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大通道建设下的西藏高校外语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毗邻南亚国家和地区,是对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是发展边贸经济的重要区域。在西藏建设南亚大通道背景下,西藏面临着的新的机遇赋予了西藏高校外语教育新的使命,尤其是要求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于南亚大通道建设,做好外语人才资源的战略储备,培养用得上、靠得住、留的下的外语人才。然而,纵观西藏各高校,只有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设有英语专业,且外语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较为滞后。本研究深入探讨西藏高校外语教育现状,发掘出了南亚大通道建设背景下西藏外语教育的新使命,以适应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南亚大通道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探究西藏高校外语教育的新方向。
  【关键词】南亚大通道建设;西藏高校;外语教育;“一带一路”
  【作者简介】邓青华,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高校南亚外语人才培养探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PJSK1727;2016年度西藏大学高层次人才培育项目“西藏大学三语背景下基于PBL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 2018年度西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TEM-4改革背景下西藏大学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ZDXJXYJ201809;2018年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西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藏财教指2018(54)号。
  一、引言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明确定位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加快南亚大通道建设不仅为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还能有效深化与南亚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需要发挥好自身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南亚国家的边贸和人文交流,紧抓“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近几年,西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打造南亚大通道的工作取得有效进展,西藏逐步向南形成欧亚陆路通道,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内联外接”的桥头堡。
  随着国际竞争由过去主要采取武力威胁转向全方位博弈,作为人类交流最重要工具的语言也从中彰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功能,成为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广泛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要素。我国面向南亚的外语教育功能规划,不仅要突出南亚语种在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中的功能,还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其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西藏作为南亚大通道的大后方,人才培养在新时期下的战略性不可同日而语。现阶段,西藏高校须努力调整外语教育布局,与时俱进,利用跨境民族这一优势,及时进行外语教育转型,解决好如何培养新型外语人才、如何提高跨境民族的人口素质等问题。
  二、西藏高校外语教育现状
  西藏与南亚国家间的文化和地理关联,使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在南亚大通道建设背景下,人文交流对于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联互通意义重大。外语是一种工具,也是软实力,在维护我国边境稳定、促进西藏对外边贸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我们也要看到,在西藏高校外语教育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1.西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与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由于歷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西藏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依赖外援。另一方面,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稳定是西藏必须紧紧抓住的大事。西藏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西藏的稳定是第一责任,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很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跨国出访、交流和就业。这些原因使得西藏自治区内的外企较少,经济发展产生的外语需求也大多限于教育行业,出现外语专业对口岗位少、学生毕业后用不上英语的情况。从宏观上看,高校的外语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需求相一致,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稳定因素,服务于整体社会经济的要求。
  2.外语教育办学力量不足。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和专业发展不充分、教学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办学力量不足等问题。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一方面南亚非通用语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另一方面以英语语言文学为主的英语学科主要以英语师范和英语翻译为主要方向,目的是为西藏培养英语教师及旅游英语人才,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复合型英语教育;教学设施方面,教学条件陈旧,缺乏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硬件;在师资建设方面,由于西藏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使得西藏地区比其他省市更难引进优质教师,除了地处咸阳的西藏民族大学之外,普遍存在师资难引进、难留下的问题。
  3.受制于西藏地区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高原严苛的自然条件,相较于省外高校同等年级学生,西藏高校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具体来看,英语专业学生TEM-4和TEM-8通过率低,非英语专业学生各类英语等级考试报考率和通过率较低。这一方面与生源有关,另一方面,在西藏高校的藏汉英三语教育中,西藏高校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民族母语和汉语外,还要学习英语,这就加重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负担,如何合理协调这三者的关系,是必须探索的一个新问题。学生除了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藏文等级考试的任务,这无形中降低了英语在学生中的重要性。
  三、西藏高校外语教育发展方向及对策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藏作为南亚大通道大后方的人才腹地,加快西藏高校的外语教育转型与“一带一路”和南亚大通道建设相适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语言教育既要符合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又要维护当地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同时还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做出贡献。西藏地区的语言教育必须要兼顾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和民族学生语言学习的现状,逐步完善跨境地区南亚非通用语教育体系,最终实现以英语为主体,南亚非通用语为特色的多语种持续发展的外语教育格局。   1.发展南亚非通用语教育,打造高校特色。外语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武器,关乎国家安全。西藏高校发展南亚非通用语教育,使文化先行,对于提升政局预测和风险防范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藏高校发展南亚非通用语教育,首先要继续扩大南亚非通用语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水平。西藏自治区与南亚国家山水相连、语言相通、文化习俗相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对于南亚外籍教师有一定的吸引力。
  其次,完善南亚非通用语教学资源。在西藏,相比于英语,南亚国家外语复合型人才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南亚非通用语在我国起步较晚,教学资料不够齐全。因而发展南亚非通用语,既要引进原版语言学习教材,又要大力对原版教材进行本土化改造,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易学性、易用性,同时还要加强本土编纂南亚语言文化图书的能力。
  最后,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南亚非通用语特色学科。西藏高校发展南亚非通用语,应着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一方面发展“非通用语 英语”双外语南亚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南亚非通用语同师范、国际贸易、旅游、翻译等方向结合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积极探索南亚非通用语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新途径,创造本校特色。同时,创新培养模式,大力倡导“1 3”或“2 2”等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拓宽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为学生能力的全面的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南亚各国交流合作的国际竞争力,拓宽就业口径,缓解就业压力。
