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再创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z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在《现代规范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如下: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通过自己的理解,深入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个性化等特性。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语文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它与学生自身的背景、经验、能力等因素相关,也可以同样形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初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的环节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发展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将文本解读的再创造理念应用到课堂上去。著名学者孙双金老师讲到有关文本解读时强调,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文本解读是前提。但在目前的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再创造还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缺少创新
   目前很多学校的语文课堂依旧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考试模式与参考答案思路为学生讲课,答案的标准化使得老师讲解的过程过于单一和呆板,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维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对作品的欣赏与自我思考。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层面脱离了文本本身,有时引起了误读与错读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有时受时间限制,老师在讲解文本时主要侧重考试的内容,对于考试不涉及的内容直接略过。若长期按照这种方式讲课,不注重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学习到的也只是表面的东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对学生深层的自主阅读极为不利。
   (二)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过于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解读文本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能力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文本的解读内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其次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更多的题,语文老师常常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直接告诉学生,在一定层面,影响学生思维再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在讲解文中涉及到中心思想、人物分析这类问题时,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文本解读不全面
   初中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课外资料对文本的解读有很大的帮助,但在理解过程中,夸大超纲的解读也会影响文本的解读。因此学生在做题时出现了这种状况,害怕超纲而局限课本内容的解读,但依靠课文自身又怕解读的不够深入,无法真正深入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与新课标语文的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如《范进中举》这篇文章,在解读前,老师会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老师对背景知识有不同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本解读不全面、不深入。
   二、文本解读再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再创造阅读能力。再创造阅读教育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语文文本、筛选、分析、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信息,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大量的实验也证明培养学生文本解读的再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助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一)为学生创造阅读的空间,提升阅读创新的品质
   大量的文本阅读是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再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阅读文本,依靠语文教师在课上讲解,很难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的再创造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结合老师专业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文本,通过文本实现与作者的共鸣,从而进一步实现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如九年级下册统编教材《孔乙己》一文中,结合参考书的解读都认为这篇文章主要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考取功名是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清代的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形象是封建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缩影,借助这个人物形象去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落后与腐朽。除了这种解读,学生是否还会有新的想法呢?通过上网查询,我们在其它的资料看到作者本人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解读分析。在作者看来,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揭示在那个吃人的社会,下层民众之间的人情冷漠,人情薄凉。但是传统的语文教育已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长期以来借助参考书我们似乎已经接受了第一种解读的内容。学生也很少动脑思考,去寻找不同的见解。通过历史课本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通过考取功名而进入上层社会做官的读书人太少了,而孔乙己作为下层社会的贫困之人,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但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反而生活的穷困潦倒,受到周边的人的嘲笑。而他的身边为何没有第二个、第三个孔乙己呢,本质原因是孔乙己自身缺乏相应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通过生对这篇文章的深入解读,我们认识到在一个社会中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生存技巧。
   (二)深入研读文本,重视语言能力的构建
   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初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对外界的事物与阅读的文本有自己的看法,且不受外界的控制。这种能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语言基础之上的,学生根据文本与自身的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体会。初中语文课本中精选的文本都含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才能真正走入作者,解读与品悟文章中的内涵。如《沁园春·雪》这篇文章,初读文章,我们品悟到作者对古代的文武英雄持一种惋惜的态度,词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回到文章当中,仔细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就会发现作者的古代文武英雄并不是惋惜的态度,而是对他们成绩的一种肯定,文中这些词的应用就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与观点:“惜”“略”“稍”。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文本解读的效果
   法国文学巨匠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翅膀”,大量的阅读实践证明,文本解读的再创造就是在品悟的过程中通过文本语言逐步掌握形象的感受。從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文本意象的想象进而启发人的心灵,使人受到鼓励。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品悟去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欣赏“莲”的形象时结合它的生存环境、外形以及其它花的对比情况等。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探究周敦颐写这篇文章的用意。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表面上是赞美莲花坚贞的品质,实际上作者是想借助莲花来突出自己的高洁品质,不同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借助想象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即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文章,去品悟文章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文本解读的基础是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回归到文章中,抓住文章的核心。在深入文本的过程中,实现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于英.浅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再创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5):57.
   [2]尹洁.对贵州乡镇初中语文教师文本解读问题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6(36):1-2.
   [3]曾艳雄.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有效性探究[J].华人时刊(校长),2016(12):48-49.
   [4]濮良洁.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时代教育,2016(20):51.
   [5]舒东娜.浅议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9):76-77.
   [6]汪洪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探究[J].科普童话,2016(19):75.
  刘红燕,江苏省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悲剧"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引入国内,因此众多学者往往以西方悲剧的定义与形式为标准,衡量中国的文学作品,甚至偏颇地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而实质上,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必然举措,
一般性信任问题应该包括施信者主观层面的信任和受信者客观层面的值得信任两大维度。检视现阶段学界对政策公信力的相关研究发现,政策“值得信任”的单向度分析成为研究的主
先秦诸子、史传文学、神话传说及诗赋等文章样式的共同演变趋势 ,是从严谨走向松散 ,从凝固走向自由 ,这就为六朝小说的萌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辞赋文章在其演变过程中 ,不但
入选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语言表达训练的范本,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各有各的特色,为我们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我们如能把握教材特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
思辨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思辨能力较强的小学生不仅能够懂得阅读文章,还能够在文章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及需要学习的写作手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而言尤为重要。   思辨性即是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分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分析、判断、整理所阅读的文章,并通过判断从中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从文章中得到新的结论。如果
从介绍关系营销和竞争优势入手,探讨了市场关系营销概念,并通过分析竞争优势形成过程,论述关系营销在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如何将关系营销服务于创造竞争优势,并就我国企业
诵读,是极其传统的一种学习以及教学的方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诵读理解就是熟读成诵,就是吟诵。叶先生强调,吟诵要以理解为先,以达到“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诵读教学法固然是自古以来的师生所惯用的,而在今天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有效的教学法,自然不再单单实现诵读的识字句读的功能,它还需要有新的应用策略来增加其功能,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一、诵读教学法在高中学段与初、小学段应用的区别
否定,这一语言中相当复杂的现象,许多语言学家都对此进行了研究。丹麦语言学家,著名的语法家 Otto Jespersen,在他撰写的《Negation i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s》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