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拆迁中的法律经济学问题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由拆迁引起的社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些事件起因很多是因为被拆迁户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同时缺乏表达渠道。拆迁的合法合理性也受到了人们的怀疑,拆迁的目的应当如何,通过怎样的规划才能达到该目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法律经济学中提高社会整体福利的构想,本文旨在通过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订立拆迁的价值目标,分析拆迁中各方利益如何在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下中体现。最终给出解决思路,以使拆迁的最终社会价值目标能够实现,从而使社会整体福利有所提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拆迁;社会整体福利 征地拆迁是出于城市建设和公共利益的考虑,但是拆迁的过程和结果却也不可避免或多或少地损害了被拆迁户的利益。那么,是应该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被拆迁户的利益还是应该为了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而停止城市开发和公共建设呢?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益,是否可以用卡尔多-希克斯效益来更好的实现利益平衡,本文将论述在拆迁中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益。
  一、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相关概念
  所谓卡尔多—希克斯有效性标准(Kaldor-Hicks criterion)是在基于卡尔多和希克斯等人在其最初文献阐述后经过随后的讨论而逐渐形成的。卡尔多在其的《经济学的福利命题与效用的个人间的比较》(1939年9月)中提到,一种对有些人有利有些人有损的政策,是否改善了社会的福利,在于“纵使所有遭受这种政策损害的人都充分得到补偿,社会上其他人的境况依然要比以前好”。而希克斯随后在其《福利经济学的基础》(1939年12月)中继续加以说明“如果A的境况由于这种变革而变得这么好,因而他能够补偿B的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这种改组就是一种毫不含糊的改进”。与帕累托标准相比,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的适度条件更宽,它更多的是以社会总财富的最大化为标准。
  目前的我国合法的拆迁形式可以分为行政拆迁和商业拆迁。本文讨论的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研究下的拆迁是行政拆迁中的一部分,即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对一些地区进行拆迁,损害该地区原住居民权益的拆迁。
  政府进行拆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整体公共利益,但其拆迁行为同时也大大损害了原住居民的利益,政府在拆迁时是否认真评估过拆迁对于整个公共利益的影响是正数还是负数,是提高了社会整体利益还是降低了整体利益。我们应该如何判定拆迁所带来的收益是否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要求,是研究目前社会中拆迁是否合理的关键。
  二、拆迁中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分析
  (一)拆迁的目的价值分析
  在城市的建设中,土地资源的紧缺性日益彰显,而城市本身基础的薄弱就意味着很多城市面临着大量的城市道理桥梁的建设任务。这两方面的矛盾如果要解决的话只能在土地上面寻求协调的办法,因为在目前的环境形势下,没有哪个城市愿意轻易放弃城市的建设步伐,于是大量的拆迁就出现了,而且这些拆迁都是打着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旗号。也就是说,这些拆迁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城市建设,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升是可以惠及城市中的所有居民的,因而我们可以将这类的拆迁看做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拆迁”的目的不仅仅是“拆”,真正的目的则是拆除后的新建,“建”才是拆迁的价值目标。
  (二)拆迁中各方利益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分析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要求改进产生的收益大于因此而产生的损害,那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改进带来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达到其价值目标。也就是说拆迁完成后所带来的社会利益是否较拆迁之前所有提高,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所降低。笔者认为,只要拆迁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那拆迁工程就是失败的,因为即使和之前持平或有微小的提高也不能算成功,因为其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一个完整的拆迁工程结束后,会造成几个方面利益的变化。假设拆迁后的再建设规划是没有重大瑕疵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拆迁后的再建设看做是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提升。另一方面就是被拆迁户的利益变化,因为被拆迁户的利益也是当然包括在社会整体福利中的,被拆迁户的原有住处被拆除,其自身利益受到了损害,在进行迁移后是否能弥补其受到的损害是决定其利益提升与否的关键,也是判断社会整体福利是否受损的依据。
