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特质 生命表达——《登高》与《声声慢》比较鉴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ty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读诗,不读人,或者说很少读人,这样就丢掉了诗歌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东西——人的情感和品格.人生原本是首诗,故当以“读诗当读人”为核心,引导学生从诗篇中探究诗人鲜活的生命和风骨.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回忆性散文,其特质就是存在双重的“我之情”,这两者的情感落差越大,所造成的情感张力就越大.阅读回忆性散文应依体而定,其阅读路径具体如下:一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双重的“我之情”;二是从矛盾入手,理解其所造成的情感落差;三是联系作者当下的处境,探究其写作目的.
《陋室铭》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透彻、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让学生汲取这篇文章中特有的文学素养、文化素养.找寻有效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聚焦关键词句等核心点,可以更好地将其“定篇”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而达到守正创新、破难明意的目的.
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教读课文由课前预习、课文文本(包括文下注释)和课后练习“三段式”组成.自读课文在体例上与教读课文不同,没有预习和课后习题,以旁批和阅读提示辅助.这种编写体例指向自读课的课型:不设置明确而具体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习题,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二次开发教材的空间,而不只是根据教材设定好的路径去精讲;但设置旁批和阅读提示,是为了提供一些“抓手”,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更有方向,让教师利用这些“牛鼻子”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期刊
借助文本内在逻辑关联,设计通读感知祥子的“北漂之路”,回读梳理祥子的“命运之绳”和细读思辨祥子的“堕落之因”三个读写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抓住祥子命运中遇到的关键人物和事件,从社会和个人、外因与内因两个角度理性探寻其走向堕落的多重原因,看到“硬币的两面”,建构全面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