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的三个着眼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教材大单元教学与传统的单篇精读精讲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这给一线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惑.笔者以为,如果同仁们能多着眼于“整合”“支架”“语言”三点来思考,将会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下面,我以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为应对当前蓬勃发展的红色旅游市场对高素质专项旅游服务人员的需求,本研究基于“中国梦”语境,依托本土红色旅游资源,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以“本地红色旅游志愿导游”真实项目为主线,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例,挖掘思政资源,提炼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模块训练.通过项目驱动重构了“红色旅游地接服务”课程内容,以有效强化地接职业技能,服务本土红色旅游经济.
统编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回忆性散文,其特质就是存在双重的“我之情”,这两者的情感落差越大,所造成的情感张力就越大.阅读回忆性散文应依体而定,其阅读路径具体如下:一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双重的“我之情”;二是从矛盾入手,理解其所造成的情感落差;三是联系作者当下的处境,探究其写作目的.
熊芳芳老师的《认识一个真实的刘兰芝》(《求学》2018年第19期)从出生的黄金时代、非富即贵的家世、自由蓬勃的生命、精神殉美的赴死四个方面谈了对刘兰芝的家世、个性与命运的看法,很有见地但也不是无可质疑.笔者不揣浅陋,写出自己的几点疑惑与熊老师商榷.rn一、家世:平常还是显赫rn关于刘兰芝的家世,熊老师认为“非富即贵”,刘父是“高官”或者“富商”,理由是她受过系统的教育,她的嫁妆颇多,衣饰华贵,被休后还受到县令和太守的追捧.
期刊
根据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新课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一部(篇)作品内容的琢磨,主题上的挖掘,形式上的分析,需从方法论出发,以其辩证思维,指导阅读中的一般方法和途径探讨.
《陋室铭》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透彻、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让学生汲取这篇文章中特有的文学素养、文化素养.找寻有效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聚焦关键词句等核心点,可以更好地将其“定篇”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而达到守正创新、破难明意的目的.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教读课文由课前预习、课文文本(包括文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三段式”组成.自读课文在体例上与教读课文不同,没有预习和课后习题,以旁批和阅读提示辅助.这种编写体例指向自读课的课型:不设置明确而具体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习题,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二次开发教材的空间,而不只是根据教材设定好的路径去精讲;但设置旁批和阅读提示,是为了提供一些“抓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更有方向,让教师利用这些“牛鼻子”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期刊
借助文本内在逻辑关联,设计通读感知祥子的“北漂之路”,回读梳理祥子的“命运之绳”和细读思辨祥子的“堕落之因”三个读写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祥子命运中遇到的关键人物和事件,从社会和个人、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理性探寻其走向堕落的多重原因,看到“硬币的两面”,建构全面的认知结构.
“2017年版课标”提出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语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是根,思维是魂,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通过语言建构和运用,获得思维发展与提升.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在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聚焦于语言、文本、思维这三个层次来有序展开:通过“思维”活动,积累和理解“语言”,从而进入“文本”的解码和评价.
期刊
文章在分析书信作品集阅读教学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建议教师把握书信的实用价值,聚焦书信的思想价值,采取“踩点阅读知选择”“浏览全书明架构”“深度阅读促理解”“比较阅读助迁移”等策略实施教学.
有人读诗,不读人,或者说很少读人,这样就丢掉了诗歌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东西——人的情感和品格.人生原本是首诗,故当以“读诗当读人”为核心,引导学生从诗篇中探究诗人鲜活的生命和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