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比较 求简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007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前两课时的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在应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所牵涉到的寻找依据、借助分类、巧用比较、以简驭繁等各种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并把它们渗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解题经验,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确灵活地应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依据;分类;比较;以简驭繁
  “一一列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两道例题,例1是与长方形周长、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借助列表的方法进行有序思考,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条件的各种围法,再通过对列举结果的比较找到答案,侧重于让学生感知列举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例2引导学生用列举的策略求出4支球队进行单循环赛的场次数,侧重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列举的策略特点。在新授课时,教师往往会发现,对例题的教学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基本上能做到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列举出各种情况,但是在练习中,在实际应用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不能恰当、正确、灵活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常常要把练习中的许多题目当作例题来讲解,既费时又费劲。究其原因,教师在新授课时没有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没有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在教学“一一列举”时,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有效的“解决策略”呢?
  一、找准依据,是进行有效列举的前提
  “水有源,树有根,思无依据不成立。”在列举前,让学生找出进行列举的依据是进行有序思考的前提。
  比如,在例1“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的教学中,要讓学生知道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也就是这个周长是不变的,都是22米,从而得出“长 宽=11米”,并且要根据“长 宽=11米”去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 而 “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排成不同的长方形”则是面积不变,所以要根据“长×宽=12平方厘米”进行列举,在完成这两个环节的教学后,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比较两题列举的不同依据,让学生明白在列举前先要明确进行列举的依据,再进行列举,才不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接着,再通过下面一道练习“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和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间也会发出铃声?13:00 14:00 15:40 16:00”,让学生明确要列举出哪些时间会发出铃声,必须先找出“每隔40分钟发出一次铃声”的规律,并以此规律为依据进行列举,才不会发生偏差。这样,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强化,学生往后在进行列举的时候,也会主动寻找列举的依据,从而为列举的正确性提供正确的保障。
  二、借助分类,使列举更有条理性
  到了小学高年级,如果关注综合知识的应用和综合思想方法的渗透,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应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要让他们借助分类的数学思想理清错综复杂的问题,使其解题思路更为清晰明了,解题步骤更为简洁有序。
  比如在第一课时的巩固练习中,可以安排如下题目:“ 2张面值100元和2张面值20元的人民币,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并且引导学生按所选的张数先进行分类再列举,这样就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列举出,以下几种币值组合。
  选1张的:100元 20元 (2种)
  选2张的:200元 40元 120元(3种)
  选3张的:220元 140元 (2种)
  选4张的:240元 (1种)
  从而得出一共可以组成8种不同的币值。
  实际上,分类思想在一一列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列举用若干张数字卡片组成多位数时,可以按最高位、第二位……分别是不同的数字进行分类,在“投中几环”的练习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按环数相同的和不同的分别列举出投中环数的情况。这样,先进行分类,就使得列举的过程更加严密、顺畅,也更容易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巧用比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引导学生列举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应用比较,把相似的知识区分开,把看似不同的知识沟通、联系起来。
  比如在教学:“小强、小华和小丽是好朋友。如果他们每两人之间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如果他们互相寄一次贺卡,一共要寄多少张贺卡”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同一情境中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其中“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的实质就是从三名同学中选出两名,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无须区分谁是主叫,谁在接听,所以一共要通3次电话;而“一共要寄多少张贺卡”,则要在上述每一种组合中区分寄出贺卡的人与接收贺卡的人,所以一共要寄6张贺卡。
  再如前面提到的列举的依据,是根据“周长不变”,还是根据“面积不变”,是借助“列表”“文字方式”,还是“画图”的辅助手段等,都应用到了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进一步掌握列举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方法,从而提高运用策略的水平。
  四、以简驭繁 ,让学生完成数学模型化
  在进行列举的时候,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复杂、烦琐的问题,使学生无从下手,这时候我们要引领学生另辟蹊径,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找到规律,再用规律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里,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
  右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如果让学生直接去数,可能大部分学生都摸不着门道,不能完整地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即使有些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也难以做到有“序”思考,更无法完成数学的模型化。这时候,我们应该设计如下的表格,引导学生由易到难、有序地进行思考和寻找。
  [ 边长为“1”的正方形个数 边长为“2”的正方形个数 边长为“3”的方形个数 边长为“4”的方形个数 正方形的总个数   总之,在这一内容前两课时的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应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时,所牵涉到的各种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并把它们渗透到各个环节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解题经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正确灵活地应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福建省屏南县实验小学 352300)
其他文献
【摘要】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上海市幼儿园新教师虽然认为组织实施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尤其是对外展示性质的公开观摩教学活动的压力很大,但是大多认可组织实施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对自己专业发展的价值,愿意承担组织实施公开观摩教学活动的任务,认为这是一种锻炼,能让自己快速成长。新教师对组织实施公开观摩教学活动的感悟,值得关注。  【关键词】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G615
【摘 要】问题驱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驱动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此理念也可以指导区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变革。问题驱动作业强调在课前预习、课始诊断、课中巩固和课后拓展四个作业布置阶段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思辨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前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教学前测】  1.前测摸底。前测情况如下:一个班46个学生中,对于例题60÷3的计算正确率达到100%,这么高的正确率令人惊讶。通过个别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只知道在计算60÷3时,可以先把0遮住,计算6除以3等于2,最后把0添上,但说不清为什么可以通过遮住0的方法来
【摘 要】教科书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旁白”是教科书的主要呈现形式,包括提问式旁白、对话式旁白和总结式旁白。运用旁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基于此,教师要巧用旁白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深入旁白挖掘教学重点;活用旁白规范教学语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旁白;新人教版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体现在教科书的呈现形
【摘要】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重组织轻研讨的弊病,采用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中知识与认知过程的两维表为工具,对两名特级教师的《平移与旋转》同课异构课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两节课例的相同与相异之处,为发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在分析同课异构课例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同課异构;课例研究;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同课异构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但在实际的组织
【摘 要】提高教研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对于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学研究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致力于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其合理角色定位是“反思性实践者”。实践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应该是“真”研究、“实”研究和“深”研究。“真”研究是指研究教学中真实存在的、有价值的问题;“实”研究是指研究需要有实践支撑,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深”研究是指研究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能从研
【摘 要】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就“5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表征”促进学生乐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图像表征”促进学生自主观察,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通过“符号表征”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关键词】三重表征;小学数学;5以内的加减法  一、问题提出  数学符号是数学学科语言的主体,主要用于数学表达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对近二十年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发现,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民办幼儿园的内涵与价值、政府在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定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和农村民办幼儿园等,未来应当强调持续提升民办幼儿园质量,深入研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逐步加强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与规范,着重关注农村民办幼儿园。  【关键词】民办学前教育;热
“找次品”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节智力思考的探究课。教师总想带着学生奔着最佳方案去,那就是当一些物品中只有一个次品,且知道它比其他物品轻或重时,尽可能将待测物品分成最多只相差1的3份,且有2份数量相等。称n次,可以从3n-1 1至3n个物品中找出这个次品。要真正在40分钟内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这一结论,确实有难度。  迷雾一:需要一架什么样的天平?  找次品的题里几乎都有这样的字眼,“没有砝码的
【摘 要】一线教师往往只倾心于教材的研究,而对于学生的研读往往是教师的研究盲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研读学生的传统和意识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研读更多依赖经验,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支撑使然。以“比例的意义”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过程、学习特征三个维度入手,读懂学生,从而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比例的意义;研读学生;有效课堂  缘起: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