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教学的和美之境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至今已10多年了,有喜有忧,苦乐相伴。令人高兴的是,伴随着“课改”的推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形成了许多有影响的教学风格,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众多的教学风格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虽然出现较晚,但却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格外关注。2011年11月29日,“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在山东日照成功举办。《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主任王冬精先生对盛新凤老师进行了一次访谈。
  王冬精:盛老师,您的“和美语文”教学研究历时10余年,在小学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能不能谈一谈您提出这一教学主张的一些想法?
  盛新凤:好的。我认为任何教学主张的提出,都有它的背景,“和美语文”也不例外。前几年,我发现小学语文教学及其研究一直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操纵,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一直在做钟摆运动。极化现象的产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迂回徘徊、停滞不前,也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益不高的直接原因。这种两极对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尤为突出。近几年,我读了一些书,了解了如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古代建筑学、中医理论以及圆美理论等内容,接受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然后才发现我们只有用一种“和”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事物因“和”而美,语文教学也是因“和”而美。克服极化现象,构建“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课堂境界应是我们的终极追求。
  其实,“和美语文”的研究经历了“诗意语文”“两极之美”“和美语文”三段历程。2000年,我们启动了“追寻小学语文诗意课堂境界”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的诗意课堂,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语文教学不光要追求阳春白雪的诗意之美,还要有下里巴人的实用之美,即要有两极之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又启动了新的研究“追寻语文课堂的两极之美”。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展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境界追求又向前迈了一步。2006年,我们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后,发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两极融通后的和美之境。2006年,我参加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培训班,“和美语文”第一次以课题形式进行申报。2007年,“和美语文”申报了浙江省规划课题,进行第二轮研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研究经历,推进了我的思考,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轨迹。
  王冬精: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回顾近百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史,我们确实因为极化思维的作怪而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是回头路。我认为“和美语文”的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吗?
  盛新凤:“和”这个字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就是“和”。“和”最早出于春秋史伯的“和同论”,其中提出的“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正是所谓的“和而不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通。所以,“和美语文”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理念体系。“和美语文”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是融通之一。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以适合各个层次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美感,有可鉴赏性,又有实用性、适切性。“和美语文”显隐结合的学习观是融通之二。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忽视了学生的内隐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和美语文”主客相生的师生观是融通之三。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 “和美语文”的言意相谐的性质观是融通之四。“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的境界。
  王冬精:任何一种教学理念和主张,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美语文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操作策略?
  盛新凤:和美语文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建构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程序。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张遵循“寻点—拉线—丰枝—画圆”的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先找到一个教学支点,再拉出一条教学主线,线要注意延伸性、流畅性,还要在主线的牵引下,上挂下联,通过对主体语言的聚焦和发酵,加上文本中背景语言的渲染烘托,使课堂的主线变得丰厚饱满。最后“画圆”,画同心圆、开放圆,使课呈现圆融之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内外融通、读写融通、讲练融通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融通点,把课内和课外、阅读和写作、讲授和训练巧妙融通起来,使两极要素不断转换、相互交织、促进。
  王冬精:盛老师,您提炼的这个设计流程我看可以用“点线圆和”来概括。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不同,你们又是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的呢?
  盛新凤: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如何透过人物外貌探究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视野中“表里融通”,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往往情、理蕴含在事中,文章通过对事的描绘,说理表情,读者通过对事的解读,悟理悟情。此类文章的教学抓手在哪?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和美语文”主张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导读状物类文章,透过文本语言文字,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把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形神融通。要读中悟形,形中悟神。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抓住融通点—— 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这几年,我带着我的研究团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自己也对每类文体的课文都开发了公开课,如《番茄太阳》《燕子专列》《青海高原一株柳》《趵突泉》《文成公主入藏》《如梦令》《三个忠告》《最想做的事》《半截蜡烛》等,这些课例在全国各地公开示范教学,反响比较大,应该说是能很好地诠释“和美语文”的内涵。
  王冬精:盛老师,这次在山东日照举办的“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很成功,可以说为您的“和美语文”研究进行了一个小结。您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大会的概况吗?
