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这就行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生活实际运用设置教学方案,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运用能力。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对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生活化;实践化;应用化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数学做为一门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更要在小学时期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生活应用问题来帮学生阐释抽象的数学概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帮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鉴于此,笔者借本文站在一线教学的角度对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问题创设生活化
  问题是吸引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法宝。所以,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尝试应用数学进行解决。如此一来同学们才能切实体会到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联系,才能充分激活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达成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并能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置,让同学们认识数学的价值的同时提升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同学们认识分数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创设问题:
  活动设置:通过多媒体展示周末春游的视频,然后及时提问:“视频里2个同学去春游,同学们先看看他们都带了什么吃的?同学们边看视频边说有:2听可乐、4个鸭梨、1个大面包。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如果这些食物中午两个同学平均分配,每个食物怎样分才合理呢?
  这样的情景比较切近孩子的生活,容易激发他们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好胜心,针对该题同学们会结合生活经验回答:可乐一人一听,鸭梨一人两个,大面包一人分一半。
  教师及时跟进:每人一半大面包怎样表示呢?我们再仔细想想分数的概念。教师在讲板上作图演示蛋糕的平均分法。
  结合分数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总结:以前学过的1-10自然数不能表示半个,半个可以用今天新学的分数来表示:1/2——就是平均分成两个选其中的一个。
  就这个实例来说,以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乍一接触分数,感到比较抽象,如果只是进行抽象理论讲解,那孩子们不知其然,就不知道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以,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像上面这样结合大家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进行形象解说和引导。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二、数学活动实践化
  邓小平爷爷说:实践出真知。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才能生化而来。小学数学注意研究的是基本自然数和常见几何图形的关系。这些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内容,便于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以形象的方式认知抽象的数学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同学们形成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有效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比如在教学常见几何图形中的长方形知识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实践化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活动背景: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手工区”的设计图。
  及时提问:为了让大家深刻认识长方形,强化常见图案运用能力,请尝试设置一个长7分米的,总边长24分米的花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因为长方形两长相等,两宽也相等,所以如果长边是7分米的话,那剩下的两个宽边是24-7-7=10分米,那么其中的一个宽边就是5分米。这样就利用几何知识找到了准确的解决方案。
  继续提问:同学们解决的很棒。但是为了美观,我们还需要设置一个展示花环,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大家观察花环的平面图是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不规则的多边图形需要测量每一个边的长度吃能计算周长。
  教师活动:手工区如此漂亮,学生的展示品要放入其中,那么如果每个同学的展示品都是正方形,边长为10厘米,8个同学的展示品等拼成什么图形,那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这样让同学们动手测量和实践,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熟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在主观上产生提升数学应用的能力。实际上,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活动和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念、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和应用意识的过程。
  三、作业形式应用化
  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外延,它能趁热打铁帮助同学们及时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移。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我们的数学作业也要切合生活实践,要能促使同学们在实践作业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设置数学作业:第一,数学课外调查。我们可以结合当堂学的数学知识,让同学们深入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只有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形成应用能力。比如:学习了统计表后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课下调查不同年龄段对某电视节目的喜欢情况;学习了比例后让同学们尝试将家里的支出和收入做比例统计;学习了正方形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布置房间的地板砖情况。第二,数学日记形式。数学日记是记录现实生活中涉及到数学应用的事件。比如今天买了5元的肉和3元的菜,一共花了8元;小红过生日来了4个伙伴,她们五人平均每人分到一块蛋糕的1/5……
  数学就是在生活应用中诞生的。所以我们学习数学知识一点要结合生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部体验知识迁移能力的过程,才能在生活当中自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而言之,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问启发和实践活动等方式牵引孩子们參与到知识运用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应用到生活之中的乐趣,并及时迁移成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迎华.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3年03期
  [2]杨琴.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置[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年0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只有丢弃刻板的教学模式,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实施舞蹈教学,才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教学任务的完成、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分析总结造成高校守旧教学模式不尽人意的舞蹈教学情况的原因,摸索出了必须坚持走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创新模式的这条路,并且据此提出了加大各高校舞蹈教学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创新;学生为主体  一、前言  在各高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日益关注
摘 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合理的提问内容,不仅可以影响到相关章节的连接,更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听课兴趣,引导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环境下进行积极的思考。但是如果没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应性的设置,就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死板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在未来数学学习之路上培养举一反三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
记得曾在上一节音乐欣赏课时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统统的介绍了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之又详的讲解,还极其负责的列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含有高新科技技术含量并且结构精密复杂的机械设备在石油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在激烈国
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人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根据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这是由审美教育的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为管理者者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需要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会
期刊
“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贫困、失业和环境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任务”。可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
“双基”是数学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它虽然不是基础知识的全部,却是数学中的重点。在新时期数学“双基”教学逐渐被“淡化”的背景下,广大教师面临着如何夯实数学“双基”,点亮学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上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十分必要。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