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画夫人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画夫人
  好古多年独爱墨盒,歲月更迭热情不减。愿与天下盒友共同守护和建设刻铜艺术家园!
其他文献
一、从一部新现拍场的寅生藏书说起  刚刚过去的 2021年京城春拍季,一个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上,出现了一件陈寅生旧藏的古籍写本。这部古籍封面以蓝绫装裱,封面签条有陈寅生隶书题签“长物志”三字(图1),下题小字“同治五年正月寅生重装”。扉页有长篇小楷题跋(图2),署为鲍康所作。这件拍品是陈寅生收藏的一部古籍。扉页的跋文我们姑且称之为“鲍康跋陈寅生藏长物志写本”,内容丰富,书法精美,是陈寅生研究的重
期刊
谢耀荣  微信名宁波鼓楼前。本人爱好杂项收藏,十几年前偶然浏览了“盛世收藏网”刻铜艺术版块后从此喜歡上了刻铜墨盒。一路走来,有惊喜,有磕绊,也有风里来雨里去的收获。在刻铜墨盒中,我更喜欢的是虽刻如写的文字清盒,因为她为你我打开了另一扇通向中华书法艺术宫殿的大门。
期刊
江军  字南君,网名赏泉听月,又名聽月山房,白石故里湘潭人。钟情传统文化,尤喜清末民国刻铜文房的历史沉淀、艺术魅力及先贤人格襟抱。希广结同好,共赏金石文化之美,共享收藏传承之乐。
期刊
存过旧书,又喜欢刻铜文房,就想存几件有藏书家款识的刻铜墨盒或镇尺,能成系列当然最好,但多年过去,觉得当初还是太过奢求了,其实每件都不易得。  前几年在微信群中见这方凌戞鸣赠“拔可先生”乌铜走银墨盒,心生欢喜!虽非刻铜,但还是立即联系确认了,墨盒上的“拔可”之所以被认定为收藏家李宣龚,是结合在此之前分别出现的凌戞鸣赠送给“久芸”及“培初”两方制式相同的乌铜走银墨盒做出的综合判断,此三方墨盒应是民国时
期刊
李之水(清盒客)  陕西榆林人,收藏以清代墨盒为主,愿与您学习交流,为传承刻铜文化共同努力。电话:13098283888  “清供刻畫在墨盒上文气十足,内蕴丰富,意境深远。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给予赏析者以美的享受和文化滋养。”  清供兴起约在宋代,至清末民初达鼎盛。清供图刻画在墨盒上文气劲十足,其艺术内蕴丰富,意境深远,韵律品味表现力极强,同时对赏析者也有感染力,寓以哲理,给人启蒙。墨盒上刻绘清供,
期刊
刻铜老神的刻铜作品里基本囊括传统绘画里的人物、山水、花鸟这三大项。据我所知,人物题材的刻铜作品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人物题材分支过来的肖像画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大家知道,肖像描绘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没有其他景物的陪衬,以“形”传“神”,着意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五官”特点,注意“习惯”动作与神态,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抓住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人物的外貌千差万
期刊
在我收藏的刻铜文房中,有一件清代文盘很有意思,现与大家分享。该器物尺寸23cm×14cm×0.7cm,草书款识:读书秋树根 庚寅五月五 嘉定钟馥刊。  此文盘做工考究,白铜倭角,画面题材高雅,构图丰满,远山近物,刻画层次分明,整幅单线为主,人物面部刻画细腻,眉目传神。画中秋天里,天苍苍,云悠悠,霜林醉,黄叶落,树根下高仕坐看风云,一手搁书箱之上,一手持如意“经锄”,目视前方,若有所思,似刚目遇奇文
期刊
达云飞  农历乙卯年八月初六生,网名水墨铜画南蛮子、阿达,云南昆明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买下一只“荣宝斋”的墨盒,之后又喜得一批,从此“结翰墨缘”并与墨盒良緣不断!最珍贵的缘分乃是认识了刻铜圈里的各位良师益友、在结缘每件藏品(格物)的过程中都学习积累了新的认知。
期刊
瞿江  毕业于浙江政法学院,早年從事法律工作,经营古代艺术品多年,现任收藏集市顾问。
期刊
马晓军  1973年生,目前在教育系統就职。爱好收藏20余年,痴迷于刻铜、刻瓷、浅绛彩瓷等“文人”艺术品。收藏格言:物为人用,方为良物,由我得之,由我遣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