  盛新凤:好的,2011年11月29日,在山东日照举行了“和美语文”专题研讨会。会上,我作了专场报告和教学展示,我工作室的六名学员也用自己的课例对和美语文作了诠释。德高望重的高林生先生亲临现场做了生动的评课、讲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李卫东老师做了精彩的展示,济南师范的林志芳老师做学术主持,可以说是我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奏响了一曲和美的乐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向大家展示的就是我们的“和而不同”,这也是“和美语文”的内蕴之一。这当中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小语界的泰斗——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因病不能到会,写来了3000多字的长信,向大会表示祝贺,高度评价了和美语文的研究成果。他在信中说:“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和美语文’应运而生,决非偶然。浙江湖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光山色给予这原本秀丽的江南城市平添了恬静、闲适、淡定的雅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中的盛新凤,铸就了她温婉而又执着的性格。在近20年的教学、教研实践中,盛新凤老师细心揣摩,反复琢磨,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和美语文’终于破茧而出,并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他还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青年教师要注意“‘和美语文’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始终是流动的、变化的,甚至是飞舞的、曼妙的,这就给老师们留下了创新变通的空间,在共性中显示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持彩练当空舞。”
  这些前辈的爱护与鼓励,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研究会一直走在路上。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想在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等领域都进行“和美语文”教学的细化研究,和美语文的理想境界是四个字“美、韵、感、品”,即课堂 “美不胜收、韵味无穷、有感而发、品位高雅”。可以说,“和美语文”是一种值得我终身为之追寻的理想的教育教学境界,是无止境的。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激动人心的受奖演说:“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之前,我们定能进入那座壮丽的城池……”我想,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不断地研究探寻,也一定能够进入魅力无穷的语文教学的和美之境。
其他文献
中站区是河南省焦作市5城区中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规模小区”:中小学不足20所,学生1.3万多人。而在2012年全市教育质量监测中,该区成为城区教育质量的领跑者,是焦作市名副其实的“教育质量大区”。“四化”教育均衡模式,就是该区“教育规模小区”通向“教育质量大区”的路径。  教育投入集约化。在办学条件改善上,中站区的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针对不同的热点难点问题逐项突破,集中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发挥
期刊
近期,省教科所编辑室主任肖第郁在抚州市实验学校体艺馆举办讲座,向800位学生家长传授家庭教育宝典。  在讲座中,肖第郁指出,教育的三大支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他强调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家长“再忙也要关注孩子的教育”,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肖第郁从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传授家庭教育知识。首先,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充满信心。要降低对孩子的过高
期刊
万年县采取规划引领、加大投入、强化监管等措施,促进全县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县城乡有幼儿园91所,村完小附设学前班(园)127个,较好地满足了学前儿童入园上学需求。  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该县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兴办幼儿园。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教育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县、乡两级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先后编制了《万年县学前教育三
期刊
近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0所高校的21名江西学子举办的夏令营在瑞金二中开营,瑞金二中高一年级3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C9+1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0所高校的江西学子组成的大
期刊
近几年来,湖北省潜江市为提高师训工作的实效性,创建了“三三模式”,在探索教师培训形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三个统筹”接地气。一是统筹教师培训经费,按公用经费的3%实现全市统筹,专款专用。培训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年初直接划拨到继教中心。中小学教师参加市继教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教材、吃住、文具全部由继教中心免费提供。二是统筹教师培训计划。从2010年开始,由市继教中心对全市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实
期刊
“我方的观点是,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  “我方的观点是,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直观感受画面,领悟诗的意境。”  “无论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想象画面,还是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直观感受画面,领悟诗的意境,关键是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关注文本、关注生本,因生而异,因诗而异,进行方法、策略的选择与实施。”  ……  这是一场辩论?不是,这是一场“课例展示+现场辩
期刊
1.于漪论教学中的“激情”  “激情是教师不可少的素质,一个不喜怒于色的教师是有缺陷的教师。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个特殊的群体——活泼可爱感情丰富又特别敏感的青少年学生,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激情。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美好心灵。”  2.赵朴初《金缕曲·敬献人民教师》  “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伍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
期刊
2012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确实,从“课改”到“改课”,生态文明建设也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语文课堂的生态文明,更对当下严重存在的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讲述分析过度、学习实践活动不足和学生生命活力消解等沉疴顽疾,提
期刊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 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和美语文”在古诗教学中精彩演绎,细品之,拓展了“和美语文”以下的实践操作范畴。  一、传递经典古诗“常读常新”之和美  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写道:“在8岁的时候我绞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的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岁的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我开始思
期刊
【教学片段】  阅读小学四年级教科书中《我是妈妈的小尾巴》和《我是妈妈的小参谋》两篇范文,领悟写法。  1.母子之间的关系是很美妙的。从你们的照片中,从你们刚才的回忆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母女爱。我们材料后面有两篇范文,拿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交流。  例文一:“我是妈妈的小尾巴”  师: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母子俩很亲密。  师:能说说你从文章哪儿感受到的吗?(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