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失落的银冠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本国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在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显赫席位上盘坐了40年之久的日本极不情愿地将“银冠”交到了中国手上。对于“中日逆转”的客观事实,不仅中日政府高层进行了及时的表态,而且全球媒体给予了铺天盖地的追踪报道。人们思考的是,日本经济为什么会失去往日的光环,而中国应该如何面对眼前的殊荣?
  
  40年风光不再
  
  自从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接下来的40多年日本都紧紧追赶在美国之后而无人超越。然而,这一历史最终还是由日本自己改写。据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比上季度减少了0.3%,折合年率下降1.1%,成为日本经济五个季度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因此,从名义GDP来看,日本2010年GDP为5.474万亿美元。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两相对比,日本当年的名义GDP比中国少0.405万亿美元。至此,中国全年GDP首次超越日本,日本GDP规模排名全球第三,结束了长达40多年的“第二”的地位。
  应当说,出现以上结果符合人们的预期。从理论上看,无论是按照汇率法,还是购买力平价法,中国GDP超越日本都是注定的;而从实践看,无论从国土面积来看,还是从人口数量来看,或者从许多自然资源储量来看,中国均远超日本,多数甚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中国超过日本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实际上,早在去年二季度,中国的名义GDP已经超过日本。资料显示,2010年二季度,日本GDP总值为1.28万亿美元,中国GDP为1.33万亿美元,而由于季度GDP值存在波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说法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因此,中日双方最新数据的再次对比无非是给一个既定事实的正式背书。
  对于日本失去“世界第二”的头衔,《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为标题进行了分析,虽然该报认为“新排名标志着作为全球增长引擎的中国和日本分别开始崛起和衰落”,但更深层次意义则表明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中、美、欧新经济格局或三极鼎立已取代过去的美、欧、日三极力量。
  
  失去的20年
  
  借助于自身改革和庞大外部市场需求的力量,中国经济在过去的20年实现了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且在金融危机之后迅速复苏。与中国相反,日本经济近20年近乎于停滞,平均增长未超1.5%,而且至今还看不到复苏的曙光。正是如此,外界形容日本经济并非只是“失去的10年”,而应当是“失去的20年”。
  日本经济长期增长停滞和缓慢与其贯彻的“外向型出口导向”模式直接相关。“二战”以后,日本一方面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上廉价燃料和原材料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和扩张,同时日本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争夺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从而使日本获得的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然而,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等大宗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日本经济的增长成本持续放大。不仅如此,日本国内人口的老龄化驱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企业在大量“走出去”的同时也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而随着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丧失,日本国内投资增速开始逐步放缓,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也日渐式微。
  《广场协议》以及由此引致的日元的快速大幅升值成为了日本经济由战后繁荣到衰退的一个转折点。应当承认,“出口导向”战略一度赋予了日本经济强大的外部增长力量。资料显示,1984年,日本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不仅拥有2800多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而且控制了超过3200多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业的资产,购买了美国近40%的国债,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25%。同时,日本出口的汽车、家电、半导体器件以及机床等产品风靡美国市场。然而,由于日本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美国于1985年策动当时德、法、英等国诱使日本签署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广场协议》。《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出现大幅升值,日本国内本已虚高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迅速被刺破,日本因此进入了“失去的十年”。
  为了能从“失去的十年”中挣脱出来,日本经济实施了包括重组银行业等一系列经济改革。然而,时运不佳,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袭击了尚未痊愈的日本经济,而正当日本通过自身修复看到了经济转机的曙光时,金融危机又不期而至。由于日本出口主要依赖欧美尤其是美国市场,在美国遭遇危机洗劫的背景下,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外需力量发生坍塌,时至今日未见好转。资料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日本出口比率下降了0.7%,而且是七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降。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出口的迷恋使日本政府忽略了国内需求力量的打造和培植。目前,日本仍然是亚洲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其储蓄率高达10%左右。因此,在外部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日本内需没有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日本经济只能长期忍受通缩的痛苦煎熬。
  
