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和乐”文化提升德育实效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在“和而不同,各得其乐”的核心内涵上实施“和乐”德育,将“和乐”文化渗透到德育实践中,弘扬“和”文化,践行“和”理念,让“和”思想润泽城北校园。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日益凸显,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和乐”文化;德育教育;文化建设
  一、课堂阵地“多元整合”,激发学生尚德乐学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学科教学中,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道德素养。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活动、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学校首创了“成长在中队”的系列主题教育中队活动。这种家长、学生、辅导员“三互动”的活动在社会、家长中广受赞誉。2012年我校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成为萍乡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等因素制定了符合每个年级的德育主题,并编写了具有校本研究特色的《和乐书》作为弘扬大德育观的系列教材。为了多形式、多渠道激发学生内驱力,我校创建了“和乐超市”,自行设计和印制了“和乐叶”“和乐花”“和乐币”。将课程中要求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简化成易于操作的奖励内容,让学生明确“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行为准绳。每位教师可对照标准,对学生进行奖励。学校根据细则定期评选出“和乐”少年予以表彰。
  二、德育形式“百花齐放”,引导学生明理励志
  为突出“和乐”主题,充分利用空间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陶冶情操,我校根据学生的心智特点和阅读诉求,精心布置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墙上的每一条标语都透着浓浓的情意。同时,还为每个教室配备“班级图书角”,积极营造书香班级。每学期按年级分层开展系列读书评比活动、讲故事比赛等,学生的文章纷纷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获奖。开展“和乐班级文化”建设,培养相互激励意识。每学期分别定期组织以“和乐”为主题(如“书香伴我行”等)的各类专题的班级墙报评比、最美班级评选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形成“相互激励、共谋发展”的文化氛围。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注重渲染和营造仪式感,让看似虚无缥缈的道理变得真实、“有形”,从而有效放大教育影响力,让德育内容根植学生心中。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五四青年节、六一文艺演出等等。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生进校以后,通过队列训练、生活指导等形式,教师帮助学生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炼坚韧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旗手由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并作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三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校内到校外,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认知。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卢德铭烈士陵园,学习革命前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组织学生赴安源区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城乡少年手拉手,井冈山上当红军”红领巾体验营活动,培养他们不畏艰难、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三、特色活动“和而不同”,引领学生自信自强
  学校每年定期举行四个大型节日: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开展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学生作品义卖、“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关爱他人的意义。开展“每天半小时,阅读伴成长”亲子读书活动以及孝德主题教育活动,以读相约,以书会友。从亲子读书、班级读书、教师读书三个层面入手,让教师做学生读书的领航者;让家长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让学生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学校围绕“一团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艺特长,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开设舞蹈、跆拳道、围棋、足球等10多个社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不断引领学生自信自强。
  四、家校联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過;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方面,学校和家庭从古至今都是一体的。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坚持“携手弘德”家校育人的方式,让德育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上下学时间,在学校附近的交通路口,学校都会安排“绿马甲”志愿者护送学生进出校园。学校还设立了家长课堂,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当“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上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谐,是教育的理想;美丽,是教育的追求。心中只要有梦,用心去浇灌、用情去感化,用灵魂去铸造、用人格去熏陶,走在教育最前沿,定能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他文献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红基学校依托学校周边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游”课程、“寻访红基周边乡土文化”综合文化课程,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极具岭南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学校深厚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宫颈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80例宫颈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CO2激光
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在成年之前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时期,学生思想单纯,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及教育的影响,到达初中阶段,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已经有自主观念,但是并不
摘 要: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懂得是与非的道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儿童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应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通过日常用语的教学,利用情景对话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
现代的政治史与知识史    自古以来,知识与权力、学问和治理之间就有密切关系。在各伟大的前现代文明中,大概都有“贤人统治”(meritocracy)的要素和印记,都有把学识灌注于政治的意图和努力。但是在传统社会里,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处于低度分化和低度制度化的状态,经常与宗教和伦理相交叠混同,并且常常没有专门化的、具有技术功能的知识,能够在政治和治理中发挥作用。只有到了较为晚近的现代社会,专业化的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文课程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然而目前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对语文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作为语文老师,我
目的:探讨微生态疗法在防治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已确诊妇科炎症的患者中抽取12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进分组,观察组60例,年龄(35±2.25)岁;对照组60例,年龄(34±2.31)
摘 要:幼儿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要取得整体化的最佳效果,就要正确组织好幼儿的全部教育活动。综合主题教学因其具有追求教育最优化、系列化的整体效果的特征,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幼儿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体验自由想象和创作的乐趣,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美术;美术活动课程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内涵及开展意义  (一)幼儿美术活动的内
当人们欢度国庆佳节的时候,我们的又一位探月使者——“嫦娥二号”卫星正在九霄云外向月球飞奔,再次拜访这位地球的芳邻。  按照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战略三步走——绕、落、回,“嫦娥二号”正在完成第一步——“绕”的第二阶段,中国人距离踏上月球还有一段路要走。中国的探月工程起步较晚,为了走出自己的探月之路,付出的艰辛只有亲历者知道。  天上数十口,人间已万年。久居天宫的月亮女神可能在想,离自己最近的地球人类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