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交流经验形成的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48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数学学习常常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交流经验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经验,现以“素数与合数”为例,具体谈一谈促进学生交流经验形成的两个策略。
  一、精选交流素材是交流经验形成的基石
  1.交流的素材应具有典型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提供全面、典型的交流材料,为学生的大胆猜想、小组讨论提供思维的凭借,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建构意义之后,教师提供的交流素材是:在小组中说一说:16、45、11、24、18、19、33、91中,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你是怎样判断的?组织学生判断内化,以实现变式强化。这个素材的选择既巩固了对素数合数意义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交流的素材具有开放性
  交流性学习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例如:在课的开始,老师组织了一个操作活动(从12个小正方形中拿出几个,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就选用了简单常见而又开放性的素材:12个小正方形可以全部取,也可以取其中的几个,都能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正因为在小正方形数量选择上的开放,才使本课从一开始就充满浓郁的交流味。
  3.交流的素材具有丰富性
  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所呈现的学习材料以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数学本质的、散发数学文化韵味的材料。在“经历交流过程,感悟数学文化”环节,教师就在创设问题冲突以后,带领学生体验了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的“厄拉多塞尼筛法”,在了解“厄拉多塞尼筛法”的基础上尝试根据质数表判断哪些数是合数,进而把一个数写成两个或几个素数和的形式,从而自然揭示“哥德巴赫猜想”。
  二、设计交流过程是交流经验形成的关键
  1.借助问题引领,激发交流兴趣
  好的交流活动应该体现在: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的引领,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进行初步操作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都是拿一些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为什么有的能拼成许多种不同的长方形?而有的却只能拼成一种呢?”这一问题犹如平静的水面抛进了石块: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交流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明确了交流的问题指向:即拼出长方形的个数(也就是一个数的因数)上。
  2.经历交流全程,感悟交流策略
  有效的交流应是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活动。本节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四个层次的交流活动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变成了数学活动的学习。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从而聚焦所要交流的问题“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第二层次的活动是分类判断:既有对20以内数的因数个数的观察分类,又有独立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判断内化。这个层次的数学活动重在思维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类、思辨、交流中逐步建构素数与合数的意义。第三层次的活动是在制造的认知冲突中经历了一次数学文化之旅:从“厄拉多塞尼筛法”到“哥德巴赫猜想”,再一次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最后一个层次是观察20以内数的奇偶性和质数合数的特点,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和形成的交流经验来玩“猜电话号码”的游戏,在拓展迁移中丰富了学生对整数特征的认识,在实践应用中提升了交流数的特征的活动经验。
  3.侧重过程反思,提升交流品质
  交流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自我反思提升和丰富交流经验。例如,在学生初步体验了“厄拉多塞尼筛法”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与思辨:“学数学不光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只要划掉2、3、5、7的倍数就能找全了呢?要不要划掉4、6的倍数,8、9的倍数要不要考虑呢?为什么?”在学生反思后,帮助学生提炼交流数学问题的经验:“学数学就是要这样,想一想,还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再想办法验证、思考,将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刻。”
  (作者单位:江苏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有幸到某地区的一所学校参观。据说,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些成功做法,此行的目的也就是在此。在参观这所校园的过程中发现,该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的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精细化程度很高,达到了“移步换景”“一步一景”“让每块墙壁都能说话”“让每棵花草都能开口”的境地。如,在每幢教学楼的楼梯口,我们都能看到墙上贴着设计精美、装帧考究(估计造价不菲)的标语牌,如,“靠右行走,找自己前进的道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综合素质与人文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的培养,同时,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如果对方式方法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思维定势,照搬教材导致教学的呆板,从而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只有充分地利用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从今年起,甘肃省将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对所有中小学现有校舍每半年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并建立健全排查鉴定档案资料,确保实现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  据了解,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将覆盖甘肃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对经排查后有安全隐患需要鉴定的,学校所在地政府要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及时进行相关鉴定并出具法定鉴定报告,校舍排查鉴定结果必须及时录入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询,并且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全省中小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特别是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90后”,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悟性好,接受力强,学历层次很高,我们这些“60后”,自然自叹不如。不过,肯定归肯定,我还是想从青年同行成长的视角说几句心里话。  一、坚定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选择了奉献,有的人千方百计报考教师岗位,招录进入中小学校,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开始还有一些兴奋,工作过一年半载,觉得教师
“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力争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在教学课堂中掀起一个抓精细化管理、抓工作落实、抓质量提升的活动热潮,必将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在我校课题组的努力下,我们在电子电工专业对口理论教学中试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精细化管理。  一、课前的精心预设布置  课前要精心设计活动单,对教师来说,第一,要根据备课组分工
“5 2=0”,曾经是对德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归因,其中“5”是指学生一周5个学习日内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指学生双休日回到家庭和社会接触的负面影响,“0”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与回到家庭和社会上接触的负面影响相互抵消,致使教育效果为零。  尽管,如今媒体上已很少谈及这一现象,但在不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心目中,“5 2=0”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该教育的都教育过了,但双休日抵消了我们
近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该市质监局、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了《青岛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对中小学生营养餐基本要求、食谱编制原则、烹调要求、食品安全与管理、责任与监督等做了详细界定。  青岛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必须配有专兼职营养师,并对营养餐的营养素指标提出系统要求,对6~18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早午晚餐的营养素摄入量做出了参考标准。要求营养餐中肉、鱼、禽、蛋、豆制品、蔬菜应适当搭配,学校应提前一周
【话题简介】  奖赏与惩罚是对立的,缺少任何一个,教育都会显得黯然失色。在学校,教师能不能惩罚学生?怎样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国内很多学校没有建立惩罚体系,在新加坡,有一种对学生的惩罚叫“鞭打”,为我国中小学校建立惩罚体系提供了一个视角。本期讨论的话题是:学校应该建立怎样的惩罚体系,如何合理地赋予学校和教师惩罚的权力。
——刚刚结束的2015年高考,对于四川省理科状元高志华来说,就是一场华丽的逆袭,今年早些时候,高志华分别参加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两次都没有通过笔试。结果被两所名校拒绝的学霸一任性,考取了四川省理科状元,对高志华个人来说,这就是一场以喜剧收场的反转剧,两所学校的态度均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纷纷主动上门争取,想把状元招入门下。  按理说,两所学校的掐尖战争怎么说也应该是一场高水平的酣战,
如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已经成为许多教育者和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北京市已有50多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了性教育课程。两年前,北京市的一本性教育教材《成长的脚步》曾因尺度过大引发家长担忧,但现在,经过不断的试验推广,很多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性教育课已经“从容认可”。(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