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筝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筝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被看作是中国乐器中的瑰宝。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古筝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走向世界。同时,古筝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随着古筝这一学习群体的增加,传统古筝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古筝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古筝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古筝;教学;有效性
  【中国分类号】J632.32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筝最初称“秦筝”,形成于楚地,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弘扬民乐艺术工作的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学习群体中。对于古筝这门艺术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以及协调发展学生身体的多个器官等。从而推进学生的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
  一、古筝教学存在的问题
  古筝这种乐器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乐器技法不断得到丰富与改善。古筝这门艺术从创作到演奏,从理论到教学,从乐器改革到制作都得到了全面的丰富与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古筝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忽视集体协作的意识
  目前古筝教学通常采取“一对一”的个别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虽然个人演奏水平比较高,一旦与他人进行合作,则会慌张,不知所措。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乐器,也难以与其他声部密切配合。这就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学生对教师一味灌输古筝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导致在学习态度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古筝学习没有兴趣,更无从说起古筝艺术的发展了。
  (三)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阶段古筝教学存在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等教学倾向,并且这一现象比较严重。古筝教学仅仅局限在古筝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片面强调古筝曲目的难度与技巧。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舞台演奏经验以及排练经验重视度不够,也忽略了古筝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有一部分学生除了古筝之外,不能跳舞,也不能唱歌,严重缺乏综合技能。这就阻碍了学生古筝水平的提高,也限制了其音乐鉴赏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忽视音乐的文化内涵
  目前许多学生学习古筝的时候,把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古筝的技术训练上。希望通过反复训练,掌握演奏方法。然而即使达到了演奏音乐的基本要求,对要演奏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甚少。由于学生不能大致了解或准确掌握音乐作品的人文背景与风格特征,不能在文化层面的基础上驾驭演奏技术,也就无法准确演奏音乐。这就导致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缺失知识结构与艺术修养。
  二、提高古筝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
  要提高古筝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才能谈得上弘扬与发展音乐。作文中国优秀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古筝艺术,拥有数千年的优秀传统与灿烂的文化遗产。音乐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国古筝音乐艺术,发掘、整理与研究古筝艺术。这对于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证明,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方向等进行科学的教育与引导。同时,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学生有困惑,要及时解答,循循善诱。并且诚恳地接受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从而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成绩便自然而然得到提高了。
  (三)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
  要想解决古筝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中,探讨解决古筝演奏的问题。首先,理论上必须讲究演奏方法的松弛。演奏者的肩、手臂、手腕以及各个手指都应该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这样才有可能使得指间瞬间爆发出力量。这一瞬间,需要指间有一定的紧张度,随即就松弛下来。如果触弦后,没来得及触弦,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那么其手臂、手腕、手指等容易触弦酸痛,这会严重阻碍古筝演奏的效果。其次,在演奏中做到松弛。本文认为在演奏中做到松弛,需要做到:在手指没有触弦的时候,整个手臂、手腕、手指应该好似失去知觉一样。一旦触碰到弦,指间就隐藏着爆发的力量。这就需要演奏者细心体会,慢练,促使全身力量贯穿到指尖。从而实现演奏的目的。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筝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要想透过古筝作品,了解古筝作品的内容,就要了解作品的背景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古筝作品传达出的艺术韵味。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演奏作品时的表现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对提高古筝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乐感的培养。这就需要在通过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悟,把知识、技能与情感等结合起来,在情感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五)提高教师的修养
  古筝的音色清越、典雅、高洁,委婉动听,且富有神韵。它可以传达与刻画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感情。或是高歌吟唱,或是慷慨激昂,或是如泣如诉。作文古筝教师,要想学生了解古筝音乐的民族特性,就要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以及内在情感等。从而引导学生从深层次理解民族音乐,体验其中蕴含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感性材料入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实地采风。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使得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彤.中国筝曲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6,(7).
  [2]徐玉莲.论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8).
  [3]林秀芳.浅谈“音”与“乐”的交融——以古筝教学为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7)
  [4]于芳论古筝教学中“音乐”与“技术”的交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5]崔洁;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D].山东大学,2010.
  
其他文献
王肃反郑是魏晋时期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从郑学本身存在的义理不安与违错现象、王肃的师承和郑王二人的政治理念三方面对王肃反郑的原因作了全面的分析,并简要阐述了王肃
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受《春秋》编年体例的影响,《左传》形成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本文试以叙事学为基点对《左传》的
正方 诗歌回暖是早晚的事rn伊沙 诗人rn诗歌是外部冷,内部一直很热rn文化发展的规律,总是先由少数先行者主导,推广到知识界,文化价值最后才被大众确认.全球范围内,诗歌也是小
期刊
目的观察用毫米波穴位辐照配合固摄方冲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其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30例,予毫米波辐照加固摄方冲剂口服;对照组26
本文对每一个人物做出了分析与研究,也将其精神内涵与画家联系在一起,引出隐士文化和古代文化志士的精神哲学.第一部分浅谈《富春山居图》,紧接着第二部分讲述画中人物形象、
【中国分类号】G623.75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我们内蒙古的蒙古民族文化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尤其是美术方面,有美丽的蒙古族服饰、悠远神奇的阴山岩画、古老的皮画艺术等等,各个都是“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而在我们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却对我们蒙古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知之甚少,尤其是美术方面。我们如何才能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蒙古民族的文化艺术呢?蒙古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校学生抑郁、焦虑方面的治疗情况,并探究出一套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方法:选择某院神经内科和心理门诊于2006年1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目的:分析鸟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6月-2018年8月,研究对象:研究时段内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以随机分组原则(不同的治疗方案)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用鸟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比,对比症状恢复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观察组较短,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