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霞:红心永不变色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红霞

  作为退役军人、省三八红旗手,江苏省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龙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吴红霞在社区工作中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不畏难,就没有难干的事


  1996 年入伍,1999 年入党,2002 年退役,六年的军旅生活让吴红霞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不服输的性格。
  “以一个学生的姿态去学习,以一个新兵的姿态去工作”。2002年,吴红霞刚从部队退役踏上计生岗位时,她发扬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迎难而上的勇气,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掌握了业务办理流程和相关政策法规。
  2016年,因工作需要,组织上将吴红霞调任信访条线担任负责人。都说信访工作不好干,但她从不退缩。在吴红霞看来,工作在于人做。到任后,作为条线负责人的她并未站在幕后,而是把自己看作信访条线新兵,白天与老同志一起接访,晚上独自在办公室学习业务知识到深夜。
  社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反映自家在拆迁时被少算了面积,要求政府再次补偿。经调查核实,发现老人反映的问题与现实出入很大,但多次答复老人后,老人仍要继续上访,并要求街道违规解决其诉求。吴红霞与条线人员耐心走访、约谈老人家庭成员及原来的邻居,找出问题关键点,多次沟通后,信访事件得以解决。在得知老人家庭生活困难时,她主动帮信访人与相关部门对接,帮其缓解部分困难,感动不已的老人拉着吴红霞的手,泣不成声。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摸爬滚打,吴红霞和同事们攻坚克难,化解了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和矛盾,街道信访工作打了翻身仗,信访条线也被评为先进集体。

头发可以变白,红心永不变色


  由于表现出色,成绩突出,2019年,吴红霞被街道任命为龙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龙园社区共有自排疫区回盐人员 7 户 8 人,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做好防控工作,确保人员不失控,不出现或增加疑似、确诊病例,成了吴红霞心中最重要的事。为了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牵头成立了龙园社区抗击新冠状肺炎疫情工作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红色帮办队”,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战斗第一线高高飘扬。
  “爷爷奶奶快回家吧。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非常严重,老年人更易感染,没事在家里不要出来了,出来一定要戴好口罩!”“老严,外来的人员和车辆一个都不许进社区,居民进社区必须测量体温,有异常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大家不要聚在一起,赶紧回家吧。少串门、多开窗、戴口罩、勤洗手,不走亲访友,不打牌聚会,做好个人防护。”自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吴红霞忙得像团团转的陀螺,统筹社区物业、警务室、卫生服务站和志愿者的力量,义务宣传防疫知识,参与居家观察对象管控、心理疏导、生活用品采购,参加小区出入口值勤,免费帮学生打印作业……在社区随处可见她的身影,大老远就能听见她和社区居民的对话。因长时间用嗓且没时间喝水,她的声音已经沙哑……
  社区里,居家观察的老宋因无法自由活动,心中郁结。吴红霞知晓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赶到老宋家,倾听他的苦恼,与其促膝谈心,做心理疏导,稳定他的情绪。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吴红霞坚持做到隔离但不隔绝关怀,每天到居家观察对象家中与他们聊天谈心,疏解他们内心的压力;询问他们需要哪些生活用品,并采购好送到他们手中。
  有居民看到吴红霞,打招呼说:“书记,现在疫情这么厉害,你就不害怕吗?”吴红霞笑着回答:“怕呀,但这是我的责任,再说如果大家都做好防护,整个社区安全了,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之重重压力,1978 年出生的吴红霞头上已生出成片白发。有人对她说:“书记,你年纪不大,却一头的白发,有损形象,去染染吧。”她笑笑,毫不在意地说:“头发虽然白了,但一颗红心是不会变的。”
  看似说笑的回答,实际上充满了责任和力量,展现了她作为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三八红旗手的使命和担当。

