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标,用活课本,让初中物理教学“活”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严”背景下,新一轮的减负热潮正在江苏大地悄然兴起,减负不等于减效。那么,如何做到真正减负增效呢?笔者认为只要头脑中有课标,用心分析教材,同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活材”服务教学,就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标的体会谈谈做法。
  一、脑中有“标准”
  1.精读提炼课标。新课标涉及的课程理念主要有:(1)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也应因材施教,适应当地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2)教学内容及实例的筛选应遵循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3)教学应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2.按課时分解目标。在把握总目标的同时,细化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具体阐述细化,做到“心中有全局,分课抓落实”。比如《力和物体的运动关系》一节内容的具体目标为:(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和推理知道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推理能力;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牛顿第一定律;参与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意识。
  3.因地制宜诠释课标。新课标提出:“教学资源的来源广泛,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社区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还有信息化资源,等等。”平时只要多加观察、收集素材,就能更好地落实课标,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
  二、心中有“课本”
  1.认真研读课本,做到心里有框架。通过研读教材,可以整体梳理和把握教材,抓住核心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同时,教师要整理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生活动,提前告知,让学生可以在便利之时去做。例如调查测量质量的工具种类,学生可以在刚好去超市或者市场的时候开展调查;观察影响摩擦力活动,可以在骑车或者运动时进行观察,因为物理源于生活,很多经验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可以获得的。
  2.重视课前预设,选择最佳的知识呈现方式。了解教材目标与编者意图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内容时,我选择通过联系生活的日记形式进行预设教学。比如在讲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时候,展示日记:“今天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等火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火车开动了,我非常高兴,就叫起来,可是妈妈却告诉我火车根本没动,我定眼一看果然没动,我很奇怪,这时候妈妈告诉我明天你要去问问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在讲解《物质的密度》时,我通过一家三口的对话形式预设教学过程。
  3.设计情景对话,加强情感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感情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情感培养是物理学的职责,但情感更需要体验,而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例如,在讲解《平面镜》的时候,让学生分别扮演物体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并让物体做各种动作,让像跟着做动作。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在这些角色里加进“人”的角色,然后顺势提问:“既然平面镜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能否随便的到处使用平面镜呢?”学生听后就会自发流露出保护环境防止光污染的情感;再如,在讲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时候,我特意展示海豹集体自杀的照片,学生立即发现这一不正常的情况。我顺势说:这张照片是一名摄影工作者在某一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海边拍到的,请大家想象并描述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从而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4.评价与再评价,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细化每一课时目标时,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应该做到全面化和多元化,真正符合编者意图。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引进“再评价”这一概念,动态且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动手找“活材”
  1.发动全班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和获得信息的便利程度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人数不等。例如我班的分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学生家庭有订报纸的习惯,那么将这些人编成“剪报组”;有些学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看科技博览、星空探索等与物理知识有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就将他们编成“电视组”;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关物理方面的书籍,就将他们编成“阅读摘抄组”等。一个月抽出一节课,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有些知识可能对近期教学作用不大,但可以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2.联系其他学科,获取相关信息。在本套义务教育教材编写中,不同学科中出现很多知识交叉的情况,若加以好好利用就能为生物教学服务。例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到的关于火车上扔下馒头砸死人的故事;讲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时,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在地理课上学习的关于水循环方面的知识;学习物质的状态与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语文课上有关看云识天气的介绍。通过学科交叉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
  3.联系生活经验,获取无形的教学资源。例如,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要想让八年级学生明白即使是玻璃也能产生摩擦力这一实验现象,仅靠老师嘴巴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我就问:你们认为苍蝇能站在玻璃上面吗?学生都说能,我顺势问为什么,学生就很容易意识到玻璃也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了解当地民俗,提取有用信息。民俗是在特定的地域生活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仪规。这些民情风俗,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是民族悠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加要组成部分。例如连云港这边有扁担挑东西等民间风俗,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和了解这些民间风俗。学生收集后,可安排一到两课时让学生讲,用好这方面“活材”。这样就可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我们只有细读课标,研究教材教法,找准适合当地学情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才能真正发挥应有功能,同时也才能让教学“活”起来。
其他文献
摘 要: 生活有多精彩,地理教学就有多丰富。要把生活—地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体现从生活中走进地理,从教材里走向社会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地理还是非常有用的”。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践 结合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方面是有所作为的。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地理课程,
摘 要: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本文综合具体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提出了几种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物理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据此增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的认识。由此看出,高中物理的学习应以实验作为教学重点,物理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高中物理教学案
当人们面对21世纪的曙光,回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经历的一切时,都会感慨:改革开放20年,我国各方面的变化太大了,而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党报作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是综合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在人类认识逐步提高的今天,在学生整体课业任务重、地理课时相对较少的当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地理课堂以更好的方式讲授,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是地理教师能力的体现。一个完美的地理教师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掌握很多种方法,下面列举几种。  一、地理课堂资料的运用  地理与生活、历史、时事休戚相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正在经历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顺应潮流、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青少年的网络痴迷问题,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将学生引导到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轨道上来。笔者在历史网络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到历史网络教学的前景无限。网络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势
摘 要: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一门兼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的大学科,虽然是一门文科科目,但有着理科学科所要求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所以往往会成为挡在文科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探究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兼顾考试需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爱地理,关心地球,保护和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成为当前地理教学中的一个大命题,作者就地理兴趣的培养谈谈看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
作为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马鞍山过去依钢建市,全市二产比重达64.5%,产业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随着钢铁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事实上,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培養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带着问题学,学生才能沉下心,钻进去,学习效果好。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不会变通,不会创新,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物理课程
在急倾斜煤层中,由于地质条件和开采环境的限制,工作面的顶底板管理、机械设备的布置与使用以及行人、运输和安全防护等均遇到一系列特殊问题。因此,急倾斜煤层的采煤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