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意的视角审视诗歌之美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如果没有了诗歌,世界会怎样?
  太阳依旧东升西落,月亮照例阴晴圆缺;枝头的春花仍会摇曳出一片迷人的灿烂,田间的秋实也还是该熟时熟该落时落……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还将依照着原有的轨迹无止无休地运转,全不会因为诗歌的消失而改变了生命的规律。
  然而,我们的内在情感却绝不会始终保持一份波澜不惊的平和淡定,因为诗歌之于心灵,正如阳光之于生命,早已成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诗歌能够帮助我们确立远大的理想,诗歌能够赋予我们战胜一切灾难的勇气,诗歌更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份人生的豁达,给我们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
  本期我们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共同探讨诗歌及诗歌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我们的目的,只在于帮助更多的语文同行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理想答案。希望这样的探索,能对您的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呈现篇:
  诗歌教学的现状
  
  刘祥:
  最近连续听了若干节诗歌教学公开课,又在网络上阅读了更多数量的诗歌教学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热闹有余而深度欠缺。许多课,表面看来结构完整,课堂上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学生发言热火朝天。细加品味,却发现大多只是围绕着诗歌最显性的词句精雕细琢,无法走进诗人的真实内心,更无法抵达诗歌的情感内核。在当下这个诗歌相对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诗歌教学活动,才能既帮助学生理解作为课文的诗歌本身,又激发出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一种诗意生活的人生态度呢?请两位从诗歌及诗歌教学的不同角度发表高见。
  王朝江:我认为,诗歌教学不能走向深入的主要问题,不在诗歌,而在于教师。学生受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对诗人彼时彼地的情感无法理解,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却必须读透诗歌,将自己融入诗人与诗歌的境界之中,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引领着学生一同走进诗歌的艺术王国。
  正如主持人所言,当下是个诗歌匮乏的时代,语文教师这一群体中,真正热爱诗歌、懂得诗歌的并非多数。教师自己读不懂现代诗歌,无法准确解读现代诗歌中诸多复杂意象背后的深刻隐语意义,又不愿在备课中通过大量的专业阅读获取必要的知识支撑,这就注定了现代诗歌教学必然难以走向深入。
  古体诗歌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肤浅解读的问题。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典诗歌的最大魅力。教师自身能否把握住古典诗歌中的无穷之意,决定着他的课堂所能够达到的深度。有少数同行,只把古代诗歌教学停留在诗句的翻译或者描述上,不能辅之以大量的拓展延伸,其课堂便总有一种“隔”的感觉。
  余万所: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联想、领悟、品味诗歌的意境,是培养审美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学习诗歌的目的,感受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要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就应该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
  遗憾的是,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现在的语文诗歌教学中,因为教师自身的诗歌知识与鉴赏技能的欠缺,我们的诗歌教学,总难以实施高效的联想、领悟、品味活动,很多时候,具有无限丰富意义的诗歌,常被我们的老师肢解成两三道拥有着标准答案的简答题。如此的课堂,哪里还有诗意可言?此种状况,越是高年级越为严重,确实值得语文教师警惕。
  
  探究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教学
  
  刘祥: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当然出在语文教师身上,这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知道诗歌教学有问题,也都在不停地探索着,但到底有没有一个显见的、易操作的模式,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合理把握诗歌教学的要旨,使诗歌教学更趋科学、更接近诗性呢?
  我举一个例子,前阶段外出学习,听了一节《卜算子·咏梅》。首先,这位老师将课堂设计为“忆梅”“读梅”“说梅”“问梅”“评梅”“写梅”六个环节,由旧知的复习为起点,引出本课时将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其次,借助反复诵读,建立起整体意义的感知;再次,通过“说”“问”“评”三个层级的细读,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近诗歌;最后,通过“写”巩固课时所学,将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整节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似乎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但我却感觉,这种看似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恰恰因为其环节和训练点的“完美”而导致了各环节的蜻蜓点水。也就是说,在这节课上,虽然各种能力都进行了训练,却都未能深入展开,也就无法让学生们真正走进该文本。
  比如,诗歌诵读环节,教师只在提名朗诵后,组织学生对朗诵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既未能对学生的朗读予以精当的技巧指导,又未能结合不同诗句的语气语调处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此种鉴定朗诵水平高下的标签式评价活动,就是一种无效教学行为。
  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这里完全可以这样处理:
  在提名或推荐诵读后,一定要废除那种空泛的“质量评价”,而代之以探究式追问。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我觉得你在某个句子的处理上很有特色,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我感觉你已经捕捉到了诗歌的灵魂了,你能说说你这样的诵读安排,是想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内容吗?”
