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朵朵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学校举行的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班又获得第一名!我安排他们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作汇报演出,朗诵的主题是——《走,我们去植树》。几名同学带上自制的小锨和水桶上台了,同学们向表演者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都在期待着他们的精彩表演。可就在这时,教室里传出了这样清晰的声音:“嘿嘿!你们看,他们拿着小锨和水桶,正要去掏粪呢!”同学们的视线一下子投向了刘钊。唉!又是他!上课捣乱、下课“大闹天宫”是他的绝活。怎么办?一个经典故事跳入我的脑海,我何不把故事当“教鞭”?同学们一听我要讲故事,又来了兴致,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
  “这是一个《鲜花与牛粪》的故事——宋朝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苏东坡,他广泛结交朋友,又爱坐禅,特别是与佛印禅师相交极厚,经常在一起参禅打坐,谈经论道。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又在林中打坐,佛印风趣地对苏东坡说:‘看先生坐姿,酷似一朵鲜花。’苏东坡心中欢喜,看到佛印盘膝而坐,便对佛印说:
  ‘我看上人你的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听后笑而不答。苏东坡平时总是说不过禅师,心想这回让佛印禅师吃了一记闷亏,暗暗得意。回家后禁不住向苏小妹炫耀:
  ‘今天我赢了佛印禅师!说得他没有话说了!’听罢哥哥的叙述,苏小妹哈哈大笑:‘哥哥,这次你输得更惨!佛印禅师心中有鲜花,则触目之处皆为鲜花。而你的心中只有牛粪,则眼中所见皆为牛粪。’苏东坡顿时哑口无言,羞愧难当。”
  听罢故事,学生们面面相觑。我借机启发:“同一学们,你们知道苏东坡为什么羞愧难当吗?”“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随即我让刘钊回答并谈谈感想。这时,他早已满脸通红,头低得不能再低。是尴尬?羞愧?自责?但我敢肯定此时的他比挨了教鞭还难受!借这个教育契机,我表扬了平日里那些满眼“鲜花”的同学。教室里立刻议论纷纷,这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啊!我发现这几十双眼睛里突然有了光彩,何不让他们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个片段呢?于是,只听到教室里“刷刷刷”的声音……
  被称为“惹眼”小作家的王敏第一个完成了作品——《我眼中的刘钊》。她这样写道:
  “我们班的刘钊虽然有缺点,但在许多方面我认为他也是一朵‘鲜花’。譬如:昨天体育课上,李小凡不慎摔倒,手擦破了皮,他赶紧拿出纸巾帮他擦血并扶小凡去医务室;前几天老师去别班听课,是他主动接过老师手里的凳子送到听课教室;我们班在元旦联欢时,也是他买了许多彩带、气球,和同学们一起装饰教室;昨天上操时,楼道里的两片纸被同学们踢得上下翻飞,又是他主动捡起来,扔到了垃圾箱……这一个个简单动作充分表现了他的‘不简单’。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刘钊,在这些方面你是一朵美丽的鲜花!”“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接着,同学们相继交流了自己的佳作。
  之后,我们班里满眼“鲜花”的同学层出不穷,心中有“牛粪”的同学越来越少了。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振华小学)
其他文献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试卷的讲评则是考试的延续,是让学生通过分析试卷从更深一层次角度领悟知识,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优秀企业领导人的真正特点,既不是制定了高超的战略,也不是完美地执行战略计划,而是具有一种整合性思维准则——放弃“非此即彼”的选择,利用对立观点之间的矛盾来寻找一条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
一引言所谓主功系统,一般地理解,是含有人的系统。严格地说,主动系统是含有主动环节,且主动环节表现出主动性的系统。什么是主动性?本文给出了六个方面的定义:①自主自决性,
将固体CuSO4.5H2O和Na2CO3混合均匀后溶于适量乙醇中,然后进行微波辐照,立即反应生成泥浆状固体,将该泥浆状固体洗涤后干燥即可得到粉状前驱体。然后在600℃加热1 h分解该前
职业高中历史课虽然不是对口高考的必考科目,但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心血管内科患者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于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2 147例患者
诚诚,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他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的单亲家庭,幼时的一场大病使他智力偏低,在学习上反应很慢,非常吃力。但让我安慰的是,他非常的听话懂事,总是静静地呆在座位上。每每想起他,我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与无奈:多好的孩子呀!如果不是家庭和身体的原因,他一定是一个活泼、自信、快乐的小学生!可是我怎样才能让他快乐起来,让他的生活更有活力和自信呢?也许,是上天的安排,终于有一天,我发现
当今,中小学生在计算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一看就会,一讲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被称为“眼高手低”。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就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解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眼高手低”产生的原因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教的原因 一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二是课堂上没有对一些有陷阱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三是教师在讲解时一味地强调解题的格式及步骤,忽略
人们常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她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孩子们都寄托着家长的厚望,更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可见,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要当好老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