  首先应该确定拆除之后的再建设是否能够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显著提高。正如上文所提到,如果工程没有使社会整体福利出现显著提高,那么就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对于被拆迁户也是一种无谓的牺牲。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和一些交通改善工程需要进行一些征地拆迁,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样的拆迁工程在对这个城市的社会整体福利是有好处的,因为一方面使得奥运会这一国际盛会能顺利举行,是对整个城市实力和形象都有长远意义的,另一方面这些场馆和交通设施都可以长期利用,对于改善和推进城市的交通及综合发展都是可以长期体现的。因此,类似这样的拆迁工程就在提高社会整体福利这一方面符合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要求,才能接下来考虑如何保障被拆迁户利益的因素。如果一个拆迁连是否能提高社会整体福利都无法保证或确定的话,那么无论怎样保障被拆迁户利益都是浪费的。比如一些城市的工程,在进行了大量的拆迁工作后再建设起来的工程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或沦为摆设,甚至有些还成为了烂尾工程。这样的拆迁工程就根本无法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而只是一种缺乏权利制约下的劳民伤财。
  其次,要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保证被拆迁户的利益不能受到太大的损害,以至于抵消了社会整体福利提升的一部分,从而不能达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现实中一些拆迁纠纷矛盾造成了很多被拆迁户利益很容易受到侵害而无法得到保障和补偿,结果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因为被拆迁户的利益受损所造成的社会整体福利降低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降低,比如被迁入的地区房价不及原住地区、给予的补偿款不及原来房屋的价值等,还在于其造成的社会矛盾和被拆迁户的不满情绪。这种矛盾的积累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其爆发的时候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比如被拆迁户集体上访、示威、游行、堵塞交通道路、阻碍工程进行,近年来一些地方还发生了被拆迁户抗议强拆而伤人、自伤等刑事案件。政府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又不得不动用大量的社会管理资源,造成了社会资源再次的浪费。这样就大大抵消了拆迁后再建设所带来的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甚至会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降低。因此,拆迁中要考虑两方面的利益比较和平衡,要使拆迁后的社会整体利益有明显的提升,才能去牺牲一小部分的利益以达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
  三、拆迁中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改进办法
  (一)提高被拆迁户的物质与非物质补偿
  一方面是要给予被拆迁户住房的补偿,这是最基本的。因为拆迁本身就是损害了被拆迁户住房的权利,因此要在住房的补偿上首先做好。如果迁入地的交通环境等与之前被拆迁地相当则是最优的选择,如果在地点交通环境等因素上实在无法做到和之前迁出地的水平相当,那拆迁方就要考慮在住房面积上给予增大或其他金钱补偿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拆迁地加强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建设,以提高迁入地的生活水平,提升迁入地的福利利益。
  (二)将被拆迁户迁回原拆迁地
  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方法,就是将被拆迁户在安置期间给予生活上的保障,在对拆迁地改造完成后将这些拆迁户搬回,但是当迁回后,除了所居住的房屋和原来不一致外,这部分拆迁户就能和其他市民一样享受拆迁改造带来的福利。这样就使在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中牺牲的部分利益尽可能地小而同时又加大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提升,是一种现实中最优的选择方式。当然,由于现实操作中的种种原因,这种方案的实际采用较少,困难较大。
  (三)政府应该谨慎评估需要进行拆迁的新建项目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政策的决策者,在进行一些重大项目决策时应该科学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要从全局出发和以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发展城市建设蓝图。减少一些对于社会整体利益没有显著提高的项目和一些会对拆迁地区原住户造成恶劣影响的项目。另外就是在拆迁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以免引起更为复杂的社会民生问题和一些“后遗症”。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既然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拆迁工程,那么我们就要尽量在拆迁中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以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为目的,同时注意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以免因为这部分群体的利益无法得到适当的保护而影响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从而不能达到建设城市的目的,最终本末倒置,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高建伟,李海伟.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5).
  [2]贾继鹏,刘卫斌.政府在社会保障责任中的卡尔多——希克斯有效性标准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9(4).
