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引探”程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引导探究法的基本模式”,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引探’效率”,强调应从引探目标、引探内容、引探模式、引探手段等方面赋予引导探究法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关键词: 创新 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验、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引导探究法的基本模式
  
  引导探究法的基本模式是“引探准备—引探过程—引探总结—引探实践”。其主要特点是以思考题为主线,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讲后帮,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要使引导探究法的教学模式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教师就必须把握其实质,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化、创造性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注入生命力,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构建新知、获取发展。
  如“圆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在引探准备阶段,创设小动物骑不同形状车轮的自行车比赛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谁会获第一。教师把讲解与新知的有关准备题调整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做好获取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教师再问,你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哪些知识?学生提出:圆的画法、特征、名称等。思考题由教师设计、出示变为由学生提出,使学生“探”得更生动,“探”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教师将小组学习运用到“引探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钉、线绳、铅笔头等工具,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画圈,再互相介绍画法,讨论画圆时注意什么,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感知定点、定长,认知圆。可见,小组学习方式的运用为引探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使课堂教学的交流渠道更加多样化,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生气。整节课教师运用引探教学模式,而又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使学生和教师“活”起来,在教师的巧“引”下,学生操作实验、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掌握“探”的方法,提高“探”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引探”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释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引导探究法的研究之中,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水平,以增加课堂中的技术含量与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探索更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圆柱表面积”的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其模拟性强、新颖直观的优势,创设现实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个圆柱形的饮料包装盒,需要多大的金属材料?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柱学具分解成两个相等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测出圆柱的高及圆柱底面的周长或直径等数据,得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2π·(底面周长÷2π)2+底面周长×高,或2π·(底面直径÷2)2+π·直径·高,接下来面临的就是纷繁的计算。这种计算学生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因为弄错一位数、一个小数点而使前面的探索付诸东流。教学中使用计算器,利用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就能把学生从极其复杂的运算中解放出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探索性的活动中,思考“在实际操作中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材料”,突出“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这两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引探教学插上了翅膀,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
  总之,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应从引探目标、引探内容、引探模式、引探手段等方面赋予引导探究法以新的内涵和生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用好、用活、用实,以更好地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引导探究法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独特作用。
其他文献
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应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讲解,还应从数学逻辑思维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引入生活情景,增强应用意识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
美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形式,是国家开展对学生美育教育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但现阶段整个社会更重视跟考试相关的科目,认为美术教育不重要,在这样的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也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初中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逐渐得
摘要: 高中数学的构造法是根据数学的题设和结论的特殊性,构造出新的数学命题的形式,并借助于新命题来认识与解决数学特殊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本文作者就运用构造函数法解题培养学生的函数意识,构造方程法解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数学构造法解题的常见模式及作用来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构造法 培养 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的构造法是运用数学的基本思想,经过认真的观察、深入的思考,构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