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学习不仅要掌握英语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将英语作为一种媒介,在掌握社会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中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障碍和误解,所以在英语学习中需要培养跨文化意识,避免因为误解和不了解带来的尴尬。本文围绕跨文化交际,首先介绍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几点看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 跨文化交际 障碍 解决对策
  一、跨文化交际障碍出现的原因分析
  1.文化风俗差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话,首先应该要注意的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风俗差异。目前存在着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彼此的文化风俗习惯不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比如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礼貌,也比较谦虚。在别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会马上接受这种称赞或者表以感谢,而是非常谦虚的说,您过奖了。这种口语交际行为非常符合我们中国人惯常的风俗习惯,所以当某一个外国朋友赞美我们今天很漂亮或者很优秀时,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I’m flattered.”或者直接说“I’m ashamed”。这种回答方式是典型的中国交际思维,外国朋友肯定不会欣然接受,他们反而希望我们可以诚实的说一句“thank you”,而不需要拐弯抹角地去贬低自己,故作谦虚,如果那样的话外国朋友倒会觉得我们很不真实,而我们又觉得西方人一点不谦虚,太过于自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我们在第一次见到西方朋友时就问他们关于工作、婚姻以及收入等问题,他们会觉得尴尬,更会觉得我们没有礼貌,而我们又会觉得西方朋友有点冷漠,没有把自己当朋友看。
  2.社会礼仪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让中西方都比较困惑的是关于双方的社会礼仪。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热情好客,所以在饭桌上或者交际场合,中国人往往会说一些如“怠慢了”“小小意思”等客套话,而且比较喜欢为客人夹菜,敬酒等。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之间的距离和隐私,所以绝对不会说客套话,更不会为对方夹菜和敬酒。另外,西方的时间观念比较强,他们特别注重准时,所以不管是执行公事还是去拜访好友都要提前进行预约或者告知,然后把自己此行的目的直接告诉对方,在赴约时无论什么原因都会准时出现。西方人对于不速之客和不遵守时间的人比较厌烦,认为那时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是在浪费时间。而中国人则比较随意,迟到几分钟甚至一小时也觉得没什么,如果有朋友突然造访也不会觉得唐突反而觉得是惊喜。
  3.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有时也表现在颜色的象征意义上。中西方对于颜色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而且根据自己的文化,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有时中西方在一种颜色上就有巨大的差异,甚至完全相反。比如非常典型的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白色。前者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红色代表的是人的血的颜色,所以一看到红色就想到血和火,就会和恐怖和危险联系到一起。而中国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红色就是太阳的颜色,既然是太阳的颜色,就代表着散发光和热,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所以中国在每逢喜事时就喜欢用红色,比如结婚时新娘穿红色衣服,贴红色的喜字等,在春节时就喜欢挂红灯笼,贴红色的春联。后者白色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白色是纯洁、天真美好的象征,而对于中国来说,白色是红色的反面,象征着枯竭、死亡和凶兆。
  二、解決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研究
  1.树立跨文化意识。为了能有效地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解决因为这些障碍带来的误解和尴尬,首先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也就是首先要意识到中西方之间肯定有文化上的差异,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和自己原本生活格格不入的文化知识或文化习俗。有了这种意识和认识,在英语学习中就会自动地去关注文化差异这方面内容,会更愿意去了解西方国家的国情以及内涵的文化常识。
  2.正确理解和对待对方的文化习俗。有了跨文化的意识,就需要正确理解并正确对待对方的文化习俗。比如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大量的关于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和社会礼仪,知道西方人比较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了解到他们对时间观念和隐私观念的看重,也了解到和他们交往时不能随意地为别人夹菜或者敬酒,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婚姻、工作以及工资等不要随意提及。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习俗之后,就要正确对待他们的文化习惯和行为习惯。比如在和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礼貌,注意常说“thank you”,在想要拜访某位外国友人时,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不可随意地去拜访,预约了之后要尽量做到准时到达,在接受他人赞扬或者礼物时不要再三推脱,而是应该爽快地接受并说声“thank you”。
  三、结语
  总之,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虽然有其出现的原因,比如文化习俗上的差异,社会礼仪和对颜色、动物等理解上的差异。但并不意味着这种障碍就不能避免,不能消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种障碍带来的困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跨文化意识,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对方的文化,然后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文化价值、文化观念以及行为举止。
  参考文献:
  [1]关薇.英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 (10):133-134.
  [2]柏涛.浅议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及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 2012(4X):15-16.
  [3]付宝岩,王景琳.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探究[J].科教文汇,2009(15):238-238.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中职学校推广运用的“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本文在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环节等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课程中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运用;市场营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
摘要:初中《新目标》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都蕴涵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教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只有对初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进行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新课标;课程资源;活化;途径;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
[摘要]本文介绍了影响学生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并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提高听力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听力障碍;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是第二语言习得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这项技能较难掌握,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因素影响学习者听力技能的提
摘 要 : 本文从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现阶段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作者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年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 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听力教学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 听力教学; 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  听力理解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是英语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与之相对应的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表明数学中的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指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解决他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提高,就属于创新。而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记得杨振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