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煤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52833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在煤的形成过程中,植物是绝对的主角。当地球处于不同地质年代,随着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改变,生物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这些植物在相应的地质年代中造成了大量的煤。但是,我们一点也不能忽略动物的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嘴下留情”,那些古代植物才有机会燃尽生命的最后余热。
  在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当植物第一次从海洋移民陆地的时候,展现在它们面前的是一片前途无量的天堂般的胜境。这里根本就没有能吃它们的动物,只要把大自然的挑战克服过去了,它们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于是植物就这样步伐缓慢却稳健地一点一点征服了陆地,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末期,陆地上开始出现广袤的森林,随后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森林更是茂盛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部分死亡的树木来不及被微生物分解就沉积到了地底,于是形成了大面积的煤层。而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原始两栖类——是泥盆纪才开始出现的,它们的成体毫无例外,全都是肉食动物。换句话说,两栖类和森林在同一片陆地上共处了将近一亿年,它们却全然没有想过去吃这些森林!
  大型食草动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始于两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只不过,这时候终于知道去吃植物的动物,已经不是两栖类,而是从两栖类中分化出来的爬行类了,特别是众多食草恐龙的出现。可惜,天不假年,恐龙的好日子并没过多久。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不管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在短短的时间内都消失了。于是被食草恐龙压迫了将近两亿年之久的陆生植物得以缓过劲来。重新享受起那种没有太多压迫的悠闲生活。被子植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扩张,在大部分陆地上取代了裸子植物,成为陆生生态系统的新主人的。在紧随白垩纪之后的新生代第三纪,由于吃植物的动物锐减,广袤的森林再一次合成出了过量的有机质,没有被及时吃掉和分解掉的就沉积到了地底。于是再次形成了煤层——这就是在煤矿地质学上意义仅次于石炭一二叠纪煤层的第三纪煤层。
  我们知道,煤正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这个转变过程叫做植物的成煤作用。一般认为,成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前者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后者是物理化学过程。在泥炭化阶段,植物残骸既分解又化合,最后形成泥炭或腐泥。泥炭和腐泥都含有大量的腐殖酸,其组成和植物的组成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温度对于在成煤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地层加深,地温升高,煤的变质程度就逐渐加深。高温作用的时间愈长,煤的变质程度愈高,反之亦然。在温度和时间的同时作用下,煤的变质过程基本上是化学变化过程。在其变化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脱水、脱羧、脱甲皖、脱氧和缩聚等。
  压力也是煤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煤化过程中气体的析出和压力的增高,反应速度会愈来愈慢,却能促成煤化过程中煤质物理结构的变化,能够减少低变质程度煤的孔隙率和水分,增加密度。
  
  编辑 梁宇清
其他文献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中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
期刊
再努力一下下    哎,何老师,我真是笨到家了,学骑自行车,学了快半个月了,还是天天从车上摔下来,最多能骑不超过五米。我真是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平衡能力。算了吧,我这辈子估计跟自行车没有缘分了。但是学了这么久了,现在放弃又觉得挺可惜的,那我之前受的伤不是白受了?流的汗不是白流了?转念一想,爱迪生在发明电灯前,还失败了几千次呢,最后不是成功了,我不能放弃,何老师,你说是吧?  ——北小北    何老师
期刊
小时候看“战斗片”,最痛恨的一种角色就是两面派,他们在好人面前装好人,在坏人面前又摇身一变成了坏人的同伙,真是可恶之极。而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家伙,口是心非,善于伪装,企图讨好每一方。对于这种人,我们除了深恶痛绝,还得时时处处小心提防。但是有一类特殊的“两面派”却是我们欢迎和喜爱的,那就是表面活性剂。  若不知道表面活性剂是啥玩意儿,不妨试着用干净的水吹出泡泡来,如果做不到,加点肥皂水进去之后就轻
期刊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个性单纯、善良又有些迷糊的小镇姑娘小松奈奈为了与在东京一所美术大学学习的久别的恋人相聚,兴高采烈地踏上去东京的列车。自小父母双亡的大崎娜娜是业余摇滚乐团的歌手,在20岁生日那天她给自己买了一份礼物——去东京的单程火车票,去那里找寻自己的梦想。就这样,两个日文发音都是“NANA”的女孩在火车上相遇了。借由命运的牵引,让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轨迹的女孩有了交集,且携
期刊
甜味是人体能够感知且十分喜爱的,所以“甜”字经常在一些令人向往的词句中扮演角色,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有“甜甜蜜蜜”、“吃到甜头”等。谁都知道,甜最本质的意义,是一种味道。那么,又是什么制造了这种味道呢?也许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是糖。这样的答案不算错,却不尽然。比如说我们最为熟悉的糖精,它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糖”,并且吃进去之后还不能被消化吸收,很有点吃了也白吃的意思。  在自然界中,为人类带来甜味的最经典
期刊
有才的人,什么时候都会被人称赞,受人敬仰。就在当今,小品中说的“你太有才了”,也成为年度流行语而广为传播。  最有才的当属曹植的“八斗之才”。因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曾经说:曹植的文学才能,为当时和后世所推重。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唐李商隐《可叹》中说:“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在《献内翰杨侍郎》中言:“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最可悲的是江淹的
期刊
商王朝最powerful的君主是“武丁”,武丁喜欢祭祀。  武丁把上帝当成了他的优质客户,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经常在甲骨上刻下文字,询问上帝这会儿饿不饿。如果饿,请问想吃什么牲口,是想把牲口烧了吃还是喝血吃,一顿吃多少牲口,吃肉的时候要不要喝酒,当然,上帝的胃口很刁,武丁要用白牛、白羊、白犬、白豕作为牺牲给上帝(上帝也讲究个色、形、味儿)。  当时有“上帝”吗?上帝完全是一个国产的词,在商代甲骨文
期刊
若干年以来,荷兰足球成名球星无数,却无法成就一支和球星等级相当的球队,天才的悲哀以及历史的宿命,无疑给荷兰足球写下浓重的篇章。荷兰足球历史上最大的腕儿自然是英俊小生克鲁伊夫。只可惜当年影像资料相当缺乏,不过后来有冰王子博格坎普也可以告慰橙衣兵团了。  就时间来说,博格坎普并不算马上跟随在克鲁伊夫之后。博格坎普之前的三剑客披靡整个欧洲,只是三剑客只能集体成事自然少了些许个人英雄主义的威风,更加重要的
期刊
北非、西亚和中东地区的一些游牧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野性的风俗——某男子若要加入该部落。必须要有茂盛的胡子,否则就绕部落首领的帐篷裸奔三圈。这充分体现了原始民族与胡子的密切关系。  人类进化至今,原本灵长类动物身体上浓密的体毛已经大面积褪去了。但是胡子仍然没有从男人们的脸上消失,这是为什么呢?目前还真是个谜。  古代的苏美尔,男子几乎个个都是美髯公;巴比伦的男子,从耳根往下留有锐刀似的胡须;而阿西里
期刊
闪电也可以有化石吗?闪电又不会像恐龙那样被埋上很久,闪电“哗”的一下子就消失了……别急,闪电不光可以留下“化石”,还会讲故事呢!  闪电拥有神奇的能量。一个闪电就可以把空气加热到30000摄氏度,这可是太阳表面温度的5倍。闪电可以吓到宠物和小孩子,引燃大火,摧毁树林。甚至还可以杀人!但是,闪电的能量还可以制造玻璃你就不一定知道了吧?  一片闪电掠过,忽而停留下来,击中某处的沙土或岩石,透明的闪电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