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在课上轻松学习高一化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e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一学生面临着负担重、需要学习科目多、内容多、作业多等问题。而且更多的同学把大量的课下时间放在了数学、物理等科目上。因此如何让高一的学生在课上能够轻松有效的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正是是教者所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高一化学;轻松学习;演示实验
  一、巧妙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美不美头一嘴,在课堂开始时的巧妙的引入,是教学成功的良好开端。如果教师开始上课时总是照本宣科的读课本或者干脆没有引入就直接讲授内容,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感觉倦怠枯燥。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一些无关的内容也会让学生感觉摸不着头脑,抓不住重点,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样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把握好一个“度”,在开始上课时可以利用简单的小实验或者小故事等方式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短短几分钟的引入不仅可以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使他们積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高一的学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比较大,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满脸倦怠。而且高一的化学内容有一些是纯理论知识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从而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觉得教者在上课时应该充分的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电脑多媒体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学习必修二课本中化学键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通过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与高一的学生们相处了一个学期。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观察我了解到,高一的学生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并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且在化学课上都非常喜欢实验这一环节。每当老师宣布将会进行演示实验时,总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然而事实上并非每个化学老师在课上都会进行演示实验,不少教师因实验条件所限或认为在课上进行演示实验比较浪费时间,会影响到教学进度,或其他种种原因,常将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通过总结归纳、提炼要点,让学生“记住”,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同样能考出好成绩。仅从考试的角度出发,采取这种方式也许能达到考出好成绩的目的,但是,化学毕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没有办法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学科特色,很容易失去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动力。而且新课改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中心,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载体,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形象生动的实验情境、深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将演示实验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发挥十分神奇的作用。高一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高中化学时,有些同学还没来得及掌握学习高中化学的技巧,而且高中化学相比较初中化学而言难度增大了很多,可能会让一些同学对于化学的学习望而却步。然而此时如果老师课堂演示一些趣味性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水中生血”、“水能使棉花燃烧”等则不仅会使学生不断产生好奇心,然后就会有不断求知的兴趣,形成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也能帮助学生消除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的正确规范操作,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都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还可以选取操作简单、安全、无污染的实验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酒精和水的混合”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做的积极、学的主动,能力得以提升,思维得以激活,智慧得以彰显。
  有些受到学校实验条件限制的老师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教具,收集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玻璃瓶、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我曾尝试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如玻璃瓶、牛奶吸管等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教具,有酒精灯、启普发生器等。我用这些教具也进行了一些演示实验,它们虽然外观简陋了一些但使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除此之外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操作方便而且实验药品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例如,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
  高一化学在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等方式,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的,是为了服务于教学,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的学习化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辉. 浅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12)
  [2] 周美锋,郑柳萍. 浅谈化学实验有效教学[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1)
  [3] 安士强. 化学演示实验的方法和原则[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0(06)
  作者简介:
  董旭雅(1993.3~),女,重庆市西南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高中化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聋校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笔者从事多年的聋生数学教学,发现聋生阅读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弱、理解题意囫囵吞枣,造成解答应用题相当困难。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尝试,探索出了提高聋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聋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方法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聋校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应用题的分析解答实际
摘 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小学阶段听说训练的总要求,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操作的要求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说话能力;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记忆力比成年人强,具有令人惊奇的可
摘 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逐渐成为各学科的共同目标。因此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逐渐引起数学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笔者从重视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德育教育、重视教学文化功能等角度入手,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实施。  关键词:数学;人文素养;思想方法;德育;文化  人文素养强调人性教育、完善人格,表现为学习态度、情感、习惯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数学教学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对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明确实验目的、重视疑问的作用、不断改进实验的方式方法、注重课外实践的作用,以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标
摘 要: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极为重要的课程,对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到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计算机英语;教学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相关理论概述  任务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获得知
摘 要:教学反思其实质就是教学后的反思,总结。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达到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撰写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从而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加速教师自身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地区中学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是激发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因此,本文结合笔者的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对农村地区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迎合当下中学数学教学现代化的趋势并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数学
Background: Fetal balloon atrial septoplasty (BAS) is performed through the restrictive foramen ovale in fetal cases with established 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
摘 要: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用人性化的教育手段。当今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也是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教师应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生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材;课堂氛围;学习兴趣;教学评价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教改的逐
阅读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结合典型课文,引导学生在写作方法和特点上加以理解和吸收;对典型课文、精彩片段、形象贴切的比喻句、生动逼真的拟人句、形象鲜明的对比句、气势磅礴的排比句……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以便习作时借鉴使用。学生再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就不会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了。  在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认知少,心理需求简单,课标中这方面的要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