  如果觉得学生的朗诵不尽如人意,教师则可以这样建议:我觉得你在某个地方的处理上还可以如何如何,因为这个地方要表达的是某种意义,你根据这个意义,再试一试怎么样?
  王朝江:诗歌教学中的诵读确实需要精心安排。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如果没有了反复的吟咏玩味,那么,诗歌的味道,总是很难被学生品赏出来的。
  在诗歌教学的诵读环节,我常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该如何组织起合理有效的诵读呢?课堂上可以安排多少次诵读,每次诵读,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目标呢?这样的目标,是否真的能够通过诵读来实现?第二,诵读的同时,需要牵引出哪些问题?为什么要牵引出这些问题,它们是否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反复诵读中,学生如何才能构建起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呢?我认为,这几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任何设想都是没有价值的。
  刘老师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主要问题就是缺少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深度追问。教学活动,不是学生动起来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必须看这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成长养分。比如提名朗读,读不过是一种手段,领悟作品才是目的。诗歌的诵读,一定要依照“读——悟——读”的结构展开,没有了这中间的“悟”,朗读环节便被架空了。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一节诗歌鉴赏课,都需要依照这样的步骤组织诵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诵读能力的训练,只能是某个学段的重点目标,在此阶段如果能够很好贯彻该项训练目标,则此后的诗歌教学,就可以将重点转移到诸如意象分析、炼字炼句等教学要素中。当然,无论我们想要落实的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于诗歌教学而言,都必须建立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毕竟,理解文本,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余万所:要走进诗歌的内核,建立起学生与诗歌间的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当然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来实现。朗读之外,就需要抓住诗歌鉴赏中的意境分析做文章了。诗歌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诗歌美,正是这种意境美的综合呈现,它综合了多种美的因素。欣赏诗歌必然首先是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形象画面,再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深入体验诗中情感,最后品味咀嚼诗中意境,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
  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美,通常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则:首先,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其次,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诗人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想象,他要通过想象来丰富和表达某种境界,而鉴赏者更要借助想象来复制或丰富诗歌的意境。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调动起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进入诗歌本身所营造的意境中,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只有如此,诗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实践篇:
  诗歌教学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
  
  诗心
  刘祥:抓意象固然不错,但也要在品味整体意境和唤醒学生诗心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展开。《中学语文教学》曾刊用我的《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实录,这个实录,也在相关论坛上作为案例给教师讨论。在探究中,我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现象,有老师就认为诗歌教学同样要把语文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上来抓,所以,他们反对诗意氛围的构建,反对美的创设,而要用诗歌鉴赏题的形式,来逐行分析所有意象,来落实字词。我不明白,这样的诗歌教学,如何能营造出浑然一体的诗歌氛围,又如何唤起学生的诗心。
  我一直反对将诗歌拆成零部件进行教学。诗歌,尤其是古代格律诗,其最主要的美学因素,就在于完整的意境。像李白的《静夜思》,短短的二十个字,明白如话,如果只分析几个意象,很难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诗歌之美的真实感受。教学这样的诗歌,就需要将作者、意象、意境、读者等诸多因素融合为一个整体,将诗歌的意象、意境同诗人的诗意人生相联系,把诗意的营造与学生自身的精彩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进而走进诗歌的灵魂。
  余万所:语文学科教学三维目标中,唤起学生的诗心,显然应该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对于作为课文的诗歌而言,能够入选教材的诗歌,本身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用这样的精品来唤起学生的诗心,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技巧。诗意的课堂不但需要学生用诗意的心灵来品赏,更需要教师从诗意的视角去构思,当然,还需要一个恒久不变的、诗意的信念培养下的学生追求,有了这些,我们的课堂才能够拥有真正的诗味。
