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效情境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是提高课堂绩效的平台。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能成为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合理载体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情境十分重要,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案例: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两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统计》。本课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并掌握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体验用画“正”字的记录方式的好处,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两位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同,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教师甲:一上课,老师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学校将为同学们提供课间餐。
  师:小朋友,为了使你们长得更棒,学校将为大家准备课间餐。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最喜欢吃什么?教师出示“面包”“蛋糕”“汉堡包”“饼干”四种卡片。同学们热情高涨,说出了各自最喜欢的食物。
  正当大家沉浸在选择面包还是蛋糕的美好想象中时,一位学生无意中问了一句,“老师,学校什么时候提供课间餐?”“老师,学校真的要为我们提供课间餐吗?”老师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了,说是大概吧,或者不会吧,之类的。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尽管教师通过让学生选择喜欢吃的点心卡片、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了数据,并画好统计图,但是学生的情绪却显得很低落,脸上流露出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教师乙:上课开始,教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这不,森林里也要举行运动会啦。猫、狗、兔和乌龟正急着赶去参加比赛呢。(大屏幕出示四种动物奔跑着参加运动会的情境。)请小朋友仔细看大屏幕,数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
  同学提议,用统计的方法,引出同桌合作,用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然后通过对比统计的快慢和正确性,师生得出用画“正”字的方法最好,便于算出结果。最后合作完成了统计图,学生愉快地向老师汇报小动物的只数。
  教师甲在设计情境时,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想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于是,她挖空心思地编造出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间餐。然而,当谎言被揭穿,这样的情境又如何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乙对例题也进行了处理,她创造性地活化教材:把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学生从画有猫、狗、兔、乌龟的4种图片中选择一张图片,再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最后把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出来)换成让学生统计去参加动物运动会成群结队在路上奔走的猫、狗、兔、乌龟的只数。教师把静态的卡片演示转变成生动的动态展现,场景更加逼真,犹如动画片中的“生活实际”,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效果甚好!
  由此,笔者认为:无效情境必然导致无效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情境。在不同的课型中,老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情境引入,让贴切的情境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列举几种数学课常用的情境:
  “做”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学生的知识在他的手中。”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操作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观察、讨论、交流,从而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如教学《认识立方体的特征》情境创设:教师发给学生同样大小纸板一张,要求同学们想办法做成一个信箱。学生通过量、剪、拼等过程知道并理解立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些正方形的大小相等等知识。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在做中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问”的情境——让学生在解惑中理解
  问的情境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时产生认知冲突,头脑中自然出现许多的疑问,学生产生强烈的寻求新方法的欲望,在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时还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
  “说”的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创新
  通过情境创设,给学生设置一个观察、讨论的机会,请孩子用自己的理解来说生活中的情境,往往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知道可以多角度地、人文地学习和应用数学。
  特定的情境打破了课堂空间的狭窄性与知识的空洞性,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认识,并多元化地用数学方法考虑生活问题,拓宽思路,主动探索,在发现中获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形成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应用的内驱力和良性循环。
  “悟”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内化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我们可以把本来很难使学生理解的东西简单化,使学生从情境中领悟到其中深奥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数学是不难理解的。悟是一种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悟出来的是一种直觉思维,而这种思维的产生有时借助一定的情境为诱导,效果很佳。
  “用”的情境——让学生在解答中激发兴趣
  生动适当的情境是对数学的最好诠释。我们把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个的情境中展现给大家,学生也会寻找和情境相似的对象去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方面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出发展现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利用材料选择适合展开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形式进行教学,以便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髦,它必须切实地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服务。只有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善于使预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具备生活性、兴趣性及数学性,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在情境教学中绽放,精彩才能在情境创设中演绎!
