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由此拉开序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本文试着从新课标中的写作课程目标对写作教学观念进行分析解读,总结课改以来高中写作教学注重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重视写作内容生活化、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三个特点。
  【关键词】写作教学观;主体性;生活化;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由此拉开序幕,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课标》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创新性、建设性的观念,其中在写作方面,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新课标下的作文观既是近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推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纲领,其中传达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作文测试以及高考作文有重要导向作用。因此,本文落脚点立足于分析和把握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之下,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在必修部分,对“交流与表达”共有九点要求,其中关于写作的有六点。这六点分别是: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准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1]
  这六点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突出了作文的特点,引领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总体而言,我们试着从写作主体、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三方面概括其特点。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是教育家和作家的共识。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提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这些都是重视写作主体求真的人格的体现。此外,要写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就不能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还要讲究思想新颖、见解深刻。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中提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正强调了通过丰富写作主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途径来培养写作主体的人格,那么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写出的文章,自然情感真挚,爱憎分明,并且体现了写作主体自己鲜明的烙印和个性。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积累到构思再到行文,需要运用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学生有时虽然接触了实际,参加了某些活动,但仍然表达不出东西,这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差,不善于仔细地观察事物有关。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提出学生作文要观察分析周围事物,“运用联想、想象等丰富表达内容”,这是过去大纲中没有的。
  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而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的一块,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对《课标》写作课程目标的分析得出,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注重写作主体的主体性和人格养成、重视写作内容生活化、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三个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倩,1990年生,女,江西大余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近年来,莲都区畜牧业养殖发展稳定,促进了养殖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疫病等原因,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畜禽的死亡,如果病死的畜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不仅影响周围环境
为提高茭白产量,研究雄茭快速辨别方法,结果发现:正常茭、灰茭的苔管髓腔内有丝状物,而雄茭苔管髓腔内则完全没有丝状物;苔管髓腔内有丝状物的苔管均能孕茭,无丝状物的苔管则不能孕
【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总体目标。该文从教学实践入手,尝试阅读教学“三步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真实而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习惯;课堂研读;迁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学
三棱草属多年生莎草科植物.其繁殖力极强,是顽固性恶性杂草.据调查,2003年库塔垦区棉田三棱草危害面积达666.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部分棉田三棱草密度达到100 000株/
种种因素制约着学生钢笔书写的进程和质量,严重影响了三年级学生钢笔书写的水平,成为学生钢笔书写的“拦路虎”。好习惯犹如孩子的一双隐形的有力的翅膀,带着孩子飞向理想的天空
【摘要】朴实的教风和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成效。在课程改革进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让我们树立“真实,平实,扎实”的教学观,返璞归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1版新课标总体目标和要求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前后PaO2、PaCO2以及GCS评分变
学情分析:经过四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时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园艺、园林产品的需求更显现出高质量、多方面和绿色环保等新趋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新疆兵团积极调整
【摘要】当下,中考作文分值比重居高不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尤显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和学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新课标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平衡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