  如何营造课堂中的诗意的视角呢?我觉得重在借助巧妙的预设,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体验,通过动手、动脑而实现“诗心”勃发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当然忌讳包办代替与肢解词句,也忌讳“听写”标准答案。诗歌品读的核心是感受,是理解,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需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在确保学生对诗歌拥有第一印象的前提下,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实际,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切忌在学生没有阅读的情况下,教师就提供一种“标准”的解析。因为在阅读诗歌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诗歌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与学生曾有的情感相互激荡,教学就是要善于抓住学生与诗歌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诗歌美好的情思与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进而开启学生的心扉,调动学生的想象,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和升华。
  王朝江:诗歌教学,该选择什么样的抓手,才能把盎然的诗意传达到学生心中,进而唤起学生的诗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诗歌的情感,是一种建立在诗歌基础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它更多是建立在诗人感性人生的基础之上,而非建立在逻辑推理论证之中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彰显的正是诗人个体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要论证一种辩证法。
  正是这种以个体感知为基础的个性化呈现,这种经过了诗人眼球过滤的物象的再造,使得诗歌具备了其他文学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审美属性。诗歌从诗人心灵中自然流出之后,其语言文字的意义,已经被文字之外的无限空间所逼迫,退居到了一个仅仅成为注释的小角落之中。另外的时空中,读者依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审美观,将这诗歌的诗意进行着改写与再造,甚至进行着扭曲与变形。有人使诗歌更加澄澈,有人使诗歌走向污浊。然而,尽管如此,诗意依旧存在着,存在于诗人所无法左右的各个角落里。
  如果往虚空处走一步,我想,诗歌和诗意,应该是属于语言文字的两种对应关照物的。诗歌,侧重的是具体可感知的形,而诗意突出的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形神之间,琢形而失神,则形愈精致,神愈黯淡;得神而失形,则神无附着,飘忽难觅。唯有形神兼备,诗意才能达到最大化。
  诗歌教学追求的,正应该是这种形与神的整体融合。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就是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诗学审美观,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始终建立在诗情、诗意、诗心的基础上。至于具体的教学技法,我想,还需要依照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决定。比如,李贺、李商隐的诗歌,现代的朦胧诗,国外的后现代诗歌,就需要有一定量的串讲;而盛唐时期以意为主的诗歌,则无需串讲。
  
  展望篇:
  在诗与思的交融中感悟诗歌
  
  刘祥:上面的探讨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几点共识。如立足整体意境的掌握,反对肢解诗句,提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等。我想,这也应该属于诗歌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吧。至于是否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在大框架中保障诗歌教学不出现严重跑题现象,想来还是可以找到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的。去年,我在第六次执教《沁园春·长沙》后,曾对自己的诗歌教学进行小结,我认为,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在大的教学板块设计上,都可以依照“写了什么”“怎么样写”“为什么写”“这样写好不好”“还可以怎么样写”这五大内容展开课堂活动。此种设计,既考虑到了对诗歌本身的赏读,又兼顾到了诗歌解读中的知人论世,还对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进行了一定量的训练。
  当然,大框架容易搭建,难点是框架内的细节处理。我想,即使是我自己,不同的诗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不可能完全采用相同的细节设计。这其中,除了首先应该考虑课程目标限定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考虑诗歌本身的特点,需要考虑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诸多具体情况,包括考虑诗歌创作中的相关技巧等。有些诗歌,重在抒写个性化的情感,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将心比心,用我们的情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有些诗歌,重在体现一种鲜明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就需要深入挖掘意象的隐语意义,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拓展迁移等技法,读懂诗人的真实想法。只要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能够心中有诗人、有诗歌、有诗心、有学生、有必要的诗歌教学技法,我们的诗歌教学就能够呈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我们的学生,也就能够因此而获得一份美好的诗心。
  最后,请二位老师各用一个句子归纳出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深刻理解,如何?
