现手法在结尾处赞美仙人球,如“这就是我喜欢的仙人球,它鼓励着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综上所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既增加了习作在整本教科书中的比重,又提高了习作教学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地位,尝试以写为主的读写新结合,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铺设了新的教学路径。习作单元的教学,需要教师深度研读教材,把握整组教材,对阅读与习作、观察与表达做到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使之互动互补,开源引流,产生累积效应,使阅读与习作、观察与表达融合发展,同步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张渚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犹如百花园般繁花似锦,所选录的优美文章美不胜收。尤其是散文模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而且情感真挚动人,一直备受学生喜爱。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让学生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能受到熏陶。文章将结合实例,从抓住文体特点、营造优美意境、鉴赏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散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一、抓住文体特点  与其他文体相
期刊
教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部编版教材的选材,坚持经典性、文质兼美的原则,只有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学的审美资源,发挥教材的美育价值,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这篇散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有梯度的引导,让学生开展一场兴味盎然的审美体验。一、感知美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有着散文的共性特点,用词优美,很有画面感。而想要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就得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和审
期刊
游记,就是记游,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因取材范围广泛,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常常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享受。许多优秀的记游选进了教材,《草原》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就以《草原》为例谈游记类教材的处理。一、注重游记的体裁特点  (一)厘清线索  抓住线索,就是把握了文章的骨架。线索不止一条,一般有明暗两条,明线以地点或时间为线,易于发现;暗线以情感的变化为线,隐于文章,难以找出。《草
期刊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藤野先生》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了解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2.文本简析。《藤野先生》一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
期刊
《卖炭翁》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学《卖炭翁》时,我采用了“走进角色,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还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经过实践,我发现该教学方法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走进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学中,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亲密接触,抑或是将自己转换成作品中的人物,
期刊
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七单元编排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苏轼的《赤壁赋》、姚鼐的《登泰山记》五篇文章。这五篇文章经过光阴的检验,篇篇经典;作品的气韵与作者彼时的人生处境也有跨越时空的同气相生。恰当组织单元教学任务,发掘其精神内涵、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对高中生有着极深远的引领意义。一、亦诗亦画,意象丰韵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
期刊
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和其他阶段的一样,关注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用准确无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客观地描述事物本质。《蟋蟀的住宅》是一篇充满着童真童趣,用语传神的说明性文章。本文的重难点就是从工具、选址、设计三个方面去感悟蟋蟀住宅的“伟大”。而如果仅仅是告诉学生这三个方面,那么学生只是知其然,而没有真正领悟所以然,所谓的“伟大”也只是书上是这样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根本没有真正地体会。那么如何利用说明文的教
期刊
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地理解、表达与交流。在此过程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而朗读无疑是培养这种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本文将结合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诗歌名作《艾青诗选》为例,尝试提出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种朗讀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培养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来进行,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章
期刊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因“爱”而生成的主题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最好的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是“本我”的层面,而应该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再到爱社会。停课不停研,老师们深入地研读
期刊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核心素养开始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然而许多教师在初次接触的时候混淆了“核心素养”与“核心素质”的概念,以致忽视了宝贵的教学理念。所谓“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而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平日学习语文时的修养,它包括才能、品格、技艺和学识等多个方面。目前,有关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文化学识。透过核心素养落实拓展阅读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