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的古诗词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_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有一定的比重,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和智慧。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方面对古诗词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者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不断探索、研究,积极寻找适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诗歌意境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宝贵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上至大学,下至小学,古诗词一贯到底地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初中语文六册教材中就有60首古诗词,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包括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
  一、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古诗文的魅力何在?要让学生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学到什么呢?
  1.优美的韵律,铿锵的音节。
  我国古代诗词有一个独具的特点,就是“用以歌,用以唱”,具有音乐美感,读起来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有些古诗词还被今人谱曲,配乐,为古诗文增添了优美的乐调,如李商隱的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柳永的《雨霖霖》等,都是绝美的古诗今唱、古词今歌,使古诗今乐形成完美的结合,既缩小了古今时空的距离,又客观上促进了文、情、境、乐的和谐统一,使人们在纵情高歌、尽兴欣赏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和继承古文化。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古诗词自身优美的韵律、平仄声律,使之读起来铿锵有力,进而吸引学生。
  2.古诗词所抒发的丰富感情。
  我国古诗文有一可贵之处,就是古代特别强调文学创作要表现进步的思想,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不良的风尚,要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批评。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韩愈更是“不平则鸣”。教材就是从这一角度选取了这些优秀的篇章,感染了学生。如学李白的诗,学生不仅能感受到祖国山川的雄威秀丽,而且能为其大气磅礴的豪情所感染;学陆游、辛弃疾的诗词,为他们杀敌报国、收复河山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也为他们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惋惜。这些千古名篇,不仅抒发了名师大家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而且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诗歌的抒情性最易感染学生,被学生接受。学生为古代作家们的乐而欢,为他们的悲而泣,为他们的忧而思。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那令人陶醉的山野风光和农村淳朴的人情美,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强烈地吸引了学生;杜甫的《春望》诗中,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人至深的感情,陶冶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望岳》诗中那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恰是当下蓬勃向上的中学生学习的榜样,与学生一展宏图的雄心产生共鸣,学生能不喜欢这样的诗吗?
  3.学生对古诗文名言名句情有独钟。
  由于古诗文有自身的魅力,学生深受熏陶,特别是对优美的古诗文、名言名句背得滚瓜烂熟,尤其是对一些名言名句,学生非常喜爱,不但烂熟于心,而且利用笔记本按理想篇、哲理篇、学习篇等对这些名言名句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可谓情有独钟,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4.古诗词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含义丰富,对作文写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因为古人作诗写文章,讲究锤字炼句,所以古诗文语言凝练。在有限的字数、短小的篇章中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表情达意游刃有余。基于此,有的学生在写作中引用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增强了习作的文采。上学期中秋节我要求学生以“赏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位学生收集了大量写月的古诗词名句,以李白的《古朗月行》起笔,巧妙地将写月诗句嵌入其中,生发联想,又由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想到台湾同胞,并大胆创意,将愁思之情化为热切渴盼之意,将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何当共饮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化为“何当共饮团圆酒,再话举杯对月时”巧妙结尾,构思独到,富有文采,这反映了学生爱好古诗文,并自觉地运用古诗文进行写作训练,这不能不说是古诗文教学中的可喜成就。
  二、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既然可学的知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事半功倍地引导学生从古诗文的学习中学有所得呢?
  1.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宝贵、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地大量地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财富。我首先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背诵,学生会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诗词内容。这样,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将会有一笔古诗词知识财富。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词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我都要求学生相互背诵,随时抽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种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学生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2.抓住诗词眼,鉴赏古诗词。
  古人写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一首诗中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诗人曾用过“到”、“过”、“入”、“满”等,但终觉不如“绿”字好。原因是:用“绿”字诗意就更显深沉,情思浩荡,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奉诏入京的喜悦,还有经历罢相之后被征召回朝的重重忧虑。一个“绿”字高度概括出诗人的喜悦、彷徨等丰富的内心世界,着实让人称道。
  3.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学生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因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境,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位,古诗词教学就一定会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其他文献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美术课程改革是整个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课改的成功。从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城镇学校管理、教师配备和资金投入相对比较合理,美术课基本不能实施正规教学。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与城市的差距
摘 要: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认真面对的问题。作者以探索高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为切入点,结合牛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材 英语口语 高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  一、引
摘 要: 《清平乐·村居》不仅是北宋词坛大家辛弃疾的代表作,而且是田园词的典范之作,入选数个教材版本。从审美角度深研词作,入境悟情,是引导学生学习、热爱古典诗词,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关键词: 《清平乐·村居》 教材鉴赏 田园词 审美意象  《清平乐·村居》是北宋词坛大家辛弃疾的一首小词,该词格调清新,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活泼灵动,通过一系列典型的镜头,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由远及近地为读者展开了一
摘 要: 辅导员工作是研究人的工作。文章从隐性德育课程的视角说明辅导员“身教”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分析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因素即当前辅导员影响力缺失现状,并提出提高辅导员影响力的途径。  关键词: 民办高校辅导员 隐性德育课程 影响力 师德师风  引言  师者,人之楷模;德者,师之灵魂。古今中外教育家关于师德师风的论述颇丰,如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得
县委党校是在县委领导下,培训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基地,是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也是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示范场所.县委党校的这种作用决定
华兹华斯(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领袖人物,其代表作《水仙》广为传颂,英文原作如下: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Beside th
摘 要: 交际是一种多符号体系参与的言语行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对说出的词语信息予以充分注意,而常常忽略含有大量间接、隐蔽信息的表情、姿势、动作的功能。实际上,体态语是一种语义非常丰富的交际手段,是人脑活动最真实的显现,最能如实表露人的内心本意。正确解读体态语是交际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社会语言的视角审视体态语的种类、特点及功能。  关键词: 体态语 社会语言学 社会功能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
街道体制改革,在外部,主要是理顺市、区、街的纵向关系,明确分工,下放权力,充实街道力量,提高街道管理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内部,主要是理顺党、改、企之间的横向关系,各司其职
摘 要: 文章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缺失现状,研究如何利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以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媒介进行阅读的内容为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一段时间后,学生阅读范围扩大,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丰富了阅历,提高了课外自主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 课前演讲 课外阅读 阅读范围 阅读方法 阅读兴趣  一  义务教育语
一位诗人说:“诗者,从言从寺,西方人在教堂里做什么,中国人就在诗歌里做什么。”我想起了《尚书》中的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志”即指诗人的志向、抱负、思想感情等。西方人把精神寄托在教堂,中国人则把感情寄寓诗歌。因此,诗歌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辉煌华美的殿堂,激发学生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文化遗产的热情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