  余万所: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句断意连,在似断非断的变化中,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鉴赏诗歌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讲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把诗中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大体相当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理解、想象、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再现。
  王朝江:我们探讨的是诗歌问题,请允许我也胡诌两句顺口溜,权作我对诗歌以及诗歌教学的个性化理解:诗歌本是情中物,唯因真善留其芳。欲求相看两不厌,知人论世诗心长。
  (责 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摘 要】紀录片《城河》是季播节目《南京》的精华版,以南京秦淮河为主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南京的历史人文,在央视播出后取得较好反响。本文以该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从厚度、角度、力度、广度和长度这五个维度出发,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城河;城市纪录片;跨文化传播  2019年,由南京广电集团制作的纪录片《城河》在央视四套播出,该片是大型季播节目《南京》第四季《雅颂秦淮》的
南京市2006年新修订的《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以下简称《条件》)根据近年出现的新课程改革、加强新农村建设等要求,对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3个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职称评定条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改。  和过去相比,新出台的《条件》除了继续关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外,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对申报中学高级教师,《条件》就明确提出必须!教学成绩显著,要求其所教学生对其教学评
作者简介:  吴敬洪,高级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东三省生物学会百名名师之一,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与教法特聘讲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500余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新课标逐步被广大教师认识并接受,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已极大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我们也不无担忧地发现:有些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不能准确把握教学艺术的原则,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与课
王栋生,别名吴非,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南京师大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苏教版国标本高中和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委。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用人术》《不跪着教书》等,参加编写《新语文读本》,主编《新语文读本·写作》《高中文言读本》《现代诗文诵读》和《激情的森林》等书。    每年夏秋之交,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而参与度最高的是有关高考作文的话题。因为涉及
【关键词】潇湘晨报周刊《湖湘地理》主要从区域城市地方语言的叙述、区域城市地理景观的书写、区域城市地方文化的传播以及区域城市地方生活方式的再现四个方面来建构城市居民对于区域城市文化上“共属一体”的想象。  【关键词】地方报纸周刊;区域城市文化;湖湘地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强的社会,人们难以持久地共同生活,但建立一种由精神联系的共同体是可能的。精神可以凭借想象的力量,把人们之间的关联转化成具体可感
【摘 要】本文通过对英国第四台《忙碌的产房》进行文本分析认为,电视场域的纪实片,是对现实的重构,表现为对现实的双重关系;真实再现只是其表现手法;而文本的符号建构,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电视所呈现的经过建构的现实,就是电视现实,是经由电视符号呈现于我们的视听感觉之中,其中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性。  【关键词】纪实片 叙事模式 符号结构 电视场域 意识形态  在英国,有些真人秀节目如《女主人交换》,将人物
【摘要】在成龙影片中,一个最核心的意象就是对身体极限的展现。这个意象同样体现了西方现代体育精神,成为一个跨文化传播的介质,引起了西方观众的共鸣。但在其后来“好莱坞特色”影片中,成龙被“道具化”和“程序化”,成为“好莱坞”的“他者”,不被观众认可。他适时地进行了调整,于是有了《新警察故事》的回归。  【关键词】身体极限 跨文化传播成龙    对于成龙电影及其风格,大家都很熟悉。起伏跌宕的情节、惊心动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因此,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    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最为重要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
编者按:  本期起,《教学多棱镜》专栏将围绕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环节开展专题性探究,目的是借助这一系列活动,协助广大一线教师盘点自己的日常教学流程,检视自己的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使教研直接服务于教学。  我们呈现给您的第一个专题是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点,导入承载着许多重要任务: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起有意注意,奠定情感基调,呈现学习目标,实现知识衔接……这诸多任务,
编者按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创造。历史课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本期三位老师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相信会对广大教师有所启迪。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原阳县实验初中 闫红霞    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尊重生命,体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