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助产知识拓展课程线上教学实践

来源 :卫生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而如何建好一门网课,提升教学质量是关键。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6个阶段实施助产知识拓展线上教学,帮助高职学生培养主动意义的深层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民办高校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帮助民办高校护理本科生建立人文关怀知识体系,给护生营造一种人文氛围,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探讨处于白血病早期儿童的沟通状况及其对护理沟通的看法,以了解患儿的状况和期望,改进护患沟通策略。
目的探讨早期构音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言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1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构音训练。结果干预后第4周,观察组患者的舌、唇协调能力明显增强,早期构音训练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周,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构音训练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构音疗效、言语清晰度、发声功能,提高其言语交流能力。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麻醉恢复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19年1—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麻醉恢复期患者(160例)开展PDCA循环管理,选取158例患者进行观察,选取2018年1—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158名麻醉恢复期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比PDCA循环管理前后躁动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复苏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程度较实施前明显降低,躁动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术后PACU滞留时间、睁眼时间、意识
研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有焦虑症状大学生的影响,建议对有焦虑症状的大学生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八段锦锻炼次数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证明八段锦锻炼次数一定程度影响普通型COVID-19患者心肺功能,锻炼次数越多,患者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越强。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采用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对天津某高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学生性别、家庭结构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增进网络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建议与对策,期待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根据药物应用护理课程特点,结合疫情大背景,探讨将蓝墨云班课运用于药物应用护理的具体措施,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互补。
阐述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教学中,并根据学科特点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适当改革,以便寻求适合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本文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该模式的教学特色、实施意义,并阐述教学思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内科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医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应用型和综合型医学人才提供参考。