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但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却存在两种比较激化的倾向:
  深度上,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特别是刚上完高三,回高一任教),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高到综合应用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教材所传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些知识未必恰好都在一个水平上,未必适合所有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处理,做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大多数学生。所谓“适合”,并非让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是必须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不可否认,教材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师在备课时若对教材研究不够,则挖掘不出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课堂教学就显得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练得恰到好处。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真正体现以本为本,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广度上,有的教师把知识范围任意扩大。例如,在目前使用的中学教材与过去相比,许多内容已删除掉了,但有的老师把已删除的内容又补充进来,超出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或之后才深入学习必修、选修的课程内容要求。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使更多学生“望而却步”,学习兴趣也为之锐减。在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抽象理论,补充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知识的广度反映了教材的外延和内涵。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主动性强,知识接受快,课堂效果好。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2.1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生活、自然情境,营造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突破唯点。教学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若以电脑模拟,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2.3模拟实验。对有毒害、危险物质出现的实验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仪器和药品消耗;也可以对实验仪器仿真和某些实验过程进行仿真,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仪器操作原理,尤其对综合实验的仿真,将学生由不可视的机械操作,带入主动介入的情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化学模拟实验室)等软件学习实验知识,自行设计实验,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可能。
  2.4内容整合。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化学实验的复习,用常规手段复习,教师很难把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而利用电脑模拟或录像,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3.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
  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因此,要制定出教学方案的“蓝图”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熟悉学生情况、充分备课、对演示实验有充分准备、加强学习和不断扩大知识面。
  4.强化记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试题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很大比例,这就需要记住大量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教师要经常注意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识记方法,并将多种方法密切配合、综合应用,最后达到最佳效果,这样,就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5.问题的设置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问题的难易程度是问题设计的关键因素。问题难度太大容易致使课堂“沉默寡言”,学生处于启而不发的状态;问题过于简单,容易导致课堂“唧唧喳喳”或“无人问津”,使学生处于“不思问题而热热闹闹”或“不愿思索而冷冷清清”的状态。
  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仅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最能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的事,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设计,使解答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
  比如在教学氯气后接着教学二氧化硫时我问:“氯气和二氧化硫有毒吗?他们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问题似乎过于简单,学生没怎么思考就回答了,根本吊不起学生的胃口。于是我换了个问法:“你们之前都学过哪些有毒气体?如何使其毒性消失?”这样问难度又过高,学生答不上来。最后跟几个老师商量了一下,认为这样问可能较好:“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有毒,若按一定体积比混合后,其毒性就会消失,原因是什么?”对于这种问法,只要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氯气的性质,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就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种问题既能巩固新知,又能联系旧知,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因而是有价值的。
  6.布置作业,按时批改
  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每周至少一次,并做到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并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让全体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总结与反馈。
  7.善于利用晚修
  充分利用晚自修的时间,在晚自修的时候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例如小测、在规定时间内做练习卷并做简单讲评。
其他文献
一、对教学模式内涵及其形式的理解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关于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总结出许多有用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推广,如上海育才中学提出的“读议讲练”教学方式、教育家魏书生提出的“自学六步法”教学模式,等等。仔细研究这些模式,依据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
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得到极大普及,电视更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沉迷电视会影响学习乃至影响健康,然而,要禁止学生看电视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理引导,“变坏事为好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的当下,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是极其关键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坚持做到创造好的情境,激发学生们进行合作;小组评优,创造好
新课程教学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水平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再通过将文章进行肢解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性开放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
自主性角色游戏是最自发和自主的游戏,它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我园也逐渐广泛开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
在平时英语阅读和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独立主格结构这一语言现象.独立主格结构使得句子简洁明了,但内容同样生动、丰富.下面在同学们对非谓语动词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
每当社保工资划入存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社保工资代发银行皆可以看到以下现象:一条条由手持存折的白发老人组成的长龙充斥各个网点,有时取款队伍甚至排出了储蓄所,地方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