  中国当冷对
  
  从5年前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到4年前超过德国跃身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再到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在并不长的时光隧道里快速穿越大步前行,几代人“超日赶美”的梦想如今业已成为现实,中国国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由此也得到了彰显和确认。然而,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在许多方面,中国经济依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软肋,甚至当下GDP总量并不足以支持中国作为经济强国的事实。
  人均GDP:按照世界人均GDP8000美元来衡量,中国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GDP是3744美元,在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在124位;而日本排名第19位,人均GDP为39738美元,是中国的10.6倍。动态地看,按照2010年中国人均GDP4000美元计算,即便中国今后一直保持8%的增长速度,人均GDP要达到发达国家的高限标准——人均GDP1.2万美元以上,也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
  贫富差距: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0.28上升到目前的0.5以上,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与此相反,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已经将基尼系数降到了0.3以下,而且时下该数值仅为0.24。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中国目前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有1.5亿人达不到联合国一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
  城市化水平:日本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75%,城市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仅交通无缝衔接方面就领先中国二十年,同时城乡差距已基本消除。而中国城市化率仅46%,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差距还在扩大,其中收入差距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1扩大到了3.3:1。
  增长方式:最近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保持了6%到7%的高速增长。而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能源消费总量为463.9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4.2%,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177.0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5%,是日本能源消费总量的4.69倍。
  产业结构:中国的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于日本高端产业,即使是同一产品在产业链上的结构和地位与日本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日本以高级机电一体化工业为增长动力,而中国则以重化学、原材料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日本有东芝、丰田、索尼等处于全球产业链上游的跨国企业,而中国迄今还几乎没有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公司和品牌。
  社会保障:相对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居民幸福感不足。据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显示,在“全球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中国大陆位列125名,排在155个国家的倒数30名,而日本则高居第12位。对此,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在记者会上仍底气十足地表示:“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此话对于排名“全球第二”的中国显然是一个警示。
  最后要特别强调,摘取“全球第二”的桂冠,尽管对于中国是一份荣耀,但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一方面,中国对美顺差并与欧、美出口战略发生冲突,人民币汇率经常成贸易摩擦的引线,而西方从未停止对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与政府采购市场的要求,因此,作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汇率和市场开放度等敏感问题上所遭遇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领先者,中国不仅需要挑起对本国前途、公民福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重任,还应向全球展示中国具有重塑全球文明以及提供全新动力的能力。也正是如此,面对着“全球第二”的殊荣,中国不能沾沾自喜,而更应该韬光养晦,低调潜行。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融入了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并成为"世界工厂"。随着新兴数字生产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悄然来临,中国产业界正在努力成为技术浪潮的中坚。专家认为,要在未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往往非常深刻,读一本书也往往开始读的那部分印象最深,这些现象就是所谓初始效应初始效应对于建立人的信念非常重要,企业文化建设若
丈夫的舅舅是个生意人,开着一个小厂。他常常说一句话:等我赚够一百万,就歇了,商场如战场,太累了!可是,他赚够一百万后,不仅没有歇,反而准备扩大规模,大干一场。就在他风风火
<正> 一、引言: 1.1 一般认为,北京话的正常声调调值可以有七个:55、35、214、51、53、24、211,根据音位归纳条件可以归纳出四个声调音位:55、35、214(变体211、24),51(变体5
不论中国能否算作特例,反思改革得失,一个基本共识是,市场化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企业家精神无疑是市场化之源。
18年前,仅凭一部电话、两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吉运人开始了从零起步的创业生涯。18年后,一个集房地产、建筑安装、旅游服务、物资供销、物业管理、现代物流、生态农业等为一体
吉林石化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炼形成了具有吉化特色的"四种精神",即艰苦创业、爱厂如家的"麻袋毛精神",求实创新、攻坚克难的"矛盾乐精神",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背山精
目的探讨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低剂量顺铂节律化疗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