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课堂就难以控制,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下面谈谈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历史学科具有叙事性特点,要求教师叙事要条理清晰,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为此教师要注意个人的积累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个人的业务学习,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要落实好“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判定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目标的确立、实施及达成度。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的依据,所以教师要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我们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而获得发展的主体,为此课堂教学要由关注老师转变为关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起来,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亲身体验、主动探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做好学情调查与分析
  课前要关注学生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只有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通过分析,制订出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学中采用更合理的手段和方法。
  (二) 关于教学设计
  设计过程要遵循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设计。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活动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全身活动,心灵体验”即观察、思维、迁移均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避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热热闹闹一场空。要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得会,保证落实设计内容的质量。
  (三)关于问题的设计
  提问、讨论是教学中常用的方式,高水平的导向性信息对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我们让学生讨论,学生答不到点子上,也没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学生没有知识背景,不知道说什么,也讨论不出结果。所以老师提问的问题要有效,要建立在知识背景下,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和材料,学生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探究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和思考价值。一些时间、人物、简单的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没有必要合作探究?。有关原因、结论、启示等深层次的认识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还要重视提示技巧,较难的问题要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如分析背景时可以提示学生从内因、外因或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方面分析。归纳意义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考虑。这样可以使问题简单化,得出结论更正确全面。有效课堂最基本的是要简单,教学目的、方法不要太多。要明确,语言要精确,史实要具体,不能含糊不清。要坦率,对教学目标要有真诚的看法。
  (四)要做到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是教学发展创新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自由,调动学生思维,构建出教学创新的智能结构。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在反馈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结果通过研究、讨论、交流,使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对成败得失进行的思考判断,我们要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寻找解决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趋于优化,从而达到最佳。
  总之,有效教学就是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效地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效教学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获得对历史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形成新的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历史。
其他文献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一个单位,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有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营目标都要靠职工来完成.班组建设工作关系到职工个人安全、
21世纪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纪。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世纪里,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和迫切任务了。下面我就数学科的创新教育谈谈几点看法。  一、以情促学,营造创新学习的愉悦氛围  吉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也就是说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课堂上要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和善于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地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是要发挥主体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
【摘 要】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关键词】教学 反思  近几年来,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题目的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针对此种情况,我和各位老师们采取了一些相对有效的措施。如:加强集体教研,加强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和单元反思等)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有绝对优势,其发展刚跨入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心智操作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学习中要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就离不开生活实例的运用。那么,如何用生活实例教学低年级数学呢?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实例和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即讲究实例与知识相对应,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有所发现和受到启发。现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 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同步成长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
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是目前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以丽江师专外语系为例,阐述如何培养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旨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教育理念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要加强教育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谈一谈我在教学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探索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型课堂教学模式  人的认识活动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慢性股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09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创伤性股骨骨髓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
【摘 要】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 在当前形势下, 易受到各种思想文化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冲击, 针对这一群体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上所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加强与创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党组织的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党建工作 改革创新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要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