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及油气开发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的石油及油气资源丰富,经过近几年的石油及油气的勘探开发,盆地的油气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鄂尔多斯盆地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工程,长庆油田和延长石油油气作为盆地内的两大主要油气生产企业,石油及油气的产量曾创历史新高,一度使鄂尔多斯盆地成为我国第二大油气生产盆地及第一大天然气产区。这对于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提高我国的油气产量,以及缓解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和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石油分布特征 低渗透油田 开发技术
   1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及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是一个整体升降、拗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多旋回叠合的含油克拉通盆地, 地跨陕、甘、宁、晋、内蒙五省(区),面积达32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明显不同于我国东、西部地区,有着独特的石油及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生界以海相和海陆交互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广且稳定;
  (2)古生界和中生界分别以生气和生油为主,且生成高峰时期趋于一致;
  (3)盆地主体部分地形结构平缓,构造简单且少断裂现象,油气以短距离运移为主,而油藏以自生自储岩性—地层圈闭为主。
   2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及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石油及油气资源相当丰富,随着长期大量的石油及油气的勘探开发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下气上油”、含油气层较多且含油气范围大的特点,这对增加我国的石油气产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盆地的地形和地质特点决定了盆地的石油及油气具有如下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
  (1)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育了以下3套烃源岩: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上古生界石岩—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中生界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具有很大的石油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
  (2)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主要分布在中生界,发育三叠系、侏罗系两套含油层系,盆地的中南部为已开发的油田分布地点,原油一般属于典型的“油型油”,主要生油层是三叠系延长组,为成熟-高成熟生油岩,油藏是以岩性油藏为主的。
  另外,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的地质演化奠定了该地区的油气藏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其中三角洲体系中砂体发育相带与低幅鼻翼配合形成了富集油气藏,油气分布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征,不同地區的石油及油气开发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选择不同的突破方向,从而提高开发效益。
  (3)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古生界,其中奥陶系属于浅海台地碳酸盐沉积岩系,石炭二叠纪是滨海平原碎屑岩和煤屑沉积体系,盆地的天然气藏分为上下两套含气层系:上古生界的天然气属煤成气,气源为上古生界煤系;下古生界的气源具有“油型”和“煤型”的混源成因特点,主要源岩是石炭系气源岩,而混合型生烃母质的石炭系灰岩可能是气藏中油型气的主要提供者。上古生界的生气中心于下古生界的生气中心在盆地中具有一定的叠合点,叠合面积达到了7500平方千米。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油气开发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缘是我国东部和西部的构造界限,虽然属于边缘地带,但是地形构造及地层分布较全,并且受到不同的构造体系控制,南北沉积各异,构造特征差异很明显。另外,盆地西缘长期受这种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对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成为油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改造了油气运移及储积空间,发育了多种圈闭型油藏。因此,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这种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对于石油及油气的开发意义重大。
   4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油田,经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和多个高效开发管理模式,使油气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下面以长庆油田为例介绍油气开发中的几个认识和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技术问题。
  4.1 盆地石油及油气开发中的几个主要认识
  (1)“五条大剖面”:是长庆油田为了整体认识鄂尔多斯盆地而部署,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对于后期盆地的油气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三个重新认识”:即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自己,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了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丰富的油田资源,而且大部分的低渗透油田具备开采条件。
  (3)集约化二元攻关:即利用系统工程理论,技术攻关与管理创新完美结合,集中人力、物力、投资、组织等要素,以实现油气田的低成本、成规模的有效开发模式。将管理引入到技术中,通过管理上的创新以达到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并且尊重了低渗透油田的客观规律,在技术上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和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田开发中的技术难题。
  (4)开发经济界限论:是指油气田的开发阶段的资金投入是建立在油气田投产后所得的最大的投资回报、投资利润基础上的,投入产出合算即实施开发,不合算则暂不考虑,这有利于保持油气田开发中的经济效益的稳定性。
  4.2 鄂尔多斯盆地在长期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适合低渗透油田特点的低成本的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其中主要的技术有
  (1)地震技术,包括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和高精度二维数字地震技术,提高了地震预测含气层的准确度。
  (2)早期油藏描述,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试、测井等多种资料,对油气藏的特征进行描述,建立油气藏地质模型,为早期开发做准备,合理有效地促进了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
  (3)丛式钻井技术,是指在同一个井场内钻出若干口油水井,各井井口相距数米、井底伸向不同方位的钻井技术,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具有大大减少征借地的费用,降低工程量,节约成本等优势。
  另外,还有压裂改造技术、超前注水技术、井下节流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及油气开发中的研究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石油及油气开发的进度和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率。
   5 总结
  随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鄂尔多斯盆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及油气生产基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现状,以顺应我国开发更多优质石油资源的形势发展需要。虽然鄂尔多斯盆地近年来在石油及油气的开发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盆地特有的隐蔽性油藏的勘探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有大量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加大研究力度,更深层次地研究油气运移方向及聚集规律,进一步突破新的勘探开发领域,为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及油气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中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的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
  [2] 豆丁网中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逻辑性以及应用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本研究就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应用  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抽象,难度也较大,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如我国现阶段的指明灯,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
摘 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于中学图书管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使图书管理更加方便有序、范围更广,就必须提高中学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图书馆自身变革和数字时代的要求,但当今的中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有很大的问题,下面就对中学图书管理员队伍的现状今晚分析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方案。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素质提高;提高措施;中学图书馆
数据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与说明生物学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中学生分析统计数据资料、应对统计图类试题的能力也是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内容
在如今时代的高校素质教育中,体育素质教育如今已经变成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在如今我们关注的国民素质中,体育素质也俨然成了必不可少的话题,所以关于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
通常,我们把从政府纳税角度制定的会计制度称为税务会计制度,把从出资人抑或投资大众角度制定的会计制度称为财务会计制度,而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制度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要】 泥浆侵入下的电阻率校正关系到饱和度的解释精度。文章通过分析盐水泥浆侵入对双侧向电阻率值的影响,利用双侧向电极系校 正法和双侧向时间推移动态模拟对油田现场数据进行校正模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储层各项参数的评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泥浆侵入 动态模拟 电阻率校正 双侧向   1 泥浆侵入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  由于泥浆滤液电阻率与地层水电阻率不同,泥浆侵入将改变地层电阻率的径向特性。泥浆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面临着课程入门难、教学形式枯燥、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笔者试图结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多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马艳、冯金华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