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知识的生产、进步与创新,赋予了当今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教育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改变学生那种只关注书本知识和学科内容的片面性。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完善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创新人才。
  一、语文教学包含着创新因素
  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制于总体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容的学科,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挖掘,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里,学生得到语文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得到充分发挥。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从学生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则具有一种创造的欲望,同时,也很具有创造的潜能。因此,语文课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发挥创造潜能的最佳园地。
  二、要更新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再在教育实践上引起巨大的变革。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摆脱旧的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崭新的现代教育观念统领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由教“学问”转变为教“思创”。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质疑、善疑。教师要尽量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或习惯的用法来“排斥异己”,众多的教育学家曾经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学生被批评惯了,被批评坏了,被批评怕了,他们已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另辟蹊径,深入探究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直观的教具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过去的教学中,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忽视结论的归纳和演绎过程,忽视方法的选择和比较过程,造成了学生兴趣淡化、技能僵化、思想劣化的恶果。有鉴于此,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三、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積极引导。(1)引导培养学习上的创造兴趣。青少年学生有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以达到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提高记忆能力的技巧。(2)引导开展课外活动。学生的知识来自于课堂和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3)引导搜集信息。让学生学会自己搜集信息,发挥联想,进而加以利用,是开发创造力的需要。
  2.鼓励质疑。在教学中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寓教于学,寓教于乐,鼓励质疑,学会思考。可向学生介绍古今创造性的事例,例如,“四大发明”“勾股定理”“天文仪器”“生铁冶炼”等一系列历史科学文化,都显示出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克服惰性和思维障碍,增强信心,勇于创造。
  3.互相欣赏。韩愈说的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简短的话都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和欣赏,学生出现错误也不轻易责备,使学生随意在教师面前表现自我,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当然,教师的教学也必须是充满创造力的,富有个性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现真理的兴趣,从而对知识的引见者——教师产生由衷的敬佩和真心的赏识。
  4.拓展实践。“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造,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路者,要引导学生自主锻炼自己的实践和创造能力,要“把生活变成幻想,要把幻想变成现实”,挖掘出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
其他文献
唯见江心秋月白。   夜空中皎洁的月,从古到今不知寄托了多少念想。琵琶女美妙的乐曲声与这朦胧的月色相称,声已息而意未尽,甚至连水面都了无痕迹,只留一轮江月在江心散发皎皎的光。月亮它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说,它只想用它那无声的语言与微弱的光芒去安抚琵琶女破碎的心。月亮温暖又亲切的语言,于琵琶女,于你我,都是一种沉沦。   望月,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种信仰仪式。星空中一轮泛着光晕的朗月,如
期刊
云山苍苍,千年的风霜演绎着生命的华彩;碧水泱泱,历代雪风谱写出历史的绝唱。   历史,以它最宏远、最开阔的眼界告诉了我,眼界是你成与败的关键。   我曾畅想过未来,那是一幅犹如凡·高的《向日葵》般鲜艳而热烈的油画,上面肆意地用最豪放的画笔涂抹着。我看到,前途一片光明。是的,我的未来正处在明媚的阳光中,像向日葵。我奔跑在铺满金色阳光的大道上,尽情地跑着,没有任何阻碍,整个世界被我尽收眼底,那时的
期刊
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的学科。为此,如何创造性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摆在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中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比如,通过歌颂大量古今中外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的杰出事迹,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事业的热情,树立做一名科学家的决心和信心。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
期刊
冷漠的疾风卷起漫天的黄沙,气势汹汹地奔涌过来。我紧贴在地面上,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任凭冰冷的风无情地抽打我的脊背,任凭黄沙糊住我的双眼与口鼻。不知过了多久,风才远去。我站起身,偌大的一个山丘竟只有我一个活物。清冷的月光铺洒在荒芜的山丘上,如银子筑成的坟堆。月下,回荡着我凄楚的哀号。   是的,我不过是一匹孤狼,漂泊在路上。   我仍清晰地记得那个我曾经待过同时也是我要去的地方,湛蓝的天空下,是
期刊
时间顺着夏天的痕迹漫上脚背,柳絮四散,泥土掩盖了落花。林中的鸣蝉越来越聒噪了,于是,树木拔节生长都有了清晰的声响。  夏日的午后泛着白炽的光线,针尖似的锋芒扎在我的脸上,骄阳的烘烤让等公交车的过程变得缓慢而冗长。我有些无趣地扫了一眼周围同样在等公交车的人,不多,只有两位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和一对老夫妻。  那对老夫妻大约六十多岁的样子,都是一身洗得褪色的青布外衣,宽大的黑色裤子,老婆婆还束着一条蓝色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是很有趣的一个课堂类型,它是实践性、操作性、发展性都很强的活动,有助于锻炼儿童的手脑协调性和创造性思维。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手工教学仍存在课堂纪律难控制、材料帶不齐、四十分钟时间大部分学生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实际完成作品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学校开展了分年级段的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新学期伊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课
期刊
最近一篇在微信上广为流传的文章《机器人老师来了》令我感慨颇深,文章中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成熟应用,作为服务型机器人的重要分支的教育机器人,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读完这篇文章,我便在思考,如果我的老师是机器人,我的学习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机器人老师的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是无限的,它们不会生病,不会健忘,不会讲闲话八卦,也不会生气、疲倦、沉闷或者不耐烦。
期刊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所以情感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初中学生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迫切需要让外界感到他们的独立存在,同时他們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所以,恰到好处的爱与关心对于这些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师生爱心的交流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尤其是男生。他们做事情较少考虑后果,容易冲动,事情过后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
期刊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和小伙伴们在一块草地上踢着球,我担任守门员。“呼”,小明一个“大脚”径直把球踢到我的面前。我这个守门员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我自信地向前一扑,顺利拿到球了!可是接下来就不那么顺利了,我重重地摔在地上。  “啊!真疼!”我一声惨叫,把伙伴们全引了过来。“怎么了?怎么了?”“有没有摔伤?”“没事吧?”……伙伴们七嘴八舌的关心像潮水般涌来,我挣扎着坐起来,身上没有受伤,但是裤子摔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