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 “‘问、议、导、练’ ”教学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问、议、导、练”教学法,可细分为“灵活导入—目标问题—阅读自学—议论研讨—引导点拨—能力训练—反馈矫正—布置作业”等几个小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依据每节教材的内容不同和学生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增、删、并、调等,或侧重于一个或几个小环节,或个别环节交叉进行教学,但必须体现“三为主”原则,增加学生的活动,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质疑探究
  1.1课题质疑。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疑,能够纲举目张。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从课题入手质疑,如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接二连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谁一夜的工作?”“他是怎样工作的?”……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读书,从书中找答案,从关键处引思。
  1.2关键处质疑。
  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是理解课文的钥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内容的关键处引导质疑,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延伸点,质疑问难,必将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有效引导
  阅读的训练,实际上是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具备了自己读书的能力,便能独立阅读有关书籍,以较快的速度较准确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在读课文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回答。如通过反复朗读,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了解到什么,懂得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的?这些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展示了自己朗读的收获,同时,也让老师了解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3.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无法独立完成或不能很好完成时,通过集体来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的问题要能引起每个学生的思考,有讨论的价值,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独特的见解。通过实践及与备课组教师商讨,我们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讨论。
  3.1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苦柚》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成甜的。”我们就以“苦柚到底是苦还是甜”作为论题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小姑娘的诚实打动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可伯父的心却是甜的。这样的问题设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并有所言。
  3.2抓住课文中能产生分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如教完《草船借箭》一文后,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那“箭”明明是曹操被诸葛亮“骗”来的,为什么题目却用“借”?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有的说,用“骗”不好听;有的说,用“借”能点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有借就有还,那些箭后来诸葛亮不是都还给曹操了吗?所以用“借”好。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广开思路,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和概括性。
  3.3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讨论。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我们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课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为什么草船借箭能够成功?”这些问题涉及全文重、难点,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通过群体的智慧,学生们总结出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4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讨论。
  在学习《找骆驼》一文时,当读到最后两个自然段时,学生对老人找寻走失骆驼的方法很清楚了。此时,可引导学生再次生疑:“走失的骆驼有那么多特征,为什么必须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呢?”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老人了解到的三个特征,分别用三种方法去找,看一看结果如何?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顺着脚印去找,才能找到骆驼。他们对老人的聪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4.当堂训练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题小组在教学中尝试把握课堂教学契机,设计一些创造性、探究性练习,将学生从机械重复、应试色彩浓厚的传统练习中解放出来,让课堂练习变得生动有趣,紧扣并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1启发想象型练习设计。
  这类练习设计,旨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培育探索精神,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断的仿写和拓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2多词说话写话型练习设计。
  这类练习设计可分为两种:一种,与课文学习紧密相关。在初读课文后,教师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概括课文大意,教学生学会把长课文读短,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是在学完课文后,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回顾课文大意,起到复习总结的作用。另一种,就是习作练习。给出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编写一段话。这样的写话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问、议、导、练”这一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内阅读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习得了一定的方法,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能写出简短的读书笔记,这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课堂上,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民主、互助、合作、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增进了感情交流,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现在的课堂已经呈现出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创成功的良好局面。
其他文献
目的:脑血管病是多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产生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其中的一种,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是危害人类健
摘要: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宗教真理及完璧而深刻的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传承好传统文化,那么它的意义是无比深刻的,作用也无法估量。语文教师需要国学的熏陶,更有责任让国学走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语文教学 融入方法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心病”。学生是谈“文言文”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方面:学习文言文的心理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不能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篇文章必须背诵,对学生来说是件头痛的
北纬39度55分31秒,东经116度22分13秒。  在中国版图上,这个地理坐标点是沧海一粟,但在共和国的人民政协史上却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红色地标。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白塔寺大街南侧的太平桥大街23号,全国政协礼堂坐落于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期刊
摘要: 人文教育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倾情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如下对策:尊重学生人格,实行人文关怀;发掘文本内涵,锻铸人文精神;展开真诚对话,追求人文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关怀 真诚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因为它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所以只有踏踏实实地抓好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本文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此,就要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CHF加重住院患者(心阳虚衰,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案,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单盲方法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基础抗心衰治疗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基础抗心衰治疗加用参附注射液20m1及单纯基础抗心衰治疗。通过检测入组患者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中医症候积分及《明尼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