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阻碍。小学语文教师应正视教学问题的存在,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增强其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小学生普遍反映语文写作难度较大,在面对写作题目时,他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于写作问题,教师应注重引导,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充他们的词汇量,教会学生正确组织语言,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语文教师仍然沿用以往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在写作教学上,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句进行死记硬背,让学生写作时将其生搬硬套进自己的作文中,但是因小学生生活閱历与理解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对优美语句的内涵很难准确把握,以至于运用不当,甚至会闹出笑话。
  2.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教师明确自身定位,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其学习潜力的激发。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主观意识受到抑制,缺乏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机会,没有表达观点的途径。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被打消,他们逐渐失去写作兴趣,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具有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加以渗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不足,只是将枯燥乏味的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教授内容,却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的作文缺少真实性,没有达到写作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教学,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重视教学创新。
  第一,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具体实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花草树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第二,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每位学生预先准备自己喜欢的诗歌,在朗诵活动中大声朗读出来。通过朗诵,学生能充分体悟作者的情感,学习写作技巧,掌握抒发情感的方法。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导致其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热情不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扮演好引导者与激发者的角色,注重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引导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想要的答案,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勤于动笔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为学生推荐健康读物,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使他们在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增加写作词汇量,提升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写作训练,督促学生多动脑、勤动笔,在汲取优秀文章精华的同时,注重写作实践。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将自己一天的生活记录下来,在训练写作能力的同时,能够深化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數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是发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