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类型新探——基于发生学的建构逻辑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型学研究是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的核心议题。传统文化产业分类法主要包括“统计标准划分法”“产业形态划分法”“运作模式划分法”等。从发生学的思维出发,文化产业的类型可以从它满足人性精神需要的属性中去建构,目的在于探索文化产业的本质及其对于人的存在意义,并揭示文化产业发生的合理性。基于此视角,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审美型”“游戏型”“符号型”和“知识型”四种类型。文化产业的发生根源于人性的精神需要,是人类“审美追求”“游戏宣泄”“符号占有”和“知识获取”需要的现代延伸。
其他文献
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之大,前所未有。全球商品指标指数CRB在7月上涨至473点的破纪录高位,12月初则跌至210点,为2002年来的最低位。纽约、伦敦两地的石油期货价格在7月11日双双突破每桶147美元的“天价”,受金融危机影响,油价在触顶后迅速回落。
2008年11月18日,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08年9月中国增持436亿美元美国国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70亿美元,超过同期日本的持有量(5732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10月,中国进一步增持659亿美元美国国债,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6529亿美元,继续保持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者的地位。
中国社会福利的不平衡发展,表现为福利资源的配置在城乡之间、职业之间和地域之间的差异。社会福利资源配置因个体社会身份(城乡、职业)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可以概念化为“福利距离”,而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平等程度则可以用“地域正义”概念进行考量。社会福利不平衡发展的机理可以用“福利距离”和“地域正义”两个概念来加以解释。尽管新世纪以来社会政策的扩展通过覆盖面扩大、制度整合以及空间均衡缩小了群体间和地区间的福利差距,但“福利距离”和“地域不正义”的遗绪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福利制度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方式、保险制度的改革研究,应当注重分析其在日常运行背景与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背景下的区别及相应的法理分析。税收方式因其立法价值与目的、法律属性、权源及其正当性、法律稳定性等与社会保险的属性及功能价值相匹配,故适用于在社会保险体系日常运行背景下的社会保险制度;而行政事业性收费却因其灵活性、易于调整特征、专项性而适用于满足在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背景下社会保险的紧急性、偶然性与特定性需求。故应当构建类型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即对应日常运行的基本税与对应突发事件的附加费并存的社会保险收支体系,以稳
西方“马克思学”在学术发展日趋规范之后,先后发展出文献考订法、思想阐释法和差异分析法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规范化研究方法,并在近四十年中表露出一种明显的方法论的“解释学转向”。这些思想史研究方法客观上曾经促进了我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科学发展,但是建设“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又提出了新要求。通过与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对话,一方面需要历史认识与把握这些思想史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批判神话这些研究方法的做法,认识到这些方法的限度。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西方“马克思学”在内的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因人口老龄化而不可持续,基金制又因长寿风险而降低养老保障的有效性,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不利于养老金来源基础的扩大。这些因素导致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养老金本质上是社会对老年人过去劳动成果的补偿,现行制度下的养老金来源主要是单要素即劳动要素报酬的贡献,与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报酬无关,这是现行养老金来源制度设计的一个系统性缺陷。建立全要素贡献型的养老金来源制度,是解决养老金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本出路,短期内可采取将所得税划转为养老金的方式。养老的本质是代际交换,不仅涉及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确需要中国式原创。但是,任何创新都是以历史知识为前提并借鉴外来的知识。《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一文以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但不少证据材料却是其他学者关于历史上中国农村的观点和材料,用历史的材料来证明现实,是不足为证的。此文强调“祖赋人权”就是一种所谓的“血缘理性”“中国理性”,但理性是人为选择的结果,血缘不是人为选择过程的产物,而是生理行为的结果,也就是生物性。生物性上的祖仅仅是赋予了人的生命,生命之外的其他权利几乎都是政治理性
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迫切要求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建设,文化产业研究范式是文化产业理论成熟的标志。文化产业研究范式包括阐释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立场选择。阐释主义文化产业研究是一种基于历史文本的活态阐释,表现为对话式的公共阐释、侧重行动姿态的互动阐释。建构主义文化产业研究指向知识建构、审美建构和智力建构。批判主义文化产业研究以批判性思维进行价值批判和文化批判,但区别于文化批判主义。批判性建构主义文化产业研究可以作为当前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一种选项,具有批判性反思、情境主义和实践建构特征。不同的研究范式选择取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而人力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如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较为科学的文化创意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成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转向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法律激励、政策激励、文化环境激励、个人及团队等激励机制要素的变化,决定着创意型人力资本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向。其中,法律激励的核心在于保护创意型人力资本的成果,政策激励的核心在于留住人才,文化环境激励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意土壤,个人及团队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