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平衡性及其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中考作文分值比重居高不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尤显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教和学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新课标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平衡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作文是考核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调查和亲身实践发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平衡性,作为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明确作文教学的任务,找准语文作文教学的平衡点,调整其不平衡性,让语文作文教学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作文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更加深入地感悟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创新。
  (二)能使学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大型考试,发挥写作水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作文教学,更多的积累与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所谓应试教育的现实,在各大考试中游刃有余,不让作文能力的考核成为阻碍我们进步的绊脚石。
  (三)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生中考的结果。中考可谓是每一位考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作文的分值将近达到语文总分的一半,所以应该引起初中语文教师极大的关注。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平衡性
  (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性
  学生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师更是无暇一一讲评,最多只能找出几篇写得好的文章做范文进行朗读。当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时,教师以一对多的方式评改数十篇作文,工作量超负荷。教师批阅时间长,讲评不及时,学生失去当初创作时的积极性,甚至早已忘记自己写作文时的情感及内容。如果教师不及时评改,不能了解每位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那么这次作文的练习就失去了其深刻的意义。
  (二)教师与应试教育之间的不平衡性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不自觉地受到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高分模式化,在创新思维的发掘、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和锻炼方面投入的精力很少。另外,作文的提高幅度相对于阅读和基础知识而言比较小,教师在这种应试高分的束缚下,在作文教学中花费的时间较少。
  当前许多中学作文教学的关注点仍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作文课上,教师主要是强调技巧和方法,即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这种做法无疑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好写作方法和技巧。事实上,真正好的作品,在语言上都是经过作者千锤万炼的,力求语言富有个性,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以上现象便是由于教师和应试教育之间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而造成的。
  (三)学生与应试教育之间的不平衡性
  学生一直认为语文是最简单的一科,作文虽不易写出精彩的文字,但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作为一名学习语文多年的中学生来说还是不难的,这便导致中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语言老套等现象。
  众所周知,读写不分家,读好书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写作更是对读书的反馈,而现在,一部分初中生几乎不读课外书;另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常将一篇完整的作品拆分成主题、写法、结构等去分析,不能整体感知其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所以导致学生写作文时往往缺乏写实性、整体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对作文的“教”和“学”的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写作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放手让学生之间互评、互学,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将师生互批、学生互批相结合,提倡写、评、改一次性处理,趁热打铁,提高评改效率,达到更好效果。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做一个有心人,仔细体味生活中的点滴,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出文章的美。
  (二)授与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而非套作
  老师要把方法教给学生,过好“审题立意、选材定体、结构层次、语言、书写”五关。学生掌握了作文的基本方法,就可以写出规范的文章,随着训练的增加,学生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自己所长,写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文章,并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三)注重对文章的修改
  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只有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更好地趋于完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修改通常包括:自己修改、同学互改、教师批改多个环节。在平时,应将三种方式相结合,以自我修改为主,同学互改、教师批改为辅,因为学生将面临的是中高考,只有在平时勤于练习,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所以,教师应全力协调好与学生、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其重要性,找准平衡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于漪著.中学作文教学导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张莹.初中作文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省语文教学流派研究》,批准号:JG13CB029.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人工气道的清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
近年来,莲都区畜牧业养殖发展稳定,促进了养殖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疫病等原因,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畜禽的死亡,如果病死的畜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不仅影响周围环境
为提高茭白产量,研究雄茭快速辨别方法,结果发现:正常茭、灰茭的苔管髓腔内有丝状物,而雄茭苔管髓腔内则完全没有丝状物;苔管髓腔内有丝状物的苔管均能孕茭,无丝状物的苔管则不能孕
【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或者说总体目标。该文从教学实践入手,尝试阅读教学“三步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真实而大胆的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习惯;课堂研读;迁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初中学
三棱草属多年生莎草科植物.其繁殖力极强,是顽固性恶性杂草.据调查,2003年库塔垦区棉田三棱草危害面积达666.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部分棉田三棱草密度达到100 000株/
种种因素制约着学生钢笔书写的进程和质量,严重影响了三年级学生钢笔书写的水平,成为学生钢笔书写的“拦路虎”。好习惯犹如孩子的一双隐形的有力的翅膀,带着孩子飞向理想的天空
【摘要】朴实的教风和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成效。在课程改革进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让我们树立“真实,平实,扎实”的教学观,返璞归真,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1版新课标总体目标和要求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前后PaO2、PaCO2以及GCS评分变
学情分析:经过四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时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教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园艺、园林产品的需求更显现出高质量、多方面和绿色环保等新趋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新疆兵团积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