其他文献
1.Reverso系列185型机芯四面翻转腕表,限量10枚 Jaeger-LeCoultre  在腕表的世界中,时间是永恒的主角。机芯的更新换代、表盘的推陈出新、工艺的精益求精、各种功能与细节的不断完善,都是为了见证时间流逝的同时,也能尽可能记住每一瞬间的美好姿态。在刚刚结束的2021“Watches
“随文练笔”是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篇幅短、形式活、出手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轻,效率高,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因而随文练笔深受小学语文教师的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读写互动,有效练笔,就要求我们教师深钻教材,找准练笔的有效落点,还要把握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使练笔达到预期
《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我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科学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科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第一步却需要考虑引导小学生那个从生活实际抽象出科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本质是科学建模的能力,而建立科学模
白色衬衫、编织披肩均为Loewe撒哈拉沙漠与摩洛哥啤酒  初遇Jazmin是在撒哈拉沙漠,在欧洲久负盛名的羚羊拉力赛上,主办方Marcel指着一个金发年轻女孩说,那就是GraceKelly的孙女、摩纳哥亲王的女儿Jazmin Grace Grimaldi。  14岁起就在欧洲各大娱乐杂志曝光,作为第一个被摩纳哥王室公开承认的亲王非婚生女儿,Jazmin的成长过程多少被21世纪初的欧洲大众消费着。“
李丹妮  安然平衡孩子与工作  摄影:黎晓亮ALEXVI LI造型:郭巍WINNIE GUO  李丹妮说,她绝不会为孩子放弃工作。事实上,当她尽情用眼神和镜头对话,用玲珑曲线恰到好处地演绎每一套服装时,我们甚至忘了她已经是一个快要两岁的孩子的母亲。女儿多多还走不稳路,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好像一颗晶莹剔透、人见人爱的糯米团子。不过女儿生病撒娇的时候,李丹妮绝不会予取予求,她有自己的原则。无论是面对工
“皮肤维稳”的理念是继高浓度、成分黨之风后又一新起的护肤风尚,但与其说这是一种风尚,倒不如说是护肤爱好者必然要面对的课题。现今,在过度护肤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稍有不慎就把皮肤推往“崩溃”的边缘,“维稳”成了护肤必需的硬任务。巩固角质屏障,皮肤防御之本  角质屏障是皮肤最重要的防御墙,一旦发生损伤,等于皮肤这道防御墙“城门”大开,外界刺激物无阻碍长驱直入,一场皮肤免疫大战随即拉开帷幕,尤为影响容貌健
【课堂回放】  案例一:首次试教,学生八人一组,分成六组,每一组桌子上分别放上一种绍兴特产。它们是:一盒绍兴香糕、一包绍兴茴香豆、一坛绍兴老酒、一瓶绍兴腐乳、一袋绍兴乌干菜、一顶绍兴乌毡帽。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是“绍兴特产专卖店”的推销员,此刻有一群外地游客要来这里买特产,请小组同学互相合作、讨论:如何推销自己组的特产?可以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也可以想一想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充分了
在上海,历史悠久的外滩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昔日的银行和商行以一个世纪以前的建筑风格坐落在黄浦江沿岸,是百年上海的一个缩影。但在河滨的另一部分,现在被称之为西岸,已经成为度过周末的诱人场所。在这里,一度以飞机制造闻名的工业区已经变成了一条郁郁葱葱的绿色走廊,上海人来此骑自行车和玩滑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美术馆与画廊,足以媲美纽约的博物馆区与伦敦的南岸。  与15年前一群艺术家接管莫干山路纺织厂的废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由此看出,“经历探究”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变换和直观思考,探究空间与图形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择熟悉素材,提供感性支撑   
对课题研究背景的思考  学校教育为什么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义,并引发公众的质疑?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文化因素和课程因素。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教育有一种奇异的灯下黑现象——脚下的土地被疏离。因为“人们感觉到曾经生养过自己的这块土地已不再是唯一的栖居地了”。行动的自由,信息的便捷,“草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这些不得不让人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逐渐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