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


  社区工作繁琐又复杂,龙园社区共有70幢居民楼、1219户居民,来自七个自然村的6000余名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为了社区的和谐,在盐南高新区妇联的指导下,吴红霞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妇联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优势互补,协调化解家事纠纷,并牵头成立了以女性社工、妇联执委、老党员、女网格员、退休村干部为主要成员,旨在解决妇女群众关心的、社会关注的热点事、难点事、民生事的“龙园社区家事调解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以“左邻右舍矛盾调处协会”为依托,与区、街道、社区三级妇联以及伍佑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家事纠纷四元化解,构建起“专业调解队伍+家事调解工作室+社会力量融合参与”的柔性家事调解模式,形成分层递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
  针对家事调解工作的实际需求,吴红霞以民法典“夜门诊”、女性维权大讲堂、健康教育“她”课堂等为载体,邀请社区律师、全科医生、文艺健身骨干为大家授课,打造出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家事调解队伍。她说:“‘温情调解、爱洒千家’是我们工作室的服务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孤残儿童就餐问题、离婚财产分割纠纷、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等都是工作室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工作室成员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办公,微信议事、“云端”交流,促膝长谈、一事一议,帮助妇女儿童排解心中郁闷,鼓励振作精神,勇敢面对家庭的突发状况,成功化解了一次次的婚姻危機和家庭难题。
  “问”出群众心里话、“帮”到群众心坎上、“办”好群众身边事。三年多来,龙园社区家事调解工作室累计化解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300余起,为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定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
  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在吴红霞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20年7月,龙园社区获评盐城市首批“标准化家事调解工作室”和盐城市“优秀妇女议事会”。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1900年,陆礼华出生在一个相对开明的家庭。父亲念过书,还参加过当地的军官选拔,是小镇上唯一订阅《申报》的人。母亲对女儿疼爱有加。母女俩唯一的争执在于女孩要不要裹脚。立志要像男孩那般摸爬滚打的陆礼华曾三次剪断裹脚布,甚至带领身边的玩伴一起拒绝裹脚。  仿效花木兰那样的女英雄,6岁的陆礼华着男装上学,从饱读四书五经到自主读报,视野和思想进一步开阔。时隔三年,她离开学校在父亲的杂货店当学徒,很快学会辨
期刊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妇女微家”是针对一定范围内的妇女开展微活动、提供微服务、满足微需求的微阵地,是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具体工作举措,是妇联组织下沉到最基层、扎根妇女群众的有力阵地和载体,是“妇女之家”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妇女思想政治引领是为党争取妇女人心、汇聚妇女力量的一项要求很高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到妇女群众心里?需要打通联系妇女群众“最后一米”的“婦女微
期刊
周维芬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文蕙妇女微家在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幼儿园、艺术工作室,利用“红色资源”,通过艺术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带领广大妇女参与到文艺演出中,让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在传承红色文化、做好思想引领的背后,离不开洛阳镇东方红幼儿园园长、微家负责人周维芬的努力。不一样的幼儿园园长  周维芬从幼师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镇一所幼儿园工作。工作中,周维芬接触过很多孩子,也见识过不同的家
期刊
陆身群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从太祖父起,我们家族一共走出了四十六位党员,有二十二人当过兵。”每每谈到此,陆身群的语气里总是溢满骄傲。年过七旬的陆身群,是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甜港村勤根院“老小孩”姐妹微家的女主人。每周四,勤根院里总是回荡着嘹亮的歌声,那是陆身群正带“老小孩”志愿者和身边的妇女姐妹学党史、唱红歌。祖父和父亲的家风  “‘勤根院’这个名字取自我的祖父陆永璧和父亲陆修根。”陆身群解释道,“
期刊
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述长征历史故事  江阴市新桥镇郁桥村龙庄生态园三面环林、一面傍水,常年对外开放。2017年3月,郁桥村党支部在生态园设立了“红船”党员中心户,定期开展各类党群活动。2019年,为了拓宽服务前沿、提升服务温度,在新桥镇妇联的指导下,郁桥村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在生态园内设立了“红船”妇女微家。妇女微家与党员中心户联建  根据江苏省妇联关于妇女微家项目建设的要求,新桥镇妇联结合实际,稳步
期刊
吴明珠  今年9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她已认不出人了,但那些有关种瓜的记忆还在,在她的大脑中顽强地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她曾经说过:“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到艰苦的地方去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看过讲述苏联植物育种家米丘林的电影《米丘林》后,她便迷上了园艺。1953年,23岁的她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西
期刊
巩立姣  随着东京奥运会上的强势一掷,巩立姣终于圆梦,也终于把自己的世界冠军拼图凑齐。32岁的巩立姣,以20.58米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铅球项目冠军。巩立姣实现了梦想,也为中国田径赢下东京奥运第一金,更是中国女子铅球首枚奥运金牌。从小热爱铅球  巩立姣出生于1989年,对于依靠力量与爆发的铅球项目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老将。铅球不是中国运动员的强项,又是个冷门项目,作为铅球项目的领军
期刊
金海燕(左一)讲解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悲壮,凝聚着一个民族和平的愿望,静静地矗立。这里是金海燕每天工作的地方,作为纪念馆教育服务部的负责人,她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城市之殇,讲述那段惨痛历史,传递爱与和平的力量。了解历史才能做更多的事  出生于1983年的金海燕是个东北姑娘,性格爽朗、勇敢而坚毅。因为爱情,她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京。  金海燕与纪念馆的缘分,源于报纸上的一
期刊
严三媛  2021年8月25日清晨,在无锡市新吴区的无锡好轻松盲人推拿按摩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三媛起了个大早,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严三媛视力残疾一级,眼睛看不见任何东西,但在她的心中依旧有浓浓的暖意和无限的光明。二十一年的创业历程,她带领许多盲人走出了黑暗的人生。艰苦创业,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19岁那年,严三媛因患继发性青光眼不幸失明,原本平静美好的生活被打破,突如其来的黑暗让她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期刊
张一卿  “我是个年轻人,我很穷,我还有个老实现不了的梦。但我特别有劲儿,特别勇敢,我还特别想活。我想去西藏,我想看墓碑,我还想站在雪山脚下哭。”  这条在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播放量超过三百万的视频,来自“185同学”。“185同学”本名张一卿,曾经是一名执着于艺考的女生,第三次艺考失败后,她陷入了情绪的泥潭,但凭着对生命的热爱独辟蹊径,成长为一名“追逐滚烫人生”的视频分享者,并以不同寻常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