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人非生而知之者”之“者”的词性和意义——与黄硕老师商榷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非生而知之者”出自唐代韩愈的著名论说文《师说》。关于此句之“者”的词性和意义,邓木辉老师和黄硕老师各执一词。邓老师撰文认为:“此类‘者’是代词,可译为‘的’‘的人’。”(《语文月刊》2020年第3期)黄老师撰文认为:“‘者’是语气词(助词),表提顿语气,略带些许加强归因判断,强化下文承接意味,不译。”(《语文月刊》2020年第8期)笔者读后认为,黄老师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查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2版)可知,古代汉语“者”字作语气词,有下列四种用法。
其他文献
杜甫七律《登高》被称为“旷代之作”,被很多高中语文教材编选。其“潦倒新停浊酒杯”句中“新停”,教育部新编教材注解为“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青山綠水
期刊
《醉翁亭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他被贬谪到滁州,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也就是说欧阳修被贬滁州后一年才写了这篇千古奇文《醉翁亭记》。这可以从作品的内容上看出
唐代诗人杜甫有这样一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诠释了读书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提升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同时对于写作来说也可以积累素材。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与完善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散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并作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目前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对现代散文教学中整体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高中散文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现代散文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教学
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时,为避免盲目切开胆管 探查,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进行术中胆管造影是其方法之一 。本院进行的术中胆管造影56例资料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