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精神成长的窗户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在看,常在想,怎样的人,不管身处顺境逆境,始终面含微笑、气质优雅?怎样的人,不管年轻年老,始终充满憧憬、充满创造?怎样的人,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而且敬畏他人及自然界一切生命?怎样的人,不仅懂得享受生活,而且懂得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执着创造生活?怎样的人,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时时透出温情和美好?看了很多,想了很久,我觉得那一定是拥有精神大厦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人的志向追求、意志努力和情感态度。孩提时代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他的心田里播撒了一些“种子”,诸如真诚、善良、正直、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等,那么他无疑就拥有了一笔终身受用的财富。那么,如何打开孩子精神成长的窗户呢?
  引领学生与书为友吧。在优秀书籍的静心阅读中,孩子会得到精神的洗礼与濡染。闻着书香长大的孩子是幸运、富足的。文字虽然无声,却可以跨越时空,思接千载。静静地品读一本好书,也许便是一次美妙的游历,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温润和滋养。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他人、与世界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从肤浅走向深刻、从单薄走向厚实、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多和学生聊聊书籍,多领学生读读经典,多和学生分享阅读及积累的喜悦,学生的内心就一定会多了份敞亮、鲜活和细腻,学生的视界就一定会多了一份开阔、澄明和高远。
  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吧。有人说,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的确,人心灵的自由、开阔、富有与博大可以包容和涵盖世界万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让心灵敞开的意义。当学生的生活只剩下题山题海,只剩下分数考级,当学生的足迹只往返于教室、家庭、补课处,他们就再也闻不到阳光的味道,青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再也听不到花开的声音,小溪奔流的声音,海鸥欢鸣的声音。他们的视线在一寸寸缩短,他们的心灵与精神也在一天天萎缩与“近视”!要知道,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大自然的虫鸣鸟唱,大自然的风霜雪雨、阴晴圆缺,本身就是一个多么博大神奇的世界!
  让我们的学生再多一些亲历吧。学生的学科学习、班队生活、同伴交往、外出活动等,都是他们必须亲历的生活。当我们出于好心,为他们预设了目标,框定了规约,作好了安排,学生只需言听计从,只需虚心接受,只需背诵记忆,只需照章执行的时候,学生或许能更便捷地获得一定量的知识,或许能获得考试的高分,或许能因符合所谓“好学生”的标准而受到赞誉,但他们一定缺失了因亲历实践而获得的真切体验、深切感悟和灵性智慧。“灌输”教育或许能让学生“搬运”和“装载”到一些知识,却怎么也不能让学生生长出蓬蓬勃勃的智慧和精神。所谓“经一事,长一智”,许多经验、感悟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了,体验到了,才能够真正成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让孩子拥有他们该有的经历与实践,少一些包办代替,少一些约束压制,孩子的精神成长就又多了片丰厚的土壤。
  如果您希望学生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向前向上的力量,如果您真诚而热切地盼望学生们拥有真正快乐幸福的人生,那么,请别再犹豫,别再迟疑,尽早打开他们的精神成长之窗吧……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让牛很费劲地够着吃,不免感到奇怪。于是游人上前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料放在地上,让牛自由自在地吃呢?”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牛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把草料放到让牛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牛就会努力地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教学之余的闲暇时间,信手翻书,我看到了这位农夫的养牛之道,不禁拍案叫绝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芙蓉王和白沙目前的品牌发展现状,从该品牌的价值传递、市场表现和竞争前景角度对此进行了调研,希望为该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 This paper studies the
在现代教育中,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知识的最根本切入点谈起,阐述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