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因此,他们认识的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运而生,网络是新生事物,教学是最基本的要素,在语文课堂中,只有两者科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低段语文教学 应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积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展示大量形象的教学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图片、影音资料和影视资料。常规的电教手段,只能按线性的方式组织各种媒体信息,教师难以控制,且交互性差。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教师容易控制,且交互性好,为多媒体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学科教学或个别化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一、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刺激感官,引起直接兴趣。
  一个人一旦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从而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努力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教师应合理采用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2.深入童心,引起间接兴趣。
  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拼音,对刚入学的儿童而且是很不容易学会的。生硬地学,死硬地记,孩子不愿意学。教师可根据儿童特点,针对教学当中难以掌握的鼻音、边音和平舌、翘舌的声母、韵母等制作拼音参考动画片,这样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再配上童声童气的朗读,孩子们会很快入迷,学习也会成为一件乐事。
  二、提高教学效果,突出重点
  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融文、图、声为一体,所见即所讲,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1.条理清晰,帮助梳理。
  条理清楚的目录结构和良好的交互性有助于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序,较好地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从而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的传统教法,并逐渐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
  三、增加教学容量,拓宽知识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多媒体技术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的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1.课前资料收集展示。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而且能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实现其他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或者根据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创设图画再现情境,使得抽象的画面通过多媒体转换成色彩斑斓,形象具体的图片展示在小朋友面前。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导致“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2.文本结合课外拓展。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深刻挖掘知识内涵,借助旧知与旧知的联系,旧知向新知的延伸来扩展知识,以迁移到未来所学的知识,可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扩展迁移,培养创造思维
  1.丰富感性经验。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要的一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许多在教改中取得经验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总是想方设法地撩拨学生追求思维目标的渴求心理,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利用多媒体教学所特有的动画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是学生创造思维的源泉。
  2.教会思考方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真正变知识为能力,进而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新型人才,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流。
  五、孕育情感,训练学生的美感体验
  对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这种体验的产生及其强度取决于育体刺激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这一刺激与主体先前情感定型的类同性,因为具体形象的或与主体情感定型类同的客体刺激不必经过表象的再造就可直接引起情绪体验。
  总之,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拓展空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现代教学技术为情感的激发与思维的开拓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它不仅可以使思维与情感的发展得到同步进行,而且可以使思维与情感活动图示化、简明化和流程化,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和谐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创设了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第1版:126-132.
  [2]Admin.识字教学是学生创新、拓展的沃土.2006-2-27.
  [3]论语·述而.古籍出版社.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这意味着学校必须加强对于高职学生的工作管理,而不能仅仅专注于对学生的知识培养.当今社会越发重视高职院校的全面教育,在高职院
宪法在我国法院裁判文书中的援用已有相关实践,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更是一种在法律适用中实施宪法的重要方式.法院仅在文书说理部分援用宪法,具有正当性、合法性
摘 要: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改变了原有的经验和教学习惯。面对新课程,语文教学将何去何从?特别是对于语文教师,新课程的实施无疑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新课程的效果如何关键看课堂教学的成效。为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作者从课堂的设计着手,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设计。实践证明,这种课堂设计一改传统的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规则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和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校学习需遵守的重要准则.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规则意识培养内容较为繁杂多样,在培养过程中容
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的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需要不断优化技术手段,改进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实现化学生产行业的有效转型.化学生产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化学工程技术,
智慧旅游的发展与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不谋而合.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即是智慧旅游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探讨智慧旅游助推乡村旅游信息化
基本养老保险是为电力企业职工退休提供保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电力企业职工申领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电力企业职工在申领基本养老保险时所
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开展组内公开课,一位教师上艾青的《北方》,我听后有一些想法。  《北方》是中国现代作家艾青的一部爱国作品,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一切,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当亲身接触到北方广大农村的现实,亲眼目睹了中国北方土地所发生的贫穷与饥饿、灾难与不幸时,诗人沉痛的情感难以抑制。诗中的“北方”,其实就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承担重负的北方土地和被压迫的北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编教材七至九年级的统计,阅读教学包括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类。课文所用的课时,约占初中语文教学总课时的五分之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问题最多,效率最低,浪费最大。对于阅读教学,许多教师感到越教越没有底,学生也越来越没有兴趣。我结合多年的教学谈谈中学语文。  一、激情朗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感情投入,精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探究和深入实践,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新课标所指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