其他文献
【摘要】抵抗权制度已经被一些国家的宪法和行政法所确认,我国法律中虽未明确提出抵抗权这一概念,但在理论界予以承认,并且在一些法律规范中得到体现。本文将对抵抗权及其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规范进行梳理,分析在行政强制行为中,抵抗权的行使空间。  【关键词】抵抗权;公定力;无效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法  一、抵抗权  (一)抵抗权的含义  关于抵抗权,一个比较早且比较明确的定义是:人
期刊
【摘要】合同当事人一方出现违约行为,但并非恶意违约,通过其他方式可以保证守约方合同目的实现的,可不支持守约方要求解约的诉请。  【关键词】约定解除权;非恶意违约;无条件适用  一、基本案情  原告诉称:原、被告签有《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原告将自有私房租于被告,租期从2011年9月20日至2017年9月19日止,同时约定被告应在2011年11月19日前支付上半年租金27万、2012年3月19日前支付
期刊
【摘要】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给国内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但其背后也隐藏着较大风险。为了解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与发展,本文对其面临的风险及法律制度做了剖析,从宏观和微观上两个角度研讨了其法律制度及风险防范问题。  【关键词】金融控股;主要风险;法律制度  根据我国相关金融报告的数据表明,中国金融业的增长确实总体上趋于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有不少金融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健全金融控股
期刊
【摘要】建国后我国死刑数量经历了“少多少”的变化过程,尽管有了一定限制,但相较于国际废止和限制死刑的趋势,仍显滞后。死刑的改革必将是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关键词】死刑;数量变化;改革;限制与废止  一、死刑数量变化与我国死刑政策现状  (一)建国后死刑数量的变化  死刑,是以国家或社会的名义有组织、有计划的剥夺社会成员的最基本、最重大的权利——生命权的极刑,是以国家或社会的名义施于个人的最残酷的
期刊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修改中,指令再审成为这其中的关键部分之一。重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虽然对指令再审的部分进行了较大力度的重整,但是结合我国指令再审程序目前的现状和特点来说,指令再审仍在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干扰司法实践和刑事审判,探讨指令再审的可待完善之处势在必行。  【关键词】指令再审;再审程序;原审  审判监督程序,世界上
期刊
【摘要】作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我国加入《公约》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主要从信息交换角度分析《公约》相关规定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然后做出选择,尽量发挥积极影响,同时也是对我国相关国内法上的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税收行政互助公约;情报交换;国内立法;可行性  一、《公约》的产生背景与最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各国投资者以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的方式在其居住国境外进行投资,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城市的高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可以说,寰球跨进入了“城市时代”。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大大促进论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一些损害文明建设的消极因素也随之而来,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也相应增多。当今城市犯罪数量增加,性质恶化,手段毒辣,损失巨大,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环境心理学理论对于犯罪成因研究及防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城市压力;超负荷理
期刊
【摘要】实践中,行政诉讼案件由于其特殊性导致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很多当事人无法得到实质的法律帮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事人的主张缺乏有效的证据支持。所以法律援助工作者需充分了解我国的行政诉讼的证据收集制度,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法律援助;行政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证据收集制度  行政诉讼作为一种复查性诉讼,是对另一种业已形成的法律关系进行合法性
期刊
【摘要】近年来,“网络反腐”在我国廉政体系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传统监督体系强有力的补充。但是“网络反腐”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从网络、网民、反腐机制三个角度探讨网络反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规范网络反腐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反腐;规范;对策  一、网络反腐的概念  十八大掀起了一阵强劲的反腐新风,拍“苍蝇”、打“老虎”,重拳
期刊
【摘要】中国加入WTO近十年,涉及WTO争端案件日益增多,对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认真分析中国在中美肉禽案中的表现,能很好地总结中国在WTO应诉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更好地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SPS协定;法律解释;举证责任  2002年以前中国的WTO争端多发生在反倾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基因产品的渗透,中国的WTO争端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变化,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