  2.巩固专业英语教育,调整大学英语教育。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往往又是南亚地区各国的官方语言,西藏高校应在弘扬藏语言民族文化、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南亚非通用语的同时,巩固英语教育。西藏高校目前只有两所高校设有英语专业,办学力量薄弱,今后的专业英语应着手搞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发展师资力量、完善教学硬件,并根据高校自身情况,适当放宽人文交流,加大交换互访,全面发展师生综合素质。在大学英语方面,民族地区三语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显得格外吃力,西藏高校在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方面面临着不少困难。合理调整公共藏文、大学英语和大学语文的权重,引入学生选课机制,积极建设公共语言等级考试中心,是解决高校公共语言教育困境的可行途径。
  3.扩大对外开放,打通就业渠道。市场是教育的风向标,西藏高校外语的发展,打通外语人才的就业渠道是关键。新形势下,西藏需充分认识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利用外资,逐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进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另外,南亚地区人口占了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中产阶级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祖国对南亚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加大,更多南亚国家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南亚市场也将引起我国国内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与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将继续扩大,进而促进外语人才的就业。
  四、小结
  “一带一路”倡议使西藏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有了新的历史使命,使西藏成为面向南亚“内联外接”的桥头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地区和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带。外语是西藏南亚大通道建设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具体来说,西藏高校南亚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英语通用语的巩固和南亚非通用语的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让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功能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做好南亚国家语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朝复合型外語人才培养方向发展,这是改善西藏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教育不公平现状、丰富西藏外语教育资源、巩固西藏战略纵深地位之所需,对于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毕俊峰.南亚国家语言政策与我国面向南亚的外语教育规划研究[J].外语教学,2016,37(5):38-41.
  [2]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现状及对策[J].语言与翻译(汉文), 2007(3):61-64.
  [3]原一川.三语背景下云南跨境民族外语教育规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6):18-25.
  [4]高全孝.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视域下西藏外语教育政策调整[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07-111.
  [5]张卫国,胡瑞.“非通用语 英语”双外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东南亚、南亚语种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 (47):142-143.
  [6]http://www.xizang.gov.cn/zwgk/xxgk/201803/t20180308_156123.html[OL].
  [7]胡本海,辛仁杰.南亚国家市场状况与特点——兼析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潜力[J].经济问题探索,2012(6):73-8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阶段,英语作为一门十分关键的科目,深受师生的重视。阅读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英语阅读知识,能够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英语阅读内容,有利于其语言交际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增强,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知识创造有利
【摘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必将需要大量的既懂行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广东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广东高职院校应根据“一带一路”的需要,设置多元性的外语专业,优化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重构外语教师知识结构、加强外语教师实践指导技能,改革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机制,改革和创新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在我国高素质人才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包含了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具有职业教育观念、实践和教育能力。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这几个地方都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怎样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成为极为关注的问题。文章站在职业能力的角度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视角;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本文以学生为主体从不同方面阐述如何激发、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学生主体;学习兴趣;方法和效果  【作者简介】陈平,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一定的情感,
【摘要】本文从研究高考“七选五”题型的命题目的和特征入手,通过语篇分析理论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语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篇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七选五”题型;语篇意识;语篇分析;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徐赛丹,浙江省义乌市上溪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6年浙江英语高考改革,阅读理解出现七选五新题型。要求考生阅读一段约300词
【摘要】随着现今教学手段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国针对中职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现已发现的多模态教学下,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进行细分化工作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中职英语;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史蓉蓉,山东省青岛高新职业学校。  多模式视角意味着我们从语言,图像,行为习惯等表现某种象征性的资源。我们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性的训练,如读、写、听
【摘要】笔者通过学习英语语块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探索。在尝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收获。把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实践与反思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语块教学;语块分类;语块教学原则;语块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学琴,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专项”课题《以目标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和研究》
【摘要】从2017届高中毕业生开始,浙江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其中英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并且考试题型也进行了调整,旨在分散和减轻考生的学习压力,充分发挥高考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改善应试教育现状、强调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业规划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那么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适应英语新高考模式?英语高考方案进一步改革有哪些可行的切入点?本文基于笔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探究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更好融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作用,需要以分析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为基础,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能够发挥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提供真实语言环境、丰富课堂评价方式等辅助作用,促进科学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共同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小学;英语课堂;辅助
【Abstract】As everyone knows, Englis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a tool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ir work and daily life. So people are